笔趣阁 > 大明:建文白月光,战神李景隆 > 第2章 我是李景隆?

第2章 我是李景隆?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身着红绿官袍的大臣都低着头闭着嘴,一言不发,看样子是着实被震撼到了…

    这也是朱允炆继位以来从来没见过的“场景”,没有争吵的大明朝堂还是大明朝堂么…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他最倚仗的大臣,大明开国功臣排行第三祈阳王李文忠之子,当朝太傅,北伐最高指挥官,大都督府左都督,诸多头衔与光环集于一身的,李景隆…

    面对李景隆的这些“自杀”式的自爆,朱允炆也愣了许久,然后随着事态的发展,朱允炆通过换位思考后,才有了个比较牵强的理由,

    被世人称为名将的李景隆被朱棣两度以弱胜强,受不了如此大的打击因此无颜苟活于世…

    也只能这个解释才存在着那么一丝合理性,否则就只能解释为是鬼上身了,但这可能么…

    朱允炆想明白后叹息一声,站起身快步来到了李景隆身前,动作轻柔的将他扶起,生怕再次刺激到这个“大明战神”。

    看着这个大明最高统帅,朱允炆心中一痛,昔日出征时李景隆是多么意气风发,带着御赐的斧钺,在金陵城下扬言必能一战功成,跃马北平,那一幕至今还深深刻在朱允炆的脑海中。

    谁知现在却被打没了心气儿,颓然到一心求死的地步,虽然没有功劳,但好歹还有苦劳不是,

    朱允炆在李景隆错愕的目光中轻声道“九江兄长,胜负乃兵家常事,朕不怪你,是天佑燕贼不佑朕,你无需自责,更不可因此产生轻生的想法,朕要你振作起来!”

    “九江兄长?”

    “你在喊我?”

    方明偷偷用眼角的余光瞥了眼四周,确定了朱允炆是在和他说话,心中大喜,我他么直接穿到了个王爷身上!

    穿回明朝当王爷,这段儿我熟啊!!!

    突然朱明脑海中灵光一片,想起一件可怕的事,“不对啊,九江好像是李景隆的表字,而李景隆又与朱允炆是表兄弟关系!”

    再细细品味朱允炆的那些话,终于得到了个让他绝望的结论,

    “我他么竟然是李景隆…”

    李景隆心中各种念头翻涌,霎时间整个人都不好了,面色变得苍白,手指也在微颤。

    朱允文见李景隆的脸色变白,心中再次一痛,以为是自己的话又刺激到他了,赶紧补充道,“兄长,今日下朝后回去好好歇息,别再想那些糟心事儿了,”

    然而有些人却不想李景隆就这么被放过,朱允炆话音刚落,率先跳出来的正是先前被李景隆使眼色的那个老官儿…

    “陛下!李景隆自己说的三条罪状条条当诛,陛下切不可妇人之仁,”老官儿悲声大喊后,来了个双膝跪地,磕头如捣蒜…

    “臣练子宁请斩李景隆”

    “臣宋征,请斩李景隆”

    “臣叶希贤,请斩李景隆”

    “臣黄子澄,请斩李景隆”

    …

    黄子澄开口后陆陆续续又跪下不少人随声附和,可见这个老贼的威望之高。

    李景隆听着这些主张要砍自己的人,心中默默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也只能记记名字了,坑是自己上午挖的,人是中午掉进去的,下午他们只是填个土,这都是自己作的啊…

    只是这些老登太过分了,居然没一人提示他是在给自己挖坑,哪怕咳嗽一声李景隆日后都会念他个好啊…

    李景隆不知道的是,老官儿们听到他说那些话的时候虽然表面不动声色,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儿,

    想到这里李景隆心中又是一阵悲戚,堂堂国公爷,在这危难之际竟无一人出面为他说句好话,我李景隆就如此不受待见的吗?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事,打了两次败仗死了那么多人,其中有不少都是在场勋贵送去混功劳的族人与心腹,

    谁能想到十拿九稳的战斗都能被打的差点儿全军覆没,勋贵集团不落井下石都是看在他爹的面子上了…

    所以与他利益共同体的勋贵集团没人会出手帮他,而文官则是迫切的想找个背锅的人,不止可以撇清战败的关系,还能留下个不畏权贵的清名,何乐而不为!

    于是乎两方心照不宣的将李景隆推了出来。

    幸好朱允炆如书中记载的那般,对李景隆是无脑的信任,不仅没有对他做任何惩罚还隐隐有再委以重任的趋势,所以这些人都忍不住跳出来了…

    最可恨的黄子澄这个老贼,李景隆恶狠狠的瞪着黄子澄,谁都能参他,唯独这个老登不行,因为就是这个老登极力推荐他这个草包挂帅的!

