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残明,山海乱 > 第37章 推举贤达

第37章 推举贤达

    庭院中的推举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罗甲长宣布的推举规则很简单:七个自告奋勇的村民作为被推举人,背身对着条案,条案上七只土碗一字排开,每一只土碗对应一个被推举人。村民们则依次上前,每一个人从条案上的小口袋中拿一粒玉米,把玉米粒投进自己属意的人选身后的土碗中。

    最终的结果,以每一个土碗中的玉米粒来排序,数量前四的人胜出。

    选出的四人将与罗甲长一起,在许山海制定的分地框架下,负责公平、公正的把田地分到每一户手中。

    “老弟,把我拉进来有什么事?”村民开始推举之后,许山海就把林宗泽拉进了黄家的客厅。

    “老哥,你怎么没说一句,直接就把那两个大户杀了?”这就是许山海急冲冲把林宗泽拉进来的原因。

    “哦,就这事啊?”随便找了张椅子,林宗泽一屁股坐下。

    “如果不杀他们,老弟你想怎么处置?”摆了摆手,林宗泽让跟进来的弟兄们也找地方坐下。

    “这两个大户,与我们作对,自然是要处置。但是,把他们的家财抄了,田地分给村民就行了,要了他们的性命,这是不是有点过了?”之前的一切发生得太快,许山海连出言阻止都来不及。

    “法律”、“正义”、“生命至上”等等,贯穿了许山海之前的整个人生,所有的三观也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可是,穿越过后,所遇之事却无一不让他觉得身处无法无天、视人命如草芥的世界中,这一切,无时无刻都在冲击着他的内心世界。

    “老弟,我明白的意思,我也知道你是个读书人,心地善良。可是,你不知道,善良在奸人眼里不值一文。”林宗泽明白,读书人基本上都是遵从圣贤之言,满心都是“仁人教化”、“以德报怨”,许山海的反应是情理之中。

    “你回头想一想,之前为了村里那些地,安捕头不惜与文员外勾连一气陷害我们,甚至害了狗毛婆娘的性命。为了那些地,蒋捕头两次带人想围剿我们,为了赶尽杀绝,连我们的村子都一把火烧光。”其实说白了,把林宗泽他们逼到造反的绝境,源头正是那些田地。

    “之前你也听到那些村民说了,谁要是抢他们的地,他们就跟人拼命。现在分地给他们,每一户才能分到多少?我们为了保住村里的地,杀了十几口人,村民为了保住还没拿到手的地都打算拼命。回过头来,你再仔细想一想,假如让那些大户和他们的家人们活下来,为了几百亩地,他们会干出什么事来?”不能说许山海太过于书生气,也不能说他心慈手软,林宗泽只是更明白怎样才能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求生存。

    “老弟,我们再退一步来说,只是我们那几十亩地,文员外、安捕头都不择手段,不单害了狗毛的婆娘,还搭上了鲍祥丰的性命。你觉得这一千多亩的地契,是大户们使了多少手段,害了多少条人命弄来的?”林宗泽指了指许山海的胸前,他知道那些地契就揣在许山海的怀里。

    两人说话的同时,他们并不知道,有人为了这些田地,正披着星光,深一脚浅一脚的在赶路,他不甘心,不甘心这些田地落入旁人手里。

    就着朦胧的星光,依稀可以辨认出,赶路之人正是久不露面的黄保长。

    “老弟,别去想那么多了,经过上次蒋捕头抢粮之事,即便把地分给村民,他们也会担心。现在亲眼见到我们把蒋捕头打败,把大户杀了,村民们才会觉得,分到手的地,真正属于他们。”林宗泽起身,走到许山海旁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林将军、小先生。”随着话音落下,罗甲长走了进来。

    “推举的结果已经出来了,请两位查验。”罗甲长半弯着腰,做出恭请的手势。

    客厅门外原本站着的七个被推举人,现在只剩下得到玉米粒最多的四个人,林宗泽、许山海从四人身上逐一看过去。

    得票最多的是一个看起来精瘦的男子,三十岁出头,可面相要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大名叫做韩全。天生古道热肠,平日子不管村中谁家有事,他都乐于相助,这也让他在村民中拥有极好的人缘。

    得票第二和第三的都是半自耕农,两人自己都有几亩田地,但是又还要向村中大户租种土地,以维持生计。虽然都不富裕,但是,每年青黄不接时,遇上村中人断粮,只要求到他们头上,哪怕是自己再难,升斗之数他们都会出手相助。

    得票第四的就是之前询问罗甲长的张老头,平时村中有个大事小情不好化解,看着他年纪和辈分的份上,大家也会请他出面从中调解。

    “小先生,乡邻们投的玉米粒都在那儿,你要不要再查验一遍?”罗甲长指了指放在条案上的土碗。

    许山海摆了摆手,走到条案前,把几个土碗中的玉米粒都倒回一旁的小口袋中。

    “这四位村中的贤达,是各位乡邻自己推举出来的,既然你们信得过他们,那我们就更信得过大家的眼光。”许山海数都不数就把碗中的玉米粒倒回小口袋中,正是想用这个举动,告诉村民们,他信任大家的选择。

    “天色已经很晚,人也推举出来了,现在我让文家的师爷把分田地的章程给大家念一念,如果有什么疑问大家尽管提出来。“许山海明白,就算所有人高度配合,分田地必要的勘界、丈量、划分地块、抽签分配等等一遍流程走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都搞不完。

    而现在是春分前后,再拖下去,误了农时,影响到一季的收成。

    “国兴军分田到户章程:

