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大宝叔带着几个人来找我,说模具做好了,让我去看一看,顺便指导一下选址的问题。
我们很快到了李木匠家里,看着正在忙碌的李木匠,打招呼道:“李师傅辛苦了!”李木匠客气的说:“不辛苦,能为南岭先生效劳是我的荣幸”他是第一个称呼我为南岭先生的人,这个李木匠会来事,到时可以考虑一下。
我看着李木匠加工赶出来模具,挺结实的,刘大宝带团队能力不错,效率很高,值得表扬,我说:“大宝叔和李师傅辛苦了,这个模具很好,可以多做几十个备用。”
这个拌砖的模具,其实就是用四块结实木板拼起来的架子,再用铁丝弓一个刮子,就成了。在刚开始的时候,一切都还是要以人力为主,等以后发展起来了,设备能做出来了,再去弄个流水线生产。
我们一起考察了几处黄泥地,最终确定把砖厂建在离村一里多地的地方,这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上班来回也方便。
我用锄头挖了几下,发现下面都是黄土,非常适合烧红砖,我对他们说:“就在这设立和泥区、拌砖区,前面那块比较平坦的地方设置阴干区,在右边这个位置设置两个砖窑,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看,先就这么定吧!”
他们听完后,大宝叔带领大家迅速的忙碌起来。
交代完他们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了村里,班子刚刚搭建起来,很多东西大家都没有经历过,还是多盯着一点点好,我走到他们打石头的地方,他们正在一锤一锤的在敲打着石头,不远处的大勇叔,正和几个人在砌石灰窑,我向大勇叔走去,“大勇叔,累不累呀。”
大勇叔直起腰,笑着说:“不累,这点活儿算啥。”
我点点头,看着逐渐成型的石灰窑,心中满是期待,“等石灰窑建好,咱们就能自己生产石灰了。”
大勇叔说:“是啊,有了石灰,咱盖房子就更方便了。”
这时,二柱子跑过来,“南岭先生,你看我打的这块石头行不?”
我拿起石头颠了一下“这么大小可以,太大了烧不透,太小了费工时,大约两个拳头大小就行”我拍拍二柱子的肩膀表示鼓励。
看着大家干劲十足,我心里很高兴。未来的日子还长,我们要一步一个脚印,把村子建设得越来越好。他们的分工也非常的明确,大家干的热火朝天,大勇叔过来给我汇报了一下他的计划及一些问题。石灰窑过几天就可以修好了,柴火正在准备当中,主要是采石速度太慢了,现在火药尚未面世,目前还是古老的几种采石办法,确实有些慢,看来得提前搞一搞火药了。幸好我以前读过相关报导,比例分别为硝石75 木炭15 硫磺10,不过这个东西威力巨大,只能悄悄的的搞一点,以备急用。不过以目前的情况,还是猥琐发育为好,不要因为采石头把小命给采没了,步子太快容易扯着蛋,毕竟没有哪一个朝代哪一个政府会放任火药不管的,怀璧其罪的道理在古代更为明显,更何况这是个巨大的威胁。
我问大勇叔:“这附近有没煤炭卖?”“煤炭有是有,就是有毒。而且前年冬天听说烧煤炭死了几个人,所以大家就不敢烧了。”我估计是一氧化碳中毒,但也没有解释,因为一两句真说不清。
有煤那就好办了,等有钱了争取早日去把煤山给盘下来。“对了,大勇叔,请你帮我打听一下那里有硝石卖,如果发现哪座山有煤炭的请及时告诉我。”
“先找人去买点煤炭来吧!”我补充道。
“好嘞,我这就去找人。”大勇叔应道。
我看着忙碌的村民们,心中暗自感叹。在这个时代,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不断努力,更多的付出。
希望一切顺利吧……
我到工地上又查看了一圈,反复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然后又回到了村里,看看在哪里建个学堂比较合适,兜兜转转,我又回到了家里,婉儿正在学习我给她的资料,我着她正聚精会神的算着,我没有打扰她,默默的看着她,婉儿努力学习的样子就是一道美丽风景线。
“终于算出来了”婉儿开心地说道。她抬头看到了我娇声道:“公子回来了!”
“嗯,回来了,刚刚在欣赏一幅画。”
“什么画呀?”
“仙女学习图!”
