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从救下被拐美女大学生开始 > 第303章:忽悠王德发下水

第303章:忽悠王德发下水

    而长洲那边也没这么傻。

    我们费力搞这个家具厂展销会,是为了给本地创汇。

    黄东胜他们在那边收的米元,自然会被当地银行结算成华夏币,接着再转到他们江东这边的账户。

    也就是说,米元留在了长洲。

    没到江东这边,那么别人就没办法知道,这又一次精准征服国际市场的雄伟壮举。

    到底是哪个工厂不是?

    这年代不是电脑办公,异地各单位的数据不通畅。

    甚至到了九十年代,警察系统都不通畅,导致有些人在老家一个身份证。

    到了打工地又搞了个身份证的情况都有。

    更何况还是银行体系。

    这就给了杨明辉模棱两可,默认装逼的空间。

    连王德发都在认为,这个外面传闻的工厂,肯定是秋云县国营家具厂。

    黄东胜听着听着,不禁嘀咕了句“长洲的这位领导,原来也是个鸡贼啊。”

    “我说我们搞出了那么大的事,竟然没再看到有人报道我们了。”

    又回头看了看杨明辉“这个冒牌货也挺有意思,都装到我头上来了,难道就不怕一指戳过去。”

    “把他给戳的血花四溅,面子丢到外太空去吗,这种事,他也敢冒充?”

    两人挨着坐的。

    所以王德发听的很是明白。

    老同志那张不苟言笑,一脸正气,有点像是学校里老教师,老知识分子的文化脸。

    不解的望着他“东胜同志,你在说什么?”

    “什么冒牌货。”

    黄东胜回神“王厂长,杨明辉是个冒牌货,那些长洲的创汇订单,根本就不是他们厂做的。”

    “嗯?你怎么知道?”王德发说。

    黄东胜说“因为那些订单是我们做的。”

    “老外现在要货要的比较着急,我们厂里现在几百个人火力全开生产。”

    “不信的话,你可以到我们厂里去看看我们正在生产什么。”

    “卧槽,你再说一遍?那些创汇订单,也是你们拿下来的?”

    王德发这个一本正经了一辈子,在听到黄东胜这话后,都 忍不住用卧槽两个字,来抒发他此时此刻内心深处的震撼!

    前面小娇娘已经成了创汇厂。

    结果你和我说,你们 家具厂也被你弄成了创汇厂?

    这消息,实在过于炸裂!

    他的一声卧槽,把周围一些人的目光吸引了。

    这些人当中,有些和他认识了一辈子。

    还真从未见过这个老家伙这么不淡定过。

    黄东胜也被他弄得一阵尴尬“你这种老同志,也会说卧槽这两个字?”

    “不是,东胜同志,这可不是开玩笑啊。”

    “你好好和我讲讲,那家具创汇的事,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德发情绪有些激动。

    他这一辈的国营创业者,当初都是背负着国家任务硬着头皮上的。

    他们金钱观比较淡漠。

    脑子里只有国家。

    也当然明白外汇对国家的重要性。

    外汇充足,就可以进口粮食,药品,国家各行各业的原材料等等。

    但华夏当前拿得出手的东西很少,工业品没竞争力,石油这种资源,自己用了都不够,还要找人买。

    没有成为中东狗大户的天生条件,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所以全国各地,都在想尽了办法的创汇。

    能够替国家赚米元,是他们这一代老同志,心里最大的梦想。

    当初王德发也出国过一次,想把他们的拖拉机卖出去。

    结果一辈子都记得对方那个嫌弃的表情。

    后来这个老外带着他看了他们用的拖拉机,大受打击。

    成了他一辈子都抹不去的阴影,憋屈。

    所以他才会这么拼命,创汇,是他一辈子努力的东西。

    可自己这个年纪了,却没有替国家赚回来过一分米元。

    愧疚。

    结果面前的这个东胜小同志。

    这特么才多久啊。

    大半年的时间,搞了个副食品,罐头卖出了国。

    现在又把家具搞出了国。

    怎么感觉我们一辈子努力的创汇梦想。

    怎么到了他头上,却和吃饭喝水一样的简单?

    所以后头,老头拉低了自己的姿态向黄东胜讨教经验。

    黄东胜对这位老同志的感觉不错,也想忽悠他一起搞机械生产线,所以后边长篇大论。

    两人聊的津津有味。

    而前边的大会已经开始。

    江浩在台上讲了很多很多。

    大概的意思是,今年只采购副食品。

    其他的,一概不采购了。

    而且不通过供销社,县里相关部门直接采购。

    你们要是有兴趣,就把你们的产品包装好,送到我们相关部门。

    然后我们相关部门商量好了之后,再通知你们来签订合同。

    在场很多人都在骂娘。

    觉得王世文在瞎几把乱搞。

    你都不通过合作社了,你这还是姓社吗?

    但没办法,人家定的游戏规则,他们也没办法。

    整整一两个小时,黄东胜都没怎么听。

    因为江浩这个县长秘书,提前和他讲了会议内容。

    加上王德发这个老同志不停拉着他问东问西的。

    所以两人聊了整整一两个小时。

    一直到会议结束,王德发这个老同志听的受益匪浅,如醍醐灌顶。

    东胜同志创汇经验,只有一条精髓精神。

    不要有自己的原则。

    老外想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本来人家花钱就是要找合适产品的,你坚持的那些原则,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笑话。

    他们花钱进货,是为了赚钱。

    你要替他们考虑好这个东西,拿回去后好不好卖。

    考虑好了他的市场,流通性,他会求着来买你的东西。

    因为拿回去就能赚到钱啊。

    其他什么文化底蕴啊,原则啊,不赚钱,纯属于扯淡。

    在商言商的立场,必须要摆正了。

    黄东胜最后还说“你们拖拉机 卖不到国际上,这是必然,因为落后了几代。”

    “我们倒是可以做生产线,这东西全球需求量特别庞大,而我们有低人工成本的巨大优势。”

    “如果我们把我们产品丢到国际上,估计能炸出一条王霸之路,无人能和我们对抗。”

    “老同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真心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