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原古:紫鸽 > 第23章 三国(三)

第23章 三国(三)

    “黑暗历19年,民众有了主心骨之后,其战况势如破竹,而觉醒者也很快反应过来,立刻联合创建了新人类联盟。”

    “至此,世界只剩下两个旗帜,以觉醒者为首的新人类联盟和以平民为首的新明军。”

    “两方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其残酷程度并没有因为统一作战而有所减轻,反而愈加激烈。”

    “黑暗历29年,饱含血泪与枯骨的时代迎来了新的变化,四十四年来,战争的残酷会让人们不断憧憬和平的美景。”

    “无论是高高在上宛若神明的联盟军,还是奋起反抗飞蛾扑火的新明军,皆开始涌现出一批为了和平而努力的青年。”

    “但是他们很清楚,如今的和平只能建立在一方的覆灭之上,否则不足以平息多年血泪所滋生的仇恨。”

    “战争的悲痛,催发着和平的意念迅速生根发芽。”

    讲到这里,温权语气第一次温和起来。

    “觉醒者阵营率先产生变化,其内部出现了极大的分歧,以‘空’为首的一批青年觉醒者,认为当下联盟军依然保持着残暴统治,这与和平背道而驰。”

    “且坚定认为,虽是合称为一军却始终各自为战的联盟军没有未来,于是以‘空’为首的青年军与魏英取得了联系。”

    “不久之后,以‘空’为首一批联盟青年转投新明军,天下震惊。”

    周毅闻言稍稍有些错愕,让他震惊的不是联盟军分裂,而是如此情况下新明军必然势不可挡,但是现在是三国啊,这说明后面恐怕还有变动,暂时按耐住插嘴的冲动,继续听着温权说道: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平民与觉醒者的血泪已经侵入骨髓,因此新明军出现了两个阵营,一方为平民党,一方为觉醒党。”

    “随后又一件事的发生,彻底宣告了联盟军的死刑。”

    “以吴磊为首,率领一部分联盟人士,宣称‘新明与联盟多年混战,致使天下血流成河,每逢念此,泪如雨下,今朝顿悟,不应在此战场中心继续蹉跎,原率有志之士,赴东南平息战火,重建和平之城。未来,无论联盟与新明谁得天下,愿率东南人士敬上和平之地,尊为国主,一切只为和平。’随后率军南下。”

    周毅大脑急转,他好像明白了什么,终是没能忍住开口道:

    “宁国的前身?”

    温权这次没有指责周毅的打断,本来到这里也是打算停一下,让周毅消化过后再继续的,随即点头道:

    “是的。”

    周毅见温权没有责怪,继续大胆猜测道:

    “平民党是明国,觉醒党是楚国?”

    “哦?为什么这么说?”

    温权眉头一挑,有些诧异周毅的聪明,反问道。

    周毅则按着自己的思路分析道:

    “本就只与新明军五五开的联盟军,又接连经历两次分裂,可谓是雪上加霜,不足畏惧,灭他不过旦夕之间。”

    “但是现在是三个国家,如无变动维持下去,新明必灭联盟,而到时就算和平之城食言,我认为其也没有对抗新明的实力。”

    “除非,局势再变,而和平之城本就是从联盟军分裂出来的,他们根本不可能是新明军的对手,所以只能是新明军内部出现问题。”

    “而你刚刚着重提到了新明军中的两个党派,所以我大胆猜测,两党分裂了新明军。”

    “以此为源头,再从之前战斗的一些细节中,可以明显得出一个结论,你们不是纯粹的觉醒者。”

    “所以,觉醒党应该就是楚国的前身,而明国的前身则是平民党。”

    周毅一口气的将自己猜测道出,脸上不经意的闪过一丝得意。

    然而温权对此却并不惊讶,在他看来,既然能经过卢震的考验,这点基本分析能力应是必备的。

    看着已经消化信息的周毅,温权没有夸赞他,接着之前所讲的开口道:

    “黑暗历32年,秋去冬来一夜间,新明军分裂了,这一举动让天下震动,任谁也没有想到新明军居然在此时分裂。”

    “而分裂的原因,源于新明军一位平民参谋的死亡,其乃是自暗黑历16年便进入新明军的老干部,为人深得战友敬重,其死在自己的房间内,身上残留觉醒者的力量。”

    “调查小组对该力量的调查结果最终指向了‘空’的助手,并且很多人看到二人在三日前,曾因理念问题发生过争执。”

    “人证,物证聚齐,该事件也成了引爆两方理念的导火索,两方争执因此愈演愈烈,直至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魏英率觉醒党北上,立旗为楚,前往剿灭残存联盟军,赵靖继新明率平民党下西南,收复觉醒者占据的散地。”

    “黑暗历35年,楚军收复北境接收了新人类联盟的遗产,新明军收复西南,吴磊稳坐东南和平之城,至此黑暗历终。”

    “世界迎来了下一个时代,三国时代。”

    温权一口气将黑暗历剩下的历史说完,便不再开口。

    看着坐在那里唏嘘的周毅,温权复又喝了一口水,舒缓一下心中的涟漪。

    再给周毅讲述这段历史的时候,心中也不由得感慨,当年在了解历史时,读到此处也是感慨万千,若是两党得以调和,这世界如今又会是何种景象。

    可惜没有如果,看着渐渐回神的周毅,温权复又开口讲述道:

    “三国历之初,魏英与赵靖两方结束了黑暗历,开始休养生息。”

    “而吴磊也未在新明军分裂之时有任何兵戈之举,反而在此期间多次联络两军,希望两军能顾全大局,坐下来以和谈解决问题,不要与即将到来的和平失之交臂。”

    “期间,吴磊曾多次劝谏两方,希望和平解决。”

    说到这里温权停下了讲述,带有考验的目光看向周毅问道:

    “你认为两方会同意么?”

    面对温权的问题,周毅略微思索后,摇了摇头道:

    “不会,不管当下如何,那个时候必然不会同意,我认为,已然走到那一步的他们,要争的已不是一地的得失,而是民众的未来。”

    温权也是不由的感慨道:

    “其中不光因觉醒者与平民的血海深仇,更是两方理念的碰撞,这也延伸到了两党之上。”

    “吴磊的劝和没能成功,随后告知两方,希望两方争战期间勿要伤及无辜,也希望两方能尽快解决矛盾,好让世界回到和平轨道,呵,东南人士闻之皆叹吴磊之仁义。”

    这后面的一声呵出,讽刺意味十足,看来后面更具戏剧化啊,周毅不由得竖起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