    毁了他一世英名不说,还让他背上了虎父犬子的恶名。

    并且后世人将他与黄子澄加上梅殷编排成了建文三傻,他李景隆还排行老大!是大傻!

    大傻哔的大傻!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越想越气,李景隆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眼睛迸发了强烈的恨意死死盯着黄子澄,怒吼道,

    “苍髯匹夫!无耻老贼!谁都可以弹劾我李景隆唯独你不行,说我有领兵才能的是你!推荐我做大都督的也是你!打了败仗要斩我的还是你!彼尔娘之!”

    黄子澄被骂的吹胡子瞪眼,正欲反骂回来,却被身旁之人扯了扯衣袖,示意他让李景隆先蹦哒一会儿…

    李景隆骂完后深呼一口气,扫了眼沉默不语的武勋们,高声说道,

    “我李景隆自视无才无德,几番推辞,你这老贼见对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不成,就以军国大义压我,让我不得不被迫挂帅出征,打赢了你举荐有功,打输了你推我出来受死?你这欺世盗名玩弄权术之辈,是在欺我将门武勋不善言辞否?”

    此言一出在场武勋纷纷脸色一变,李景隆这是想将他们也拖下水!虽然心中很不爽却也知晓今日不得不出手保下李景隆了,

    因为李景隆将武勋的核心利益牵扯了出来,他的话说的很直白,若是打了胜仗是文官举荐有功,打了败仗就得武勋背锅受死!

    那么今后战事就会变成文官的一言堂,而他们也极有可能会重蹈宋朝的重文抑武之覆辙!

    毕竟连宋朝的武圣岳鹏举都死于了莫须有的罪名,他们这些人就还能讨到好?

    并且此先例一旦开启,今后文官都有样学样,那么他们这些武勋除了面对战场上的刀枪,还得提防这些文官的暗箭。

    李景隆之所以敢说自己推辞过三军统帅之职,也是因为有不少先例的,文人都讲究派头且,极其钟爱名声,

    大臣连辞个官都要三请三辞,封个重要官职时更是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然后举荐之人就会用各种理由为其搭建台阶,扶其上位,从而造就一段段伯乐与千里马的佳话。

    而这也恰好给了李景隆一些反击的话语。

    “竖子,你,你,你”

    黄子澄被李景隆的无耻气的老脸通红,指着李景隆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推荐你去重要岗位,你谦虚一下,我再给你台阶,你顺着台阶往上爬,这本就是朝堂上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李景隆这个不当人子的混账竟是拿这个来攻讦他,简直令人发指!

    但黄子澄又不能反驳,因为一旦将这些点明,他就会得罪所有靠这些规则搏名的“贤臣”,也包括他自己。

    李景隆不着痕迹的观察了场中气氛的微妙变化,见刚才挑动文武对立的那些话起了作用,于是便决定趁热打铁,再添一把火,李景隆一个转身朝着朱允炆深鞠一躬,高声道,

    “先父李文忠戎马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得太祖洪武爷厚爱,将其列为开国六公之一,

    死后更是被追授祈阳王,进了太庙享天家香火与国同休,先父的一生荣耀无比,奈何我李景隆无能,两度辜负陛下重托,被朱棣以弱胜强击败,弱了先父的名头,败了朝廷的底蕴,臣无颜再苟活于世,请陛下赐臣一个体面!”

    李景隆搬出了李文忠后,场中武勋知道他们得出来说话了,否则李文忠的儿子打了败仗都得死,那他们这些人又能好到哪里去?谁敢保证百战百胜?

    朱允炆脸色变换正欲开口,可没等朱允炆有所动作,

    武勋中的耿炳文第一个出列,李景隆之前的主帅是他,也被朱棣打败过,回来时没少被这些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弹劾早就憋了一肚子火,如今李景隆先手开团又抬出了开国战神李文忠,他耿炳文忍这些文官够久了,现在他不想忍了。

    “臣耿炳文有本要奏,曹国公李景隆长北平兵败事出有因,臣亲身参与了围攻北平之战,期间翟能确实有望攻破北平城,但曹国公绝不是怕翟能立功”

    朱允炆对耿炳文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曹国公未强攻的原因是,朱棣蛊惑城中百姓将我们朝廷大军当成了奸臣乱党,借此蒙蔽了城中无知的百姓,”

    “诸多百姓从而自发登上城楼为守卫他们的家园而战,北平城正门还有着燕王妃带领的妇人协助守城,曹国公身负皇命又领正义之师,怎可行那屠戮无辜百姓之事?”

