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影和子的故事 > 第 26章 还念那段时间

第 26章 还念那段时间

    当我告诉她这次回来的事情时,便按照事先的安排开始行动起来。婆婆爷爷得知我回来了,特意准备了丰盛的美食。他们关切地询问我在大伯那里过得如何,我回答道:“除了天气有些寒冷之外,其他方面都还算不错。”接着,我向他们表示,此次归来是计划带着孩子和影一同前往大伯家拜访。婆婆听后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既然他已经发出了这样的邀请,那我们还是去看看吧,否则会被人认为我们不通情达理。顺便了解一下他们的情况。”也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也看看他们如何对待你们的,“这些事我听着就可以,我没有告诉我的大伯大妈”怕他们知道后不高兴。

    也告诉婆婆他们我们打算明天去县城的事,带影和孩子去散散心,也说了我要去祭祖的事,婆婆说影和孩子就不去了我一个去,孩子还小去了对孩子不好,我说我一个去老家她们在县城里,婆婆听后说你们去吧,就这样说定后,吃完饭了,就去休息了。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开始匆匆忙忙地收拾行李和各种物品。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带着孩子一同前往车站,坐上了开往县城的班车。

    一路上,孩子表现得异常乖巧懂事,既没有哭闹不休,也没有调皮捣蛋。她一上车没多久,就安静地进入了梦乡,不知道是因为车上的颠簸让她睡着了,还是车对让她有助眠效果,每次会想起来她们坐车都会睡觉。看着孩子恬静的睡颜,妻子轻轻地将他搂入怀中,小心翼翼地哄着他入睡。过了一会儿,见孩子已经睡得十分安稳,我轻声对妻子说道:“亲爱的,让我来抱抱孩子吧,你也好趁机休息一下。”妻子温柔地点点头,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孩子递到我的怀抱中。

    我轻柔地接过孩子,感受着那小小的身躯所带来的重量和温度。而妻子则疲惫地靠在了我的肩膀上,缓缓闭上双眼,很快也进入了梦乡。那一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幸福感。怀里抱着心爱的孩子,身旁倚着深爱的妻子,这种温馨的场景仿佛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

    然而,当时沉浸在幸福中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之后等待着我们的竟是如此多的磨难与艰辛。但即便未来的道路布满荆棘,我也毫不畏惧。唯一令我害怕的,是妻子不再愿意与我携手共度风雨,不再与我心心相印、同舟共济。因为只要我们的心始终紧紧相连,无论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共同克服。就这样,我们抵达了县城,将她带到了我大姑家。孩子睡醒后,在大姑家吃了点东西,玩耍了一会儿,便又沉沉睡去。我们将孩子轻轻放在大姑那里,让她安心入眠。然而,由于带着孩子,我无法尽情地在县城里游玩。时不时的都会想着孩子是否马上醒来了,大姑的一通电话打破了平静,孩子醒来后,哭着要找妈妈。

    她在家带孩子的日子并不容易,每天都要面对孩子的各种需求和突发状况。孩子的哭闹、生病、调皮捣蛋,都让她心力交瘁。她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有时候,她甚至连自己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证,只为了能照顾好孩子。然而,她从未抱怨过,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用自己的爱和耐心呵护着孩子的成长。

    我和她相视一笑,皆露出无奈之色,随即便匆匆赶回大姑家。一进屋,便听到孩子的哭叫声,影赶忙上前将孩子抱起喂奶。我则与大姑一同走进厨房准备晚餐。待她将孩子哄好,饭菜也已就绪。我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期间,我向大姑讲述了去乡下祭祖的事宜,之后还要前往安徽。大姑询问我计划何时出发,我回答道:“明天祭祖结束后吧。”说完,我们便打算带着孩子出去散步。然而,没走多久,我们就返回了家,洗漱后便休息了。

    次日清晨,我起床前往乡下祭祖。影和孩子留在大姑家,而我则带着同父异母妹妹的衣服一同前往。那是她在大伯家玩耍时遗留下的衣物,我要将其带回她的住处。她的爷爷前来取走衣服,我也曾在他家中待过,那时我还是他的孙子。然而,自从父亲离世后,我便离开了那个家。我还给了爷爷一些钱,以表达我作为晚辈的孝敬之情。把衣服交给他后,我便转身离去。

    我真的非常怀念以前在他家的那些日子,那时候的学习氛围简直太好了!家里有一个跟我年龄相仿、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我们俩总是会互相攀比着学习,这也让我的成绩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村子里还有一位好心的哥哥,他总是耐心地教我如何完成家庭作业。可惜的是,老天爷似乎看不得我过上好日子,总是给我设置各种困难和挑战,仿佛在不断地考验我。无论我走到哪里,好像都会成为那个被抛弃的人,总觉得自己在这里也是多余的,都会给那里的人带去一些麻烦,他们都会因为我而争吵,没到这时我就告诉自己,要懂得知足,要知道在那里知道自己是谁,要比别人低人一等,到了那里还是多余的,真是让人感到无比沮丧。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没有这样多想了这样会思考了,忘记了思考忘记了怎么居安思危,变得自己都讨厌自己,变得一事无成变得更多余。

    记得曾经有一次,遇到过一个算命先生,他说我命中注定“那里都有我”。当时我只是一笑而过,但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他说的话确实没错——我确实是“那里都多余”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