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七零: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 第53章 孙书记夜谈

第53章 孙书记夜谈

    许青山如约来到孙书记住的招待所房间,孙书记戴着眼镜坐在书桌前,显然是在处理工作。

    “小同志,你来了,很准时的嘛。实在是不好意思,你先等一会儿,我这里还有一点就忙完了。”

    “你先坐,等一会儿书记员来了,我们再聊事情。”

    没想到他们的对话还会被记录,许青山找地方坐下,顺便打量了一下这个房间。

    空间不是很大,只有一个2-3人座的沙发,小桌子上放着简单的白菜萝卜,只是看起来色香味都不佳。

    孙书记终于放下了手中的笔,他看起来好像又变黑了一点儿,估计是去乡下土地里待的时间有点久。

    “小同志,你晚上吃过饭没有?没吃的话,可以一起吃。”

    许青山摆摆手,说实话,他还是挺挑食的,这个菜做的看着就知道不好吃。

    孙书记也没有再让他,速度很快的开始吃饭。

    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好像吃的是什么山珍海味。

    许青山想起来自己身上,还有一点儿味精没用完,就打断了孙书记的动作。

    “孙书记,我这里有点儿味精,你放进菜里味道会好一点。”

    “哦,可以可以,谢谢你,小同志,这个菜确实是没什么味道。”

    许青山拿出来用布包起来的味精,是白色,只微微带一点点红色。

    孙书记有些惊讶,这个时候的味精颜色普遍是红色,只有那种外国高级货才是白色。

    他摇了摇头没有接,“还是小同志你自己留着用吧,这可是外国人做出来的,价格可不便宜。”

    许青山解释,“这不是外国的,是自己在家瞎捣鼓做的,味道是一样的,您尝尝就知道了。”

    孙书记将信将疑,刚要接过来,那个书记员就冲了过来,拉住许青山的手。

    “你要给书记吃什么?”

    看着书记员严肃的表情,不开玩笑,许青山感受到了杀气。

    额,这个颜色,看起来是有些尴尬哈,也不怪书记员会误会。

    孙书记倒是没有大惊小怪,

    “小刘呀,你不用紧张,这个是味精。人家小同志看我吃的菜,没有味道,才特意拿出来的,不要辜负人家的好意。”

    “不可能,味精是红色的,这是白色的,书记,我们在外面要多当心!”

    书记员还是半信半疑,一直盯着许青山,给他看的都汗流浃背了。

    “这个真是味精,不信我吃给你看。”许青山捏起来尝了尝。

    把孙书记都给看乐了,他三两口把剩下的菜吃光,然后就直奔主题,开始发问。

    “小同志,上次你在供销社说的那段话,我觉得你看待问题,还是很深刻的,所以,想听一听你的看法。”

    “你觉得国营这种经营模式,在国家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呢?”

    来了来了,这个问题,许青山这几天也在心里暗暗琢磨,该如何说才能符合当下的环境。

    孙书记指了指书记员,“小同志,你不用紧张,叫来书记员呢,是因为这是必要的流程。”

    “你放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不会记录你的身份,不会对你有什么影响的。”

    许青山也不是怕这个,只是他怕自己说的话,如果会不小心对历史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他可就罪过太大。

    “孙书记,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人,可能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比较片面,如果说的不好,您可别笑话我。”

    孙书记哈哈一笑,“你能有这个认知,已经属于很难得了。”

    许青山按照他上一世的记忆,再加上自己做生意的经验,首先是对国营经济这种模式表示肯定,这也是符合国家发展情况的。

    这种经济模式,其实二十一世纪还有国家在用,那个时候许青山还觉得,怪不得那个国家的经济这么落后。

    现在他重生回来,再次经历这个年代的时候,才意识到,如果不是华国后来调整了经济发展模式,恐怕后世的华国发展情况,也跟那个小国家差不多。

    许青山也不敢说太多,怕被当成行走的五十万被抓起来,只能模糊大概的,用普通人的角度去说,对于他来说,什么样子是他所希望的。

    孙书记听了许青山的想法,只觉得他就像是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说的跟他想的一样呢。

    他这次从京城来,表面上是为了这里的棉纺厂视察,其实还有一个秘密任务。

    那就是考察国营工厂企业,还有公社大队,如果改变原有的制度,允许私人承包办厂,包产到户,是否可行。

    这其中,是好处多,还是坏处多,老百姓们心中是如何想,如何说,他们更希望未来是哪一种方式。

    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应该如何走,怎样才能在国际上的地位更高。

    眼前这个小同志,很有想法,他这一路上的困惑,在他这里也得到了解答。

    孙书记看着许青山,越看越觉得满意。

    “小同志,你想不想跟着我一起去京城,我想我给你安排个职位,到时候就跟着我。”

    许青山觉得自己被当成了狗头军师,他感觉很荣幸,可是这条路这不是他这辈子想走的路。

    他这辈子只想留在中原大省,把他的家乡发展成为经济大省,而不是人口大省。

    对呀,关于中原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也可以跟书记说说,这样以后书记提建议的时候,也能多为中原地区多想一想。

    中原地区因为土地多是平原,适合种植粮食,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用来保证全国人民的基础温饱,还有“中原粮仓”的美称。

    可是这个定位对于后来发展成了劣势,为了保证耕地面积,就限制了一些行业的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中原地区,好像一直没有特别厉害的企业。

    粮食的价格稳定,可是种植成本一直在上升,农民种地的收入很低。

    大家只要提起来中原地区,就会想到是一个旅游省份,有很多历史古迹。

    除此之外,就只是一个种植粮食的地方,而且知识文化低素质低。

    可是中原地区也是有很多良心企业的,只是知名度不高,尤其是那些老的国货品牌。

    这次许青山要想办法,把中原发展首先列入到,他们首要考虑发展的范围内。

    先富带动后富,那这次就中原地区先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