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之周子轩 > 第 46章 各州县城动工

第 46章 各州县城动工

    文书下来后,秦天呐就派人到周边各城去招人。招募的人员满怀热情地向人们介绍着乌城提供的优厚待遇,讲述着乌城未来的美好前景。

    然而,情况却并不乐观。尽管有一部分人被吸引,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家乡。

    在一个小城的集市上,招募人员苦口婆心地说道:“乌城现在有大好的机会,工钱丰厚,还有房子和土地,十年后能享受和乌城百姓一样的待遇。”

    一位中年男子摇摇头,说道:“俺在这生活惯了,祖祖辈辈都在这儿,舍不得离开啊。”

    另一个年轻人也附和道:“去了乌城人生地不熟的,虽说条件好,可心里没底。”

    招募人员无奈,只能继续劝说:“这可是难得的机遇,错过了也许就不再有了。”

    但人们依然顾虑重重,担心适应不了新的环境,担心远离亲人朋友后的孤独。

    消息传到乌城,秦天呐忧心忡忡地向宁王周子轩汇报:“宁王,尽管我们努力宣传,可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离开家乡,这可如何是好?”

    周子轩沉思片刻,说道:“人们安土重迁也是人之常情。这样,派一些能言善辩、熟悉当地情况的人,深入到各个村落,给他们讲讲外面的世界,讲讲乌城的发展潜力,同时了解他们的顾虑和需求,尽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秦天呐点头应道:“宁王所言极是,下官这就去安排。”

    可是,新的一轮招募工作还是取得不理想的效果,

    秦天呐匆匆忙忙地来到宁王周子轩面前,一脸忧愁地说道:“宁王,人还是不够啊。尽管周边各城有部分人愿意前来,但距离我们的需求还差不少。工程已经迫在眉睫,可这人手不足,进度实在难以保证啊。”

    周子轩眉头紧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这样,凡是来我乌城上工的,可以留下来。我们给他们提供房子、土地,十年后,乌城百姓所享受的待遇,他们一样可以享受。”

    秦天呐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担忧地说道:“宁王,如此优厚的条件,固然能吸引人,可这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我们是否承担得起?而且,一下子涌入这么多人,后续的管理和安置也是个大问题。”

    周子轩停下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秦天呐,说道:“秦城主,我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困难和付出。修路建厂乃是关乎乌城未来发展的大计,这些基础设施一旦建成,将会吸引更多的商人和产业入驻乌城,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是不可估量的。至于资源和管理方面,只要我们精心规划,合理调配,一定能够应对。”

    秦天呐微微点头,说道:“宁王高瞻远瞩,下官佩服。只是这消息如何传播出去,才能确保快速且有效地吸引到足够的工人呢?”

    周子轩想了想,说道:“派出使者前往周边各城,在城门口和集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张贴告示。同时,让我们的人在各个酒馆、茶肆中讲述乌城的优厚待遇,务必让这个消息家喻户晓。另外,联系那些经常往来于各城之间的商贩,让他们也帮忙传播。”

    秦天呐拱手道:“宁王此计甚妙,下官这就去安排。只是,对于前来的工人,我们是否需要进行筛选和考核,以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技能和体力?”

    周子轩说道:“当然需要,安排经验丰富的工匠师傅进行初步筛选,根据不同的工种和工程需求,挑选合适的人员。但也不能过于严苛,毕竟我们现在急需人手。”

    秦天呐应声道:“下官明白。那对于已经招募到的工人,是否要提前进行一些培训和分工,以便工程能够有序开展?”

    周子轩点头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很好,立即组织人手进行培训,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和要求。还有,要保障工人的生活条件,饮食、住宿都要安排妥当,不能让他们有后顾之忧。”

    秦天呐再次拱手领命:“是,宁王,下官一定尽心尽力办好此事。相信有了这样的举措,定能招募到足够的工人,顺利推进修路建厂的工程。”

    说完,秦天呐转身离去,着手安排宣传和招募的各项事宜。

    离乌城最近的丽城百姓听到乌城的条件后,就有好几个州县的老百姓都要来乌城。这股热潮迅速蔓延,有的州县甚至差不多人都走完了。

    这可急坏了当地的知府们,于是好几个知府慌慌张张地跑到丽城城主府去找城主。

    丽城城主府内,几位知府满脸焦虑,七嘴八舌地说道:“城主大人,这可如何是好?我们州县的百姓大量外流,田地无人耕种,工坊也缺人手,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州县都要瘫痪了。”

    丽城城主也是眉头紧锁,在大堂上来回踱步,说道:“乌城此举确实打乱了我们的秩序,可百姓们自愿前往,我们也不能强行阻拦啊。”

    其中一位知府急切地说道:“城主,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不管?得想个办法阻止才行。”

    另一位知府附和道:“是啊,城主,要不我们也提高本地的待遇,把百姓留住。”

    丽城城主停下脚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提高待遇并非长久之计,且我们的财政也难以支撑。当下还是先派人去乌城,与他们协商,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妥善的解决办法。”

    几位知府纷纷点头,赞同城主的决定。

    随后,丽城城主赶紧安排人手,准备前往乌城进行交涉。

    丽城城主派来的人满怀希望地抵达乌城,一到乌城,他们便直奔城主府,想要尽快见到秦城主说明来意。

    然而,他们在城主府外一等就是大半天,却被告知秦城主事务繁忙,无暇接见。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先找个客栈住下,想着第二天再来。

    第二天,他们天不亮就来到城主府,可得到的依旧是同样的答复。这几个人心急如焚,在城主府外徘徊不定,试图寻找其他途径见到秦城主。

    其中一人提议:“要不我们去打听打听城主府里有没有熟人,或许能帮上忙。”大家觉得这主意不错,便四处打听起来。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曾经在丽城认识的,如今在城主府当差的小厮。那小厮面露难色地说道:“不是我不帮你们,实在是秦城主真的忙得不可开交,这事儿啊,恐怕他也做不了主。”

    众人忙问:“那这事儿到底谁说了算?”小厮压低声音道:“听说是宁王的意见。”

    这几人一听,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但他们仍不死心,又在乌城逗留了几日。这几日里,他们天天守在城主府外,试图能有机会见到秦城主,哪怕是能递上一封书信也好。

    有一天,他们看到城主府有官员出来,赶忙上前说明来意,恳请这位官员帮忙通报。可那官员只是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这种事我可管不了,你们别在这儿纠缠。”

    他们又尝试去寻找乌城的其他官员帮忙,可得到的不是推脱就是冷漠的拒绝。在乌城的日子里,他们为了这件事四处奔波,却处处碰壁,身上的盘缠也快要用光。

    最终,在百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垂头丧气地返回丽城。

    回到丽城,他们向城主汇报了在乌城的遭遇:“城主,我们到乌城好几天都见不到秦城主,每次去都被拦在门外。我们想尽了办法,找了能找的人,可就是没法和秦城主说上话。不过,在打听的过程中,我打听到说是宁王的意见。”

    丽城城主听后,脸色愈发阴沉,在厅中来回踱步,陷入了深深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