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弹的升起,让新一团发现了潜伏的日军,双方因此展开了激战。
渡边联队已经到了近前,来不及撤退,于是疯狂的发起冲锋。
它们试图冲进新一团的战壕内。
但这无疑是痴人说梦。
诺曼底登陆,一挺MG42通用机枪就能守住成千上万盟军的冲锋。
更何况如今的新一团。
六管 127mm 加特林,MG42通用机枪,81 式自动步枪。
新一团的战士手持三个超模武器,和日军的距离又只有几十米,甚至不需要瞄准,一通乱扫便能歼敌。
短短几十米,却成了日军无法跨越的天堑,不管怎么冲锋也前进不了分毫,很快便全部倒在了铁丝网之下。
日军一场有预谋,且占据天时的突袭行动,就此被照明弹轻松化解。
这回,西尾寿造的心态是真的崩了,面对新一团,它总觉得浑身乏力,丧失了所有手段和力气。
一切的计谋、底牌,在新一团面前宛如小儿科,轻轻松松就被化解。
如果是智谋层面的对抗,熟读孙子兵法的西尾寿造,自认为强于李云龙这种土包子,但很遗憾,它的计谋面对稳如泰山的新一团毫无办法。
而作为尖刀刺破防线的飞机、重炮、坦克三板斧,也遭到了反制。
陆航的马鹿被导弹追过后,产生了心理阴影,不管西尾寿造怎么劝说,它们都不愿意再次奔赴战场。
坦克,曾经无往不利的钢铁猛兽,如今也成了脆皮鸡。
德州卖的重坦,也只是大一点的棺材,相当于包了层泥巴的叫花鸡。
根本挡不住,只要敢上战场,甭管是重坦还是轻坦,都得玩完。
区别在于,重坦还能留个全尸,为后续的部队充当掩体,轻坦则毛也不剩,挨一炮就散架。
至于重炮?
更不用说了,全军覆没。
帝国仅有几支的重炮旅团,其中一支就此葬送在第二军手中。
西尾寿造心里苦,但却无处诉说,它总觉得,负责进攻 386 旅的筱冢义男,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386 旅几次扩编,正规军已经达到了惊人的五万,是常规旅的十倍。
第二军临时补充了一些兵源,但总兵力,也只比 386 旅多两万。
依靠这点人就想拿下 386 旅的阵地,很难,难上加难。
但筱冢义男并不是没有成果,386 旅麾下除去晋西北铁三角,就只剩两个主力团,其他部队实力参差不齐。
筱冢义男抓住机会,用伪军硬推,勉强拿下了一些不轻不重的阵地。
反观西尾寿造的第二军。
掌握帝国最好的装备,以及重炮旅团,和最多的坦克飞机支援。
结果呢?
硬是毛也没拿下!
自己还挨了一通毒打!
“司令,我们现在该怎么办?”第师团长百武晴吉擦掉额头的汗水。
“……”
西尾寿造瘫坐在椅子上,疑似失去了战斗的意志。
参谋长无奈,只能替它回答道:“还能怎么办,硬耗吧,我们只能期待,在第二军的勇士死光前,能把新一团的弹药储备消耗殆尽。”
第二军放弃了挣扎。
它们不再思考,该如何用计谋攻下新一团的阵地,而是硬耗。
冲锋的部队不再执着于先登,而是以保命为主,在战场上各种混时间。
拖到下一支部队接替,它们就算存活下来了。
反正在司令的心中,就没指望它们能冲进新一团的阵地,它们又何必自讨苦吃,拿命去换司令的荣誉呢?
时间就在拖延中度过。
直到第三天,新一团的指挥部,接到了旅长打来的电话。
“旅长,有什么吩咐?”李云龙拿着电话,精神抖擞。
以往作战,李云龙必定忙的睡不着觉,但这回新一团的武器,总是能稳稳的压制日军一头,他自然能睡得踏实。
“李云龙,总部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你敢不敢接?”旅长问道。
闻言,李云龙来了兴趣。
连旅长都亲口承认,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任务的难度必定很大。
但越是困难的任务,李云龙才越兴奋,和第二军对垒太无聊了。
还不如筱冢义男呢。
“旅长,具体是什么任务?”
“攻打泰源!”
“哦,原来是攻……”
李云龙正说着,突然瞳孔放大,“等会儿,攻打泰源???”
“怎么,你李云龙也有害怕的事?”旅长乐呵呵的激将道。
“旅长,咱的性格你还不清楚吗?别说攻打泰源,就是小鬼子的本土,老子也照打不误!”
李云龙放完大话后,又苦着脸道:“但是旅长,攻打泰源倒是容易,咱老李有把握,但守下来嘛……”
如今的泰源,相当于一个大型中转线,两条通往晋州的铁路,一个以泰源为终点,一个也会途径泰源。
此次大战,便是以泰源为核心,向晋西北和晋东南持续推进。
所以泰源城,相当于数十万日伪军的中心,哪怕城内日军不多,李云龙也不愿意去攻打,毕竟一旦开打,短短一个时辰,泰源就会被大军包围。
打下来容易,守下来困难,指的就是现在的泰源。
并且容易也只是相对而言。
新一团负责的防区就在交古市附近,距离泰源只有三十公里。
但这个距离,却需要新一团不被日军哨位发现的情况下,带着大炮等攻城的重武器一路急行军抵达泰源附近。
光靠近便已是难上加难,更别提后面的攻城,以及守城了。
整个八路军除了李云龙,就没人敢接这样艰巨的任务。
“我知道任务困难,但是如果任务简单,你觉得轮得到新一团吗?”
旅长干脆的问道:“李云龙,你小子就直说吧,接还是不接。”
“接,为什么不接!”
李云龙非常果断。
上级不会下达毫无意义的任务,攻打泰源肯定有着重大的意义。
“旅长,但是你得告诉我,为什么要攻打泰源?这场战役,我们拖垮小鬼子不就可以了吗?”李云龙问道。
“计划赶不上变化。”旅长解释起来,“日军缺粮,但他们最近花高价找德军购买了一批粮食,几千万袋大米,我们原本的计划无法实施了。”
“拖不垮日军,战况就会陷入僵持,这不是我们的目的,为了达成胜利,老总决定对泰源下手,以点破面,给小鬼子来一首中心开花!”
“而且日军总共派遣了两个重炮旅团,晋西北重炮旅团的覆灭,让晋东南的日军有了防备,特战们很难下手,因此晋东南的 120 师压力很大。”
因为李云龙的存在,晋西北的部队跟着沾光,获得的装备普遍更多。
而晋东南的 120 师就惨了,本身装备就更差,还要面对重炮的打击。
他们修筑的碉堡和炮楼,正逐渐被重炮轰平,再拖下去,120 师就要退到太行山脉深处打游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