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打得舍生忘死,李云龙这边的战况,也不遑多让。
“张大彪!老子把突击连给你,可不是当摆设的!”李云龙怒骂道。
一处较为较为平坦的道路上,新一团和工藤联队,正在互拼火力。
“老子的精锐在阻击太原的鬼子!整个八路军在阻击晋州的鬼子,你要是再啃不下运输队,老子现在就撤了你的职,亲自带突击连冲锋!”
李云龙语气严肃,再拖下去,日军的炮兵可就追上大部队了。
本来他是打算等精锐部队靠拢,再合围上去,但现在局面过于混乱,只能硬啃工藤联队这块骨头。
“团长,再给我一次机会!”
张大彪擦掉额头被汗水吸附的泥尘,随后头也不回的跑开。
他充当突击连的阵地前,看着战士们蠢蠢欲动的眼神,大声喊道:
“兄弟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咱们吃着全团最多的肉,拿着全团最好的刀,现在就是考验我们的时候!”
“告诉我,你们有没有信心拿下小鬼子!”张大彪吼着问道。
“有!有!有!”
突击连几百人的呼喊声,盖过了战场上几千人的枪炮声。
“拿上武器,随老子冲锋!”张大彪以身作则,率先跳出掩体。
其余士兵紧随其后,扔了武器,拿着长刀,冲向小鬼子的阵地。
狭路相逢勇者胜。
突击连专打九死一生的战斗,只在最危险,最紧急的情况下才会动用。
所以战斗时,他们不会携带枪支,除了手上的武器,便只剩胸口藏着的手榴弹,只等咽气前与敌人同归于尽。
“掩护突击连冲锋!”沈泉大喝一声,端起机枪便开始扫射。
附近的重机枪连火力全开。
数十条火蛇席卷日军阵地,一时间打的日军抬不起头。
“杀!!!”
在新一团火力的压制下,突击连成功冲入日军阵地。
突击连的战士,人均身高一米八以上,各个都拿着自己擅长的武器。
大刀,长枪,甚至是锤子。
他们一进场,立刻引起了骚乱。
在小鬼子平均身高只有155-16的年代,突击连的战士,就像一尊大将的雕像,看得日军心惊肉跳。
“小鬼子,死!”
有战士拎起大锤,把小鬼子连人带枪,一起砸了个稀巴烂。
有战士手持长枪,于万军丛中进退自如,活像赵子龙附体。
有战士手持大刀,用西北大刀军的路数,连砍三四头小鬼子。
这样碾压的画面很少见。
以前都是反着来的。
自从十几年前,鬼子依靠白刃战,打败了国力几倍于自己的沙俄,它们便极度重视白刃战!
每个小鬼子,都会进行专门的训练加上三八大盖的枪身比中正式长很多,一寸长一寸强,这导致一名日军士兵,能轻易刺伤我军三名士兵。
但突击连的到来,改写了这一切。
他们拥有全团最顶级的体型,背着各自擅长的武器,又经常吃肉,没日没夜的锻炼,在李云龙的示意下,他们甚至只学习近战武器的厮杀技巧。
因此,论白刃战能力,突击连的战士们能轻易碾压小鬼子。
身强力壮的他们一进入鬼子的阵地,便如猛虎入羊群,各个都似古代大将般,打的日军毫无招架之力。
“全团都给老子上!”
突击连成功搅乱了日军的阵地,李云龙当机立断,下令全团冲锋。
三千余人的新一团,三千余人的工藤联队,瞬间战成一团。
日军姗姗赶来的炮兵中队,看到眼前的画面,一时间也没了动作,它们根本不敢开炮,生怕误伤友军。
“八嘎,上,都给我上!”
工藤联队长眼瞅着一名突击连的士兵,马上就要冲到自己的跟前。
吓的它立马拔出腰间的武士刀,命令身边的日军赶紧冲锋。
“佐官刀?”
那名战士非但不怕,反而激动的挽了个刀花,健步朝工藤冲去。
如图:一刀砍碎你的武士梦。
但很快,他便被工藤的卫队拦截,双方战成一团,虽然卫队人数众多,但依旧不敌手持大刀的八路军。
每隔几秒便有一头鬼子倒下。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
工藤心一狠,抢过手下的三八大盖,毫不犹豫的扣动扳机。
子弹精准的命中士兵,并势头不减,将后方准备偷袭的鬼子射杀。
战士捂着胸口,应声倒下,他单膝撑地,脸上写满了平静。
加入突击连的那一刻起,他便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这一仗,他连斩十几头小鬼子,没给西北大刀队丢人!
战士看着工藤,鄙夷的吐了口带血的唾沫,“呵呵,倭寇……”
“杀了他,杀了他!”
工藤被战士的眼神看得发毛,那眼神是如此的轻蔑,是如此的不屑!
剩余的卫队,朝着跪地的战士走去,待它们提枪准备刺下去时,却见战士突然从胸口掏出一枚手榴弹。
“小鬼子!跟老子一起走吧!”
“纳尼?!”
小鬼子想跑,可转身再快,也没有战士拉响引线来的迅速。
砰!!!
爆炸声响起,战士咧着嘴,与数个小鬼子同归于尽。
这样的画面在战场上随处可见。
战争不是儿戏,更何况是最残酷的白刃战,近战武器的厮杀,可不像步枪那样,一发子弹便能带走。
双方本领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就看谁的命更硬,谁的骨头更硬!
武器脱手,就用拳头打。
胳膊受伤,就用膝盖顶。
手脚皆废,那就用牙齿咬,就是死,也要拉一个垫背的!
在血没流干之前,厮杀就不会停止,战场上随时都有人倒下,狼烟四起,刺鼻的血腥味弥漫在空中。
日军不怕死,八路军更不怕死。
双方厮杀在一起,难舍难分。
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突击连的战士对实战经验的逐渐积累。
局势开始变得一边倒。
八路军的战士,本就经历了特训,在战场上,他们灵活运用三三制战术,以队长为首,班长为点,排长为枢纽的打法,散落于战场各处。
他们看似分散,却又三人一组,紧密相连,队友倒下,便加入其他小组,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跟紧班长。
班长紧跟排长,排长紧跟连长,以此类推,各级军官和士兵依次紧密跟随,形成高效的指挥体系和战斗序列。
领先时代的作战体系,不缺粮食,力气大幅度上涨的八路军。
以及在战场上,如同推土机般横冲直撞,大杀四方的突击连。
就问日军如何抵挡?
溃败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