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明朝王爷搞笑生活 > 第71章 不懂奏折,乱批一通

第71章 不懂奏折,乱批一通

    这一日,早朝过后,皇帝忽然把林晓叫到养心殿,说道:“皇弟,最近朕劳累过度,身体不适,还有好多奏折需要批阅!你这几天就别回王府里,就在宫里帮朕批改一下!一定要保密,不能让朝臣知道!”

    于是皇帝将一堆奏折扔给了林晓,让他帮忙处理。林晓心中一喜,觉得这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是自己大展身手的好机会。他拍着胸脯向皇帝保证一定会处理得妥妥当当,然后兴冲冲地抱着奏折回到上书房,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当他打开第一份奏折时,就傻了眼。那奏折上的文字密密麻麻,用词生僻,他连读都读不通顺,更别说理解其中的意思了。林晓皱着眉头,硬着头皮看了半天,还是一头雾水。“这都写的啥呀?” 他嘟囔着。可他又不想让人觉得自己没文化,于是闭上眼睛,胡乱在奏折上批了几个字:“此事朕已知,爱卿看着办。”

    接着,他翻开第二份奏折。这份奏折是关于地方税收的问题,一堆数字和账目看得他眼花缭乱。林晓不耐烦地挠挠头,干脆批道:“税收太多,减少一半。” 他心里还想着,这样百姓不就轻松多了,还能落个好名声。完全没考虑到国家的财政运作和各项开支都依赖税收来支撑。

    然后,他又拿起一份关于水利工程的奏折。奏折中详细阐述了工程的进展和遇到的困难,需要朝廷拨款支持。林晓哪里懂得这些,大笔一挥:“没钱,自己想办法。” 他觉得这些人就知道伸手要钱,一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没有。却不曾想水利工程关系到百姓的农田灌溉和防洪抗灾,一旦停滞会带来诸多严重后果。

    就这样,林晓一份接一份地批着奏折,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随心所欲地乱写一通。

    有一份奏折是官员弹劾另一位官员贪污受贿的,贪污金额很少,林晓想了一下,就批道:“小事一桩,不予追究。” 他心里想着,不就是一点小钱嘛,何必大惊小怪。殊不知贪污受贿严重破坏了官场的风气和公正,不论金额大小,若不加以惩处,将会导致更多的官员腐败。

    还有一份是请求朝廷拨粮救灾的,他竟然批了个:“先让当地官员自行救灾,朝廷后面再拨发救灾粮食。” 他不知道等到朝廷收到奏折时,灾情已经爆发很长时间了。灾区的百姓此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急需粮食救命,朝廷应立即安排大臣去救灾。

    林晓批得不亦乐乎,觉得自己十分威风,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个英明果断的决策者。

    过了几天,那些被他乱批的奏折都发了下去。这下可捅了大篓子。皇帝身体没完全恢复,于是让林晓全权处置这些事情。

    负责税收的官员看到奏折的批示,顿时傻眼了。“减少一半税收?这可怎么行?” 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赶紧进宫找林晓理论。

    “王爷,这税收可不能随便减少啊,朝廷的开支怎么办?军队的饷银、官员的俸禄、各项工程的费用,哪一项不需要钱啊?” 官员着急地说道。

    林晓在旁边却满不在乎:“税收减少就减少,哪来这么多废话?你们自己不会节省一点吗?”

    官员气得直跺脚:“王爷,您这是乱弹琴!税收是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岂能如此随意削减?这会导致国家财政陷入困境的!”

    负责水利工程的官员也来了,哭丧着脸说:“王爷,没有拨款,这工程可就要停工了,到时候洪水泛滥,百姓遭殃啊。”

    林晓白了他一眼:“自己想办法,别来找本王。我就不信没有朝廷的拨款,这工程就做不下去了?”

    那位被弹劾贪污受贿的官员得知林晓的批示,得意洋洋,更加肆无忌惮地贪污。而请求拨粮救灾的地方,百姓们苦苦等待,却迟迟不见粮食,怨声载道。

    消息传到了皇帝耳朵里,皇帝大怒。

    “吴王,你看看你干的好事!” 皇帝把林晓叫到面前,把那些被他乱批的奏折扔在他脚下。

    林晓吓得连忙跪下:“陛下息怒,臣…… 臣知错了。”

    皇帝骂道:“你这是知错?你这是在祸国殃民!你知道你的胡乱批示造成了多大的混乱吗?税收减少,国家财政空虚;水利工程停工,百姓面临水灾威胁;贪污官员不被惩处,官场风气败坏;救灾不力,百姓生活困苦。你就不能帮朕分忧一点吗!”

    皇帝让林晓重新认真处理那些奏折,并且要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林晓只好灰溜溜地回到书房,重新开始看那些奏折。这一次,他可不敢再乱来了,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琢磨。可是,很多内容他还是看不懂,急得他抓耳挠腮。

    “哎呀,这可怎么办?这些个弯弯绕绕的词句,简直比天书还难!” 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额头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无奈之下,他只好找来赵明镜来帮忙。赵明镜因为在朝廷办事有力,再加上工部尚书杨弘道和林晓关系好,极力向皇帝推荐赵明镜,赵明镜在短短时间内连生几级,已经荣升为正三品工部侍郎了。

    赵明镜看到那些被他乱批的奏折,也是哭笑不得。

    “王爷,您这可真是……” 赵明镜摇摇头,一脸无奈。

    林晓尴尬地说:“别啰嗦了,快帮本王想想办法。这次要是再办砸了,本王的脑袋可就不保了。”

    赵明镜与林晓坐在一起,开始为林晓分析每一份奏折的内容和要点。

    “这份税收的奏折,王爷您之前的批示太过鲁莽。税收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的收支平衡、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民生需求。” 一位谋士耐心地解释道。

    林晓听得似懂非懂,频频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批示?”

    赵明镜经过一番商讨,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林晓赶紧按照他们说的重新批示。

    “这份水利工程的奏折,王爷您之前拒绝拨款是万万不可的。水利工程关乎民生大计,一旦停滞,后果不堪设想。” 赵明镜说道。

    林晓一边听一边擦着汗:“是是是,本王糊涂了。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赵明镜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林晓依葫芦画瓢,重新进行批示。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林晓终于重新批示了那些奏折。他累得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把奏折呈给皇帝,心里忐忑不安。

    皇帝看了看,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这次还像个样子,以后可不能再胡来了。处理政务要谨慎,要多考虑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不能凭自己的一时冲动。”

    林晓连连点头:“陛下放心,臣再也不敢了。这次的教训臣会铭记一生,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不再犯这样的错误。”

    经过这次教训,林晓再也不敢不懂装懂,帮皇帝批改奏折了。他开始虚心向他人请教,努力学习政务知识,希望能够帮皇帝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