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直播:宝友,你这日子很有判头了 > 第55章阿弥陀佛!

第55章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旧时博士忽然冒了出来,开口就是一声梅亮的佛号。

    “施主,其实你这钱也不是没办法恢复镇棺的作用。”

    咦?

    这话一出,宝友们全愣住了。你个和尚还懂道家的镇棺之术?

    “略懂,略懂!”旧时博士手中的念珠转个不停,脸上挂着慈祥的微笑,“符大师刚才提到的世间钱、世间力,在道家叫罡气,在儒家叫正气,到了我们佛家,就称作业力。”

    “那些所谓的邪祟,在三教的认知里,无非是一些游荡着带有恶意的气。”

    “而这镇棺钱,实际上就是通过日积月累,让这钱上积累起能够有效抑制邪祟的这些气。”

    “要想较快恢复其效用,只需供奉并重新开光即可,效果自然就回来了。你这钱年代久远,这么一弄,价值应该不会贬损太多!”

    “是这样吗?”符泽盯着屏幕,淡淡地说,“旧时宝友有信心自然是好事,但这钱可是当年张天师亲自开坛祭祀神明开光的,又经过千年传承于棺材匠人之手,还用公鸡血浇铸的世间钱。”

    “如今要重新开光,谁能办得到呢?”

    “这……真的是张天师亲自开坛开光的?”旧时博士瞪大眼睛,手中的念珠也不自觉停了下来。

    “《水浒传》大家都读过吧?还记得第一回的标题是什么吗?”

    “第一回?”宝友们急忙翻书。

    “张天师祈禳瘟疫,梅太尉误走妖魔,但这和这事有什么关系呢?”

    “宝友们,你们好好看看这大钱上邪祟的形象。”

    “《山海经·东山经》中有载,有种鸟,形状像野鸭却长着老鼠尾巴,擅长爬树,名叫絜钩,它的出现预示着国家会有瘟疫。”

    “也就是说,这种叫絜钩的老鼠尾巴鸭子,所到之处便会引发瘟疫。”

    “你们再看看这大钱上,张天师捉的是否正是这只鼠尾鸭子?”

    “还真是!”

    “我的天,这也能推理出来?”

    宝友们看到这里,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旧时博士脸色一紧。

    “符大师,您是专业的鉴定师,里的内容可不能作为鉴定依据,这点您应该是清楚的!”

    “嗯,我明白。”符泽冷静地点点头,“但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野史和正史上都有记载的事。”

    “这可以理解为为了增加读者代入感而加入的内容。”

    “在宋代中书省的记录中,确实可以看到嘉佑三年有一道旨意发往天师山,希望张天师开坛祈福驱散瘟疫。”

    “圣旨中特别提到‘需铸压胜钱,交由永平监铸造,不可延误’。”

    巧的是,永平监那里还保留有流传下来的花钱模具,其中一副正面图案缺失了一半,正好和这枚花钱对得上。

    “所以,这枚花钱是张天师亲自动手开光的,还得到了宋仁宗的加持。”

    “这还能挽救得回来吗?”

    “阿弥陀佛,小僧想起晨课还没做完,先去完成晨课,改日再讨教啦!”

    那位旧时博士撂下一句话,急忙离线而去。

    直播间里,网友们心照不宣,明白这是被符泽辩得无言以对的情景。

    大家纷纷给符泽点赞叫好。

    符泽收下了夸奖,再次开口说道。

    “刚才旧时博士提到的办法确实能恢复,就是成效不太理想。”

    “如果你不着急的话,不如自己请一尊佛像供奉起来,反正八九年也有些效用。”

    “哎呀,多谢符大师!”

    隔壁的老陈道过谢后,切断了连线。

    网友们仍旧觉得惊奇,纷纷向符泽询问如何判断史料和的真实性。

    “其实这事儿也没那么复杂。”

    “现在要判断古人的记载,主要是看三个来源。”

    “正史、野史、还有传记。”

    “正史里写的,可信度有六成,野史里的内容,大约信四成,传记可以信五成。”

    “如果多个记载相互印证,那就按情况适当调整。”

    “如果有实物佐证的,可信度再加三成。”

    符泽喝了口水,接着说。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石头城博物馆就有一只标明大明康熙年间的青花瓷酒碗。”

    “从常规逻辑讲,这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

    “因为明清两代的官窑瓷器质量是出了名的高,稍有瑕疵就会被毁掉。”

    “这种明显的错误,甚至可能招致杀身之祸的物件,绝不可能流传下来,所以任何文献都没提过它。”

    “但这玩意儿还真存在,而且还是石头城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也是文物鉴定中一个很核心的原则。”

    “不能不读书,否则就没有知识积累,但也不能全信书,那样容易陷入死胡同。”

    “明白了吗?”

    “明白啦!”

    网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上课的情形。

    “好,那我们就接着看下一件宝贝吧。”

    符泽望着屏幕,等待着下一个人的到来。

    没想到他话刚落,就有一位网友打赏请求连麦。

    “符大师,我听了您刚才说的,想起我也有一件年份标错的宝贝,想请您掌掌眼,您看!”

    边说着,屏幕上出现了一只瓷碗!

    落款写着:乾隆六十三年。

    瞧见这签名,一般的观众没觉出啥门道。

    但懂历史的朋友们心里犯起了嘀咕,乾隆六十三年?

    好像哪儿不太对吧?

    “符大师,这碗不会是假的吧?”

    直播房间里,城隍寻古小哥直接了当地问。

    “乾隆活了八十多岁不假,但他坐龙椅也就六十年,怎么可能会有乾隆六十三年的玩意儿?”

    “这该不会是嘉庆三年的吧?”

    寻古小哥这一说,其他朋友们也跟着附和起来。

    “对头!”

    “怪不得总觉得哪儿不对,原来是年份出了岔子。”

    “朋友,这碗你还是收好吧,又是件不经大脑的仿制品啊。”

    拿碗的朋友听了这话,心里有点不甘心。

    “凭啥说我这是假的!”

    “刚才符大师不是讲了嘛?连大明康熙年制的碗都能成镇馆之宝,我这个为啥就不能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