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你这次上报纸也算是给我们大队争光,到时候会有奖励的。”
“什么奖励?”许青山两眼放光,奖励才是最实在的。
李树仁看见许青山这个猴急的样子,语气略带些怒其不争气的意味,
“小同志,我们做事情可不是为了奖励,是——”
许青山接过他的话,“是为人民服务,这个我知道,可是该奖励也得有奖励吧。”
“吴书记,你看看这小子这个样子,以后这个样子还这么再为大队,为公社争光。”
吴石权无所谓的笑了笑,“没事,这不就是年轻人的样子嘛,有了动力以后也好更想进步不是。”
李树仁心里暗喜,这话可是你吴石权自己主动说的,这个铁公鸡平时出了名的一毛不拔,看来许青山这次是非要从他嘴里扣点东西出来。
“还是吴书记说的对,吴书记管一个公社,那思想和认知就是不一样。别说公社书记,以后那是当县长书记的料,更别说去省里去京城了。”
说着这话许青山还看向李树仁,语气阴阳怪气,暗暗给他使眼色,
“看见没,这就是大队书记和公社书记的区别,队长你也学着点,可别那么抠里抠搜的。”
要不是有吴书记在,李树仁非得揍这个臭小子一顿,这怎么还带人身攻击的,自己也算是帮他的忙。
吴石权听着这话,嘴角上扬,压不住,根本压不住。
“哎呀,小许,这是你们大队长呢,可不能这么没大没小的。”
李树仁从办公室拿出来一张奖状,递给许青山,“喏,奖励你一张奖状。”
“不是吧,队长你也太抠了吧!还不如公社书记给的奖励更实用呢。”
许青山看向吴石权,“是吧,书记,公社里肯定会奖励我钱和票吧,比奖状可实用多了。”
听到这话,吴石权的笑容凝固了,这种事情上边也只是表扬表扬,这个时候大家也都获得荣誉才最光荣。
至于钱和票的奖励,还是要从他们公社的工费里面出。吴石权可是个很抠的人,让他出钱,这不是要他的命嘛。
吴石权语重心长的劝许青山,想让他放弃要奖励的念头。
“小许呐,我们要有这个集体荣誉观,有了这个奖状,到时候大队里评优评先的,你不就比别人优势大的多嘛。年轻人,功利心不要那么重。”
“可是,书记你刚才不是也说了有了动力,才能更好的进步嘛。我记得咱其他大队种的什么辣椒,大豆。”
许青山装出一脸为难的样子,
“我也想回去琢磨琢磨看,有没有什么好方法提高产量。可是我这家里边也得吃饭,我这吃不饱吧,脑子就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
吴石权一听这许青山还有法子,把其他生产队的产量提上去,有些半信半疑,不过看他这么有信心,知道这小子可能是真的有办法。
“小同志,你对大豆辣椒也有研究呐,那你说说怎么才能提高他们的产量啊。”
许青山整理了衣服,露出来一大块补丁,
“哎呀,这个嘛,我也想帮忙,可是我现在吃饱穿暖都是问题,实在是没有心思想这些东西。”
“不过嘛,这种东西不难的,等我抽空看看书,这办法也不难找。”
一听说有书,吴石权两眼放光,也想看看这个书。
“这个书你要是没空看的话,要不拿过来给我看看,到时候要是有用的话,肯定有你的功劳。”
吴石权这算盘珠子打得都快嘣许青山脸上,怎么有脸说出来这种话的,啥也不出就出张嘴,还想得好吃。
这本书在许青山脑子里,咋的,把脑袋开瓢给他看呐。
许青山看吴石权这是啥也不想给,佯装要走,让他自己干着急去吧。
“再说吧,书记,我得去上工了,我不挣工分,家里老婆孩子可都没有吃的。”
吴石权看许青山要走,一咬牙,一跺脚,叫住他,
“我想起来了,公社里边有奖励,看我这记性,这不是一见你太高兴就给忘了。”
“真的吗?那可太谢谢书记了,书记您可真是个给我们谋福利的好书记!”
看了全程的李树仁,只笑笑不说话,他这次是相信许青山说的,能让他公社书记。这小子,鬼点子多着呢。
看着公社书记肉疼的表情,许青山心里畅快,谁让他上次一见面就判糊涂案,活该!
许青山回到田地里,就看见傻柱跟着其他人一起干活。傻柱一直低头埋头苦干,非常卖劲儿。
其他人有些懒洋洋的磨洋工,干活也就出一半力气,看见大队长来的时候才会好好干两下,等走了就又开始不出力。
他们大队这个样子,比起来其他地区,已经算是好的了,毕竟现在是按天算工分的,干多干少一个样。
之前跟大队长说到大家磨洋工的这个问题,许青山也提建议,按照每个人的具体表现记工分。
大队长也想过这个方法,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了现在的模式,先不说这个制度上头能不能批准。
就说大家愿不愿意同意这样分配工分,不同意的那部分人肯定要闹起来,闹几场罢工影响进度,这样反而更影响收成。
不管什么样的制度变化,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上次和孙书记也聊过这个问题。
他们也早就发现这样的模式不利于发展,只是碍于大政策制度,不好大改。
许青山结合自己和大队长的聊天,和孙书记商量出来一个比较温和的折中方法,适合最开始的时候推行。
降低工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工分,另一部分是表现分,根据完成进度和程度打分。
这个方法看似能调动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可是总会有些捣乱见不得别人好的,到时候扯皮一大堆。
这样反而还不如现在这样,至少大家是一样的,又稳定也不会有什么大矛盾,也都过得去。
以前许青山没感觉更改个生产方式会这么难,身处其中的年代,才能真切的感受到每一个决策背后,要考虑多少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