    一、村民需向国兴军如实登记户籍,分田以‘户’为单位,不计户中丁口多寡。

    二、佃户、无田户方可参与分田,半自耕农,自有田地不超过二十亩的亦可参与分田。

    三、所有土地均为天下人共有,个人只拥有耕种权,禁止任何私人间的土地转让、买卖、抵押。

    四、国兴军势力范围内,所有土地均应缴纳公粮,缴纳公粮后剩余部分可由国兴军统一收购。分田到户者,如两年不缴纳公粮,国兴军将收回土地。

    五、缴纳公粮标准暂定为,水田:谷一石/亩/年,旱田:玉米二石/亩/年。

    六、……

    七、……

    -------------------------------------

    新宁州州衙

    州衙后院,书房中,脸色蜡黄的蒋捕头跪在中央,由于受伤的左肩和左臂绑上了夹板,缠上了布条,官服的一只袖子只能空空的坠在腰间。

    换上了便服的知州简志鸿坐在中堂的官帽椅上,身边站着的是师爷。

    宽大的棉袍“挂”在师爷干瘪瘦小的身上,与正襟端坐的知州大人那肉山一般的体格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蒋捕头,你来告诉本官,前日你是在本官面前如何夸下的海口?”体重超过两百斤的简志鸿,却长着一张白净无须的脸,如果单从五官上来说,用“英俊”来形容也不过分。

    “老爷明鉴,非属下无能,实乃这股贼人过于凶悍!刑房的弟兄们装备又差。遇上如此悍匪,猝不及防之下损失惨重。“由于臂膀受伤,无法拱手行礼,蒋捕头只能是弯了弯腰。

    “照蒋捕头的意思,是怪老爷没有给刑房拨足够的银两,所以你们才吃了败仗喽?”师爷那犹如刀刮锅底般刺耳的声音响起,调侃的语气中暗藏祸心。

    “不敢不敢!属下只是如实禀报。”心中虽然把师爷的祖宗八代骂了个遍,但是蒋捕头却一脸的谦卑。

    “据之前逃回来的人禀报说,贼人只有四五十人,你带了上百号人,怎么就会败成这样?刑房养了一群草包吗?”怒火中烧的简志鸿质问道,尖细如孩童般的嗓音与他那肉山一般的身躯,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回禀老爷,贼人虽说只有四五十人,但是,依属下所见,皆是久经战阵之人,不但武艺高强、配合默契,并且还很擅长使用火药。刑房的弟兄们只有普通的刀棍,连护甲都没有,这才在贼人手里吃了大亏。”把对手形容得越强大,自己的责任就越小,顺便再暗戳戳的把责任推到同知那边,没有给刑房足够的银两和该有的装备。

    “贼人果真有如此之凶悍?知道他们是什么来路吗?”从人数上看,两个打一个,还败得那么惨,本就令人费解。加上蒋捕头说贼人还擅长使用火药,这不得不让简志鸿警觉起来。

    “属下自认不是无能之辈,如果是一般的毛贼,自是手到擒来。而如今,连属下都身负重伤,好不容易逃回来,贼人的强悍,老爷可想而知。至于贼人的来路,属下寻思,州界地面上从未听闻有这么一股悍匪,极有可能是从别的州府流窜而来。“蒋捕头迟疑了一会儿,答道。

    关于林宗泽等人的来历,蒋捕头耍了一个心眼,因为,安小六私下里曾经告诉过他,不然他后来不会同意安小六连夜去放火烧村子。

    从师爷的语气中蒋捕头猜测,这一次的惨败,知州肯定要找人担责任,自己恰恰是最合适的人选。如果现在把林宗泽他们的底细说出来,等于把一顶“对辖区内情咨掌控不力”的帽子送给知州,让他扣在自己头上。

    “依你的意思,就任由贼人们继续横行乡里?”简志鸿不想跟蒋捕头在细枝末节上纠缠。

    虽说蒋捕头这个位子,是在两年前自己刚上任时,他送了几百两纹银的份上,简志鸿许给他的。但是,收钱之后简志鸿还是考校过他的身手,一条齐眉棍舞起来,寻常人都近不了身。

    现在连他都伤成这样,简志鸿倒也信了他几分。

    “属下有一个想法,不知当不当讲。“略微迟疑,蒋捕头小心翼翼的说道。

    “只管说来。”简志鸿挥了挥手,一脸的不耐烦。

    “刑房的职责只是日常的缉凶缉盗,而剿灭流寇、山贼本是巡检司②份内之事。所以,老爷可令巡检司负责围剿这些贼人。”蒋捕头的理由倒是冠冕堂皇,刑房的职责只是负责州城内的治安,抓个小偷小摸什么的。

    而眼下,木民村的那伙人明显是有组织的贼寇。

    “嗯,这个我再与师爷商量商量,你先下去吧。养伤的同时,也赶紧把刑房损失的人手补齐。”简志鸿脸色阴沉的点点头。

    自己上任初始蒋捕头便送上了二百两银子,而后,赶上逢年过节,还时不时的奉上丰厚的孝敬,加之,在他治下,平日里,城内也还算安宁。所以,无论是看在银两的份上,还是蒋捕头能力上,简志鸿都不想把事情做绝。

    老爷:汉朝前,“大人”一词代表身份地位尊贵之人,汉朝后,“大人”多指父母长辈,并不用于称呼官员。以“大人”称呼各级官员,要到清朝中后期才广泛使用。所以,清乾隆前,以“大人”称呼官员,皆为无知无识。

    ②巡检司:朱元璋曾教谕天下巡检:“朕设巡检于关津,扼要道,察奸伪,期在士民乐业,商旅无艰。”,巡检司为地方性军事机构,裁撤、考核皆由兵部掌管,却属于地方行政辖属。一般设于要道、要冲之处,巡检统领相应数量的弓兵,负责稽查往来行人,捕盗贼、缉拿奸细、打击匪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