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我爹徐茂公,暴打魏王殿下 > 第420章 又立大功

第420章 又立大功

    “参见皇后!”太极殿中,左右文臣武将都是露出一副‘您老总算是来了’的放松表情,齐齐躬身拜道。

    “免礼,众卿平身。”

    长孙皇后声音柔美清脆,比上一次见,身体情况明显好转了许多,这让不少受过当年皇后恩泽的老臣,不由的眼眶微红。

    能劝住陛下的皇后身体好转,多活上一些时日,那自己也能安稳的多活几年!

    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长孙皇后先是瞄了一眼右手边,眼神躲闪,一脸讨好的孙紫苏,对着李二陛下微微一笑道:

    “毕竟是妾身才刚认下的义女挨了欺负,本宫于情于理都应该过来看看。”

    说完反握住了孙紫苏的小手让她安心,微微欠身道:“至于妾身私自上殿干预朝政一事还请陛下恕罪,爱卿们见谅。”

    “皇后爱女心切,此乃人之常情,朕又怎么会责怪。”说完,李二陛下还不忘狠狠的瞪了孙紫苏一眼。

    知道提前知会皇后一声,怎么偏偏忘了朕!义母是义母,朕这个义父就不是义父了是吧!

    文武百官更是惶恐低头,纷纷屏息吞声,不敢正面回应皇后的大礼。

    而自己最大的靠山来了,孙紫苏心里也平添了几分底气,噘着嘴有些委屈道:

    “朝中事务繁忙,安定又怎敢因为些小事就劳烦陛下,国事与私事孰重孰轻,安定还是分得清的。”

    “你”

    当着孩子义母的面,李二陛下只得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吞,明明你这么闹对朕来说才是麻烦!

    皇后哪里看不出陛下的窘迫,紧忙从孙紫苏怀里抽出手,嗔怪的拍了拍她的额头,训斥孙紫苏让她回到众小娘群里,便走边解释道:

    “陛下虽然在各家都安插的百骑暗卫,但又没告诉彪子哪个是探子,他们又哪里来的途径提前知会陛下。”

    李二陛下这么恍然点头,语气有些莫名的泛酸:“这么说,皇后与李斯文那家伙私下还有联络?”

    见自家二郎露出如此表情,皇后哪里不清楚他在意的是什么,好笑的捂嘴朱唇:

    “陛下想岔了,其实是当年本宫赐给懋功的两位侍女。”

    “虽然第一时间就被曹国夫人看出了身份,导致妾身与她们的联系中断过很长一段时间。”

    “但自从彪子学艺归来,改了性子,与皇室的关系重新变得紧密,这个通道便又恢复过来,那两个婢女也从妾身的暗子,变成了明面上的结合。”

    李二陛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李斯文留下皇后的探子,其实就是在向皇室表忠心——他对大唐别无二心,真是因为心思惫懒,这才不想迈入仕途。

    “竟是如此也罢,李斯文虽然一梦千年,但毕竟还是个少年性子,贪玩也就随他去了。”

    他摇摇头,心中想要揠苗助长的念头淡了几分。

    正当太极殿里气氛缓和少许,夫妻俩正在龙案后说悄悄话的时候,便见百骑副统领席君买来报:“启禀陛下,蓝天县公在宫外求见。”

    李二陛下抬头,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重重道:“赶紧让他进来!”

    等李斯文在重新打起精神的文武百官的注视下,大马金刀的走进太极殿,躬身行了礼。

    李二陛下才冷笑道:“懋功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好好的算无遗漏性子全算计在了朝廷身上。”

    和当年懋功当年在王世充手底下当乱贼时一模一样!

    越想越气下,随手抄起案几上的毛笔,狠狠向李斯文扔去,指着他骂道:“你再不消停点,朕早晚得被你这个混账给气死!”

    李斯文还没闹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呢,就被这些一顿训斥,心里委屈当下便来了气,开口怼道:

    “别的臣不敢保证,唯有这点还请陛下放一万个心,有太医署的诸位太医在,只要记得定期检查身体,有病吃药,臣绝对气不死陛下。”

    群臣一阵哄笑,李二陛下咬牙切齿的捏着拳头,恨不得再跑下去来上一套军体拳,气不死朕就往死里气是吧,你这个奸臣!

    抬头看到李二陛下一副余怒未消的样子,李斯文又扭头看了看此时正襟危坐,格外老实的程处默。

    联想到太极殿外跪着的一大群,心里大概就明白了缘由。

    应该是被早上那几桩谣言气的吧,不过饶是他也没想到,这群压根就没被他寄予厚望,只是闲来一手的二世祖们,竟然这么能作死。

    不过多亏了韦家,他手里现在可有块免死金牌!

