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王爷搞笑生活 > 第14章 与文人交流,诗词闹笑话

第14章 与文人交流,诗词闹笑话

    林晓在经历了服饰的尴尬事件后,并没有安分下来,反而又雄心勃勃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诗词上。他听闻明朝文人墨客众多,诗词歌赋盛行,心中不禁燃起了一股好胜之火,心想自己在现代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怎么着也能在这明朝的文坛上崭露头角、露上一手。

    这一日,风和日丽,林晓决定在王府举办一场盛大的文人雅集。他派出众多家丁,广邀城中的文人雅士前来参加。一时间,王府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众人到齐后,林晓身着一身崭新的华服,昂首挺胸地走到众人面前。他刻意整理了一下衣袖,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有幸与诸位才子佳人相聚,咱们定要以诗会友,畅所欲言,不醉不归!”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脸上带着礼貌而期待的笑容,气氛一时融洽无比。

    一位年长的文人捋了捋胡须,提议道:“今日春光明媚,不如咱们就以‘春日’为题,各自赋诗一首,如何?”

    众人齐声叫好,纷纷拿起笔,沉思片刻后便开始挥毫泼墨。

    林晓见状,也装模作样地闭上眼睛,假装沉思起来。可实际上,他的心里却在暗暗叫苦。他在现代虽然也读过一些诗词,但要自己当场创作一首合律合韵、有意境的诗,还真是有些为难。

    眼看着其他人都陆续完成,有的文人还在轻声吟诵自己的诗作,相互交流探讨。林晓急得抓耳挠腮,额头上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突然,他灵光一闪,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提笔写道:“春日花开艳,鸟儿枝头叫。春风轻轻吹,阳光真美妙。”

    写完后,他还颇为得意地站起身来,向众人展示自己的大作。众人看后,先是一愣,随后都强忍着笑意。

    一位年轻的文人实在忍不住了,说道:“王爷这诗,倒是直白易懂,只是这词句未免太过平实,毫无韵味啊。”

    林晓一听,立刻瞪大了眼睛,反驳道:“本王爷这叫质朴纯真,返璞归真懂不懂?你们这些文人就是太拘泥于形式,不懂欣赏!”

    接着,又有人出题以 “秋月” 为题。林晓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咬着笔头,冥思苦想。终于,他再次提笔写道:“秋月高高挂,嫦娥在上面。玉兔蹦蹦跳,吴刚把树砍。”

    这次,众人再也忍不住了,哄堂大笑起来。有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人笑得直拍桌子,整个场面一片混乱。

    林晓的脸涨得通红,就像熟透的苹果。他双手叉腰,大声争辩道:“笑什么笑!本王爷这是富有想象力,充满了神话色彩!你们有本事,也来写一首看看!”

    一位饱读诗书的老者看不下去了,他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王爷,诗词讲究意境、韵律和用词。您这诗,意境浅薄,韵律不通,用词也过于随意,实在是难以称之为诗啊。”

    林晓虽然心中已经有些服气,但嘴上还是不肯认输:“那您来一首让本王爷瞧瞧,看看您有多厉害!”

    老者微微一笑,从容地提起笔,略作思索后,写下:“秋月如银钩,清辉照九州。寒宫寂寞影,独倚望江楼。”

    老者的诗作一出,众人纷纷称赞,掌声四起。林晓也不禁暗自佩服,心中明白自己与老者的差距,但面子上还是不肯低头。

    接下来的几轮作诗,林晓是越写越离谱。什么 “夏雨哗哗下,蛤蟆呱呱叫”“冬雪纷纷飘,雪人咧嘴笑”,每一首都让人啼笑皆非。众人从最初的惊讶,到后来的习惯,再到最后的无奈,对林晓的诗作已经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到了对诗环节,林晓更是洋相百出。别人出上句 “春风拂柳绿”,他对 “秋霜染枫红”,季节都对不上。别人说 “桃花映人面”,他接 “西瓜满地滚”,完全不搭边。众人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有的甚至笑得肚子都疼了。

    林晓却还是一副倔强的样子,双手抱在胸前,说道:“本王爷这是打破常规,独树一帜!你们笑,是因为你们不懂创新!”

    这时,一位文人提议玩诗词接龙。林晓心想,这可难不倒我,不就是接个字嘛。

    游戏开始,第一位文人吟道:“床前明月光。”

    林晓想都没想,接道:“光光光,亮光光。”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再次哄堂大笑起来。林晓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闹了大笑话,尴尬地挠了挠头。

    这场雅集下来,林晓毫无疑问地成了众人的笑柄。但他却丝毫不气馁,反而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学好诗词,让这些人对他刮目相看。

    过了几日,林晓又邀请了几位文人到府上。这次,他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翻遍了记忆深处的诗词,挑选了几首自以为绝妙的古诗,想要一雪前耻。

    众人坐定后,林晓迫不及待地率先开口:“本王爷近日新得一首佳作,与诸位分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称赞,对林晓的这首诗表示赞赏。

    林晓心中暗喜,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接着又念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一位文人说道:“王爷这两首诗意境优美,实乃佳作。”

    林晓正得意忘形,却没注意到其中一位文人脸色变得古怪起来。

    原来,这位文人之前在别处听过这两首诗,知道并非林晓所作。他忍不住说道:“王爷,这两首诗似乎并非您的原创吧?”

    林晓一下子慌了神,结结巴巴地说道:“这…… 这是本王爷梦中所得。”

    众人听了,脸上露出惊讶和怀疑的神色,随后又是一阵大笑。

    林晓觉得脸上无光,干脆耍赖道:“不管是不是本王爷原创,能念出来就是本事!”

    众人无奈摇头,这场诗词交流又在欢声笑语中结束,而林晓的诗词之路还长得很呢。

    此后,林晓依旧没有放弃对诗词的钻研。虽然依旧常常闹笑话,但他那股子执着的劲儿倒是让人佩服。他每天捧着诗词集,摇头晃脑地吟诵,时而皱眉苦思,时而奋笔疾书。

    有一次,林晓走在路上,看到一片美丽的荷塘,诗兴大发,高声吟道:“荷花池里荷花开,荷叶下面鱼儿来。” 刚念完,旁边路过的一个小孩都忍不住捂着嘴偷笑。

    林晓瞪了小孩一眼,说道:“笑什么笑,小孩子懂什么!”

    回到王府,林晓继续埋头苦写,连吃饭都顾不上。侍从们都在背后偷偷议论,说王爷这是着了诗词的魔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林晓再次举办诗会。这一次,他的诗作虽然依旧不算精妙,但比起之前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不再是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打油诗了。众人也对他的努力表示了肯定和鼓励。

    林晓终于在诗词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小步,虽然距离真正的文人雅士还有很长的距离,但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在明朝的文坛上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