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匡复大明,开局劝老爹晚点死 > 第88章:北海舰队成立,加强中央集权

第88章:北海舰队成立,加强中央集权

    郑芝龙的能力上远远超过李若琏之前对付的大顺将领。

    毕竟是科班出身,临战指挥能力确实很强。

    在爆发过一次遭遇战后,李若琏曾试图主动攻击,毕竟这么长时间以来,朱慈炯的北明军队可都是势如破竹,就从来没有遇到过能阻挡过他的敌人。

    但是在和郑芝龙交手后,他惊讶的发现,对方居然能扛得住。

    战报发到了朱慈炯手里时,他也感到有点意外。

    不过他仔细研读了战报后才恍然大悟。

    郑芝龙见到了李若琏的战法后,也是惊为天人,他用了一天一夜时间思考,最后在军营旁边挖了一个又宽又深的战壕。

    这才抵挡住了李若琏的进攻。

    不过虽然抵挡住了李若琏的进攻,他们却也失去了再次进攻的可能。

    两方人就这样对峙上了。

    时间一直过去了10天。

    直到朱慈烺发来消息,杭州的北明军队出动,开始进攻南明,加上大顺已经亡了,郑芝龙继续留下来丝毫意义都没有。

    所以侯着想了想后果断退兵。

    虽然和李若琏没有大规模的交战,但之前的遭遇战还是让郑芝龙死了上万手下。

    这一次南明又亏了。

    朱慈炯在北京得知郑芝龙撤兵后,也让李若琏和吴国华都撤了回来。

    士兵已经连续很长时间战斗,必须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加上这段时间工坊的产量得到了提升,各种各样的军械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些士兵也要回来好好操练,熟悉一下该怎么使用各种军械。

    刚刚吃下那么多土地,需要慢慢消化一段时间。

    朱慈炯一点都没有着急,一直稳扎稳打才是王道。

    不然一口吃个胖子,到时候消化不良,可就危险了。

    不仅吃下去的要吐出来,很有可能还要把自己的地盘也搭进去。

    朱慈炯下达命令后,各营士兵也开始休整。

    这段时间也不是一点好消息都没有。

    朱慈炯很长一段时间都把自己注意力放到了陆战上,而此时传来的消息竟然是很久没有关注的水兵。

    港口那边传来消息,第三、第四艘战舰成功下水。

    有了之前的两个成功先例。

    第三第四两艘战舰的体积和规模都做了大胆的放大。

    这两条船是姊妹舰。

    舰长212米,宽55米,吃水9米左右。

    排水量在12000吨左右。

    不仅如此,上面还安置了20门37毫米炮,12门72毫米炮。

    另外还有手摇式加特林10挺。

    火力上可以说是相当厉害了。

    朱慈炯得到消息后很高兴,给这两条船起名济远、来远。

    并将四条船变成了一个舰队,朱慈炯给舰队起名北洋水师。

    程昱东为北洋水师提督。

    除了这个安排外,朱慈炯还从大顺的降军里面找了5000人,分到了北洋水师旗下。

    并告知程昱东在建20艘略微小一点的战舰,务必快速的让北洋水师形成战斗力。

    命令放出去后,朱慈炯长出口气,心里也充满了憧憬,他之所以把舰队起名北洋水师,就是想让他们在成型之后,带领军队登陆樱花岛,完成那句马踏东营赏樱花的壮举!

    朱慈炯的心思没有人知道,但是程昱东不会让他失望。

    除了给程昱东人,朱慈炯还专门派去了数量众多的工匠,务必让他快速完成任务。

    朱慈炯没有对外扩张的心思,开始休养生息,但是这段时间外面可并不是一帆风顺。

    首先是南明,他们见到朱慈炯的大军没有南下的意思,立刻开始内部争权夺利。

    魏定方坐镇南方,此刻已经把自己的爪牙渗透进了南明的权力中心,感受到南明朝廷的变化,魏定方第一时间开始在里面浑水摸鱼,破坏南明的团结以及他们的战斗力。

    朱慈炯虽然在北京,但是这些发生的事情,每一件他都了如指掌。

    朱慈炯捡了一些不会暴露魏定方的消息,刊发在报纸上,让北明的百姓都可以看到。

    本来百姓没有多少凝聚力,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报纸发展和影响,已经在他们的隐隐的构建出了一个民族的气节,有些人已经开始认同国家这个词汇,也认同自己就是国家的一份子。

    有到这样的效果,朱慈炯很满意。

    这段时间,除了在军事上的发展,朱慈炯也开始大力的推行惠民策略。

    不仅在国家富有的时候给他们提供更多好处,还一有时间就组织百姓搞娱乐活动,让百姓们开始觉得生活在自己的治下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

    最开始,有些大臣觉得朱慈炯这么做就是在浪费资源,不止一次提出过反对。

    但是朱慈炯却不以为意,只有他才知道,让百姓形成认同感有多重要。

    同时,朱慈炯一有时间就在北京城附近晃悠。

    他要看看自己的策略是不是全部百分百贯彻到了百姓之中。

    由于朱慈炯的朝廷新立,加上他所任用的人都是经过仔细分析,考核的,这时候还很少有人搞特权,更不要说搞贪腐的了。

    整个北明几乎没有。

    当然,北明地盘扩的越来越大,自然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朱慈炯发现了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

    因为他是有的是公有制,所有人都要同工同酬,有些人就开始在这上面做些小动作。

    有的甚至直接不上工,最后贿赂监工给自己记上一个工分。

    这样的事情看起来很小,但朱慈炯发现后大发雷霆,因为这样的事情一旦扩散出去,对北明的生产力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到时候大家都知道了这样的手段,谁都不做工,地谁来种?

    武器谁来制造?

    那个时候一旦出点什么事情,可能整个国家就完了。

    因此,在知到这样的情况后,朱慈炯第一时间开会,并把这么做的人游街斩首。

    仅仅一件事情,就杀了足有200人。

    一时间在整个北京城,几乎人人谈起来都对此知道一二。

    本来这样的事情并不需要惩罚的这么重,朱慈炯也不是一个嗜杀的人。

    但这种情况一旦发展起来的影响实在是太坏了,必须扑灭在萌芽状态。

    因此,朱慈炯力排众议,直接用了重刑。

    同时在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件事情,并一连发表七天,让所有人都牢牢记住,这么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果然,这样杀鸡儆猴的行为很快收到了效果。

    工坊和各工作部门的效率居然整整提高了3成。

    这也让朱慈炯有些没有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