    趁着李二陛下大喘气的空档,李斯文赶紧从怀里掏出了小心保管的三枚玉章,高高举过头顶,大声说道:

    “陛下息怒,臣此次前去周至县有大发现,事关隐太子李建成!”

    李二陛下听到前半句,当下心里火气就又烧了起来。

    他就说,今天这么一出大戏,怎么自己等了半天,都没等到李斯文这个罪魁祸首过来请罪,原来你丫的就不在长安,跑到人家县里闹事了!

    正要起身飞踹的时候,却又被李斯文后一句吓得浑身打了个激灵。

    赶紧坐好,握住皇后递送过来,有些惊魂未定的柔夷,深吸一口气才焦急问道:“你再说一遍你发现了什么?”

    李斯文顿了顿,将手中玉章交给了快步赶来的王德手上。

    等李二陛下接过后才解释道:“此玉章,是臣与折冲府上骑都尉马文亮,一同与韦家地库里发现的赃物,其上刻有‘毗沙门’的字眼。”

    “此物真假,还请陛下过目。”

    李二陛下一言不发,拿起这三枚精雕细琢的玉章,直到他长长注视着玉章上篆刻的‘毗沙门’三字,幽幽长叹了一声。

    见李二陛下心意阑珊的这副模样,李斯文也跟着松了口气,想他来时,在承天门底下跪成一排,被百骑严加看管的锦衣少年。

    幸好在韦家找到了至关重要的证据,堵住了陛下这隐而未发的怒火,自己没因此挨一顿毒打。

    不过他也实在没想到,他给杜家准备的舆论攻势,压根就没派上用场,反而绊了自家一大跟头

    果然是柳暗花明,天无绝人之路。

    “将你今天遭遇的一切,都细细道来。”李二陛下虽是一副平淡模样,但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焦急。

    “启禀陛下,臣是昨天一早,带着手下一百扈从赶去了周至县”

    好半晌,李二陛下才听完了这件事的经过,眼神死死盯着风尘仆仆的李斯文,脸上神色几度变换。

    时而阴沉,时而愤怒,庆幸与赞赏交织,甚是精彩。

    同时,李二陛下心里也是无比纠结,一时间真不知道应该是赏,还是罚。

    真不知道李斯文这是从哪学来的歪门邪道。

    先是让程处默带着一众小娘告御状,吸引朝廷注意。

    同时驱使各家二世祖,鼓动民心,想用天下悠悠众口,堵死自己维护忠臣杜如晦的私心,更是差点毁了自己终于好转起来的名声。

    而他自己则是暗度陈仓,趁所有人不留神的空档,闯进了韦家的大本营,在迁坟这等生死事上大闹一通。

    也幸亏他是以有心算无心,以迅雷之势打了韦家一个措手不及,自己没出什么差错。

    万一有个什么意外自己真没法给千里之外,重兵在握的懋功一个合理的交代。

    同时心里庆幸杜家还有点底线,没有掺和进韦家迁坟一事被逮个正着,也算是给自己想保下杜家留了条退路啊。

    而更让李二陛下庆幸的,就是这家伙又搜出了一系列明晃晃的证据。

    称自己是抓到了建成余党,提前解除了自己将来可能会遇到的麻烦。

    看着手上玉章上,几乎是铭记于心,时刻不敢忘的字眼,李二陛下心里感慨不断,但这可是件实打实的大功啊。

    或许对于天下子民来说,这件事远远没有精盐、煤炭那样可以直观的感受到生活上的改善,也远没有马蹄铁现世时,在军队中产生的轰动。

    但对于皇室来说,对他这个皇帝来说,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去了块心病。

    虽然,他自始至终忌惮的,都不是自己那位素有美名的长兄,而是那个在李建成背后推波助澜,扶持他对抗自己的生父李渊

    当然,他也承认李建成的能力不错,无论是内政还是军事,都算的上出类拔萃,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会是个优秀的守成之君。

    但在大唐刚刚兴立的时候,内忧外患远不像如今这样平稳。

    不是他瞧不起李建成,但李建成的势力完全依附在李渊手上,就凭李渊手上的歪瓜裂枣嗯缓过气的东突厥,能把大唐再打成当初的隋末大乱。

    即便事实如此,但每当他回忆起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一事,他还是时常感到心悸,那可真算得上十死无生的一天。

    万一李建成跑得快,成功跑到了宫外;万一自己没说服玄武门守将常何这大宝上坐的,可能就要换一个面孔了。

    而接受禅让后,为了向高祖、向贞观老臣、向天下人证明,自己做皇帝远比李建成做的更好。

    他容下了前朝遗老,对李建成遗留下的势力更是多加宽容。

    但是,最近接二连三发生的事情,却不由的让他感到羞恼和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