婉儿咯咯的笑了起来,“公子尽哄婉儿开心,不过婉儿喜欢,公子饿了吧,我已做好了饭,咱们马上就开饭。”
我们一边吃饭,我一边描绘着未来的宏伟蓝图,婉儿崇拜的眼光痴痴望着我,“公子,你这么牛,到时候会不会丢下我呀?”“你是我的心你是我的肝,你是我生命的四分之三,我就算丢下全世界,也不可能会丢下你!”
我摸了摸婉儿的脑袋,给了她一颗定心丸,“不管将来如何,你到十八岁我就八抬大轿娶你过门。”
婉儿听了我的话,脸一下子红了,低着头小声说道:“公子你吃了蜜蜂吗?说话这么甜”
“来,你要不要尝尝?”我凑了过去,婉儿脸更红了,声音更小了“公子,现在是白天。”
吃完饭后,我带着婉儿来到了村子里的一块空地上。这里地势平坦,周围环境也很安静,是个适合盖学堂的好地方。
“婉儿,你看这里怎么样?”我指着空地问道。
婉儿四处打量了一下,笑着点点头:“这里很好啊,公子真有眼光。”
“那我们就在这里盖一座学堂,让村里的孩子们都有书读。”我信心满满地说道。
婉儿看着我,眼中充满了期待和幸福,她知道,我说过的话一定会做到。
等红砖,石灰烧出来,咱们用自己的材料建学堂,想造一个样板间,相当于也是给咱们打广告了。
目前砖厂和石灰厂还是投入阶段,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捕捞队了。自己先前虽然还余下二百多两银子,但还是远远不够开支的,今天改善了鱼网,先去看看效果如何?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小明和小军几个人,抬着一头打野猪回来了,只见后面的人手里还拿着几只活的野味,看来今天收获不小。小军呲着牙笑道:“南岭先生,你改善的弓箭太好用了,我们几个轻松制服野猪,以前都不敢想的。”
“看样子效果不错呀!你们来的正好,那个渔网改善好了,还没有试过,咱们先去那个大河里面试一试,这里的东西就让小军带两个人去镇上去卖了,钱拿回来交给婉儿统一管理。”
我们一行人带上装备,匆匆的赶到河边,平常一般都是撒网,今天拿着改良的拉网来试试水,我们选了一个河流的弯道处,此区域的水流相对缓慢,形成了一个水流缓冲区域。
河水在弯道外侧流速较快,而在内侧流速较慢,甚至会形成一些漩涡和回流。这种缓慢的水流为鱼类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栖息环境,使它们能够节省体力,轻松地在水中游动。同时,弯道处往往会积累一些从上游冲下来的食物,如浮游生物、水草、昆虫等,吸引了各种鱼类前来觅食。此外,弯道处的河床通常会有一些凹陷和洞穴,为鱼类提供了藏身之所,躲避天敌的追捕。
这也是垂钓者最喜欢的位置,这里大概有一米多深,最深的地方有两米多深,时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
小明带着几个水性好的人,慢慢的下到水里,把网一字拉开,大壮几个人守住另外一面,用树枝、竹杆不断的击打着河面把鱼往角落里赶,网在一点点收缩,由开始的一字慢慢变成了C字,大家齐心协力,将鱼群赶往网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网渐渐收紧,鱼群也越来越集中,大家也越兴奋。
忽然,一条大鱼跃出水面,溅起了一片水花。紧接着,更多的鱼开始挣扎跳跃,试图逃脱渔网。
“快!收网!大壮几人赶快守住缺口。”我大声喊道。众人赶紧用力拉网,渔网逐渐浮出水面,里面满是活蹦乱跳的鱼。
鱼网越收越紧,终于靠近了岸边,我卷起裤腿就冲了下去,我要跟他们一起去享受这个丰收的喜悦。
我抓起一条七八斤重的大草鱼,露出了八颗牙齿,“哇塞,这个鱼好大”我还没有说完,它一尾巴甩在身上,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那是久违的喜悦!以前抓鱼的时候从来没抓到过这么大的鱼,主要就是网线太稀,又不能够沉底,所以每次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鱼儿逃跑,今天这一次抓了这么多的鱼,而且还有这个七八斤大的草鱼,远远的突破了他们的期望值!
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这次捕鱼大获成功。我们把鱼装进桶里,准备带回村里与村民们共享这份丰收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