    “北平百姓亦是我大明子民,臣以为曹国公未下令强攻没有过错!”

    李景隆以前很鄙视这种张口百姓闭口苍生的话语,可如今他穿越到了大明,不得不逐帧学习。

    清了清嗓子的耿炳文继续说道

    “且若拿下北平,朱棣率军在外就会四处流窜,届时我朝廷大军就会被朱棣牵着鼻子走,曹国公所用的战略正是效仿孙膑的围魏救赵,围点打援之策。”

    诸位勋贵见耿炳文助战,而主攻李景隆却还在那唯唯诺诺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

    其实是因为李景隆现在还没有得到原主的记忆,根本不清楚两次大战具体的前因后果,不过他此时也被耿炳文的理由说服了,他也认为他李景隆没错!

    一些勋贵们见耿炳文帮李景隆说话,李景隆自己却一言不发,就开始起哄拱火,

    “李景隆争口气!”

    “李景隆精神点儿!”

    李景隆听着一声声拱火,忍不啐了一口“草!”

    正欲开口与耿炳文并肩作战,却被一道突如其来叫好声打断。

    “李景隆好样儿的!”

    原来是见道李景隆开口就是国粹,武勋阵营一高兴,一道道喝彩便接连响起,

    只是听着这些叫好声,李景隆却陷入了沉思

    这些话好耳熟,似乎在哪儿听过…

    奉天殿中武勋呼喝此起彼伏,不知道的还以为李景隆立了大功…

    耿炳文嘴角微微上扬,随后面容悲戚,转而看向那些攻讦李景隆的文臣颤声道,

    “诸位重臣以为是否应该否强攻北平城,将屠刀挥向这些无知百姓?”

    耿炳文话音落下后,李景隆心头一惊,耿炳文不愧是战场老丘八,官场老油条,一开口就让那些文官进退两难!

    而以黄子澄为首的那些文臣则是脸色一变,不敢接话,谁要是敢说李景隆应该不顾一切的攻城,那估计他家的祖坟都会被刨了,

    此事还涉及到朝中的另两位大佬,魏国公徐耀祖,中军府左都督徐增寿,

    燕王妃是出自他们徐家的嫡女,场中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就算朱棣兵败死了,朝廷也不会对徐氏赶尽杀绝,因为她姓徐,徐达的徐!

    见无人敢应答,耿炳文开始直接点名黄子澄“黄子澄,若是你指挥大军,你认为该如何?”

    黄子澄见所有人将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只觉得如芒在背浑身不自在,若是攻城那他的名声就全毁了不说还得罪了魏国公,若是不攻城那就等于承认李景隆的决策没有失误,他今日弹劾了个寂寞。

    可如今这么多人都盯着他,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回答

    “老夫以为,应在周边设下埋伏,等朱棣回来在城外将他一举歼灭,尽量不伤及城中百姓和平解放北平,可是李景隆六十万大军掌握绝对兵力优势被朱棣八万人击溃,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岂能无罪!”

    黄子澄忽然话锋一转,厉声喝道

    “耿炳文,你也是个败军之将,若不是你无能,朝廷也不会派李景隆接替你的位置,李景隆有此大败你也罪责难逃!”

    这也能扯上关系?李景隆有些呆滞的看向黄子澄这个老喷子,同时心中为耿炳文默哀一分钟…

    耿炳文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几度想爆粗口还击,他生平谨慎,打仗也比较擅长防守,而这些文官为建功撺掇皇帝下令逼他主动出击这才酿成了他的大败,

    但一想到这个命令朱允炆下的,他也就有再继续争辩的底气了。

    可他能忍不代表别人也能忍,驸马都尉梅殷站了出来,语气中充斥的嘲讽

    “黄阁老,胜负乃兵家常事,朱棣的领兵打仗的本事有目共睹,某认为被他打败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你若觉得我们这些丘八无能,你行你上啊!”

    朱棣是徐达的女婿,在未就蕃之前便轮流跟在几位大帅帐下学习,有过许多实战经验,再加上朱棣自身超高的天赋,他领兵作战的本事在这个时代没有几个人敢说稳赢他…

    李景隆见梅殷跳出来了眼前一亮,心中直呼好家伙,建文三傻狗咬狗干了起来,三傻帮大傻怒怼二傻,唯一可惜一点就是,大傻是他自己啊,否则看到这出大戏没有西瓜怎能行…

    随着众位武勋的加入,一问一答变成了七嘴八舌,脾气火爆的已经撸起袖子随时准备肉搏了…

    眼看朝堂就要再兴起一场文武之争,

    当事人李景隆却老神在在,仿佛此事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