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种地吧三十年后再见 > 第101章 元宵节

第101章 元宵节

    在房间和李昊一起打扫了下卫生,刚拿着拖把出来,就正好遇到何浩楠和李耕耘出门来。

    “你们这是要出门?”我问。

    何浩楠拿着车钥匙的手在空中甩了甩,指了指在门口穿鞋的李耕耘,略显郁闷的脸上携带着一抹委屈。

    “今天不是元宵节吗?人重庆人说必须得吃汤圆,这不,想说躺会的,都被这活爹给叫起来了。”

    我笑着说道:“那还真是辛苦你们了,不过元宵节确实是得吃汤圆应个景。对了,你们准备去哪里买汤圆啊?”

    何浩楠无奈地叹了口气,“附近的超市都关门了,我们只能去远一点的大市场看看了。而且人家某人说了,不吃包装好的,就得吃自己亲手做的!”

    他话音刚落,后脑勺就被人从后面来了个爱的“抚摸”。

    “你懂什么啊,自己做的才香,懂吗?有本事一会儿做好了你别吃。”

    “李耕耘!你又动手打人!”何浩楠捂着头,气的原地跳脚,“我都起来了,你现在说这话!你故意的,绝对。”

    李耕耘硬朗的脸庞在鸭舌帽的遮挡下,刚好瞧见帽檐下明朗的笑容,似乎心情很好,“我可没这样想,都是你自己的臆想。”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的,谁也不让谁。

    要不是知道大家都是同一个年龄的,我都怀疑他们这些年是不是只长了年龄,没长脑子。

    我将拖把在后墙挂好,想了想,提议道:“要不我跟你们一起去吧?今天元宵节热闹去街上逛逛,顺便还可以帮忙提东西。”

    何浩楠和李耕耘对视了一眼,然后同时点头。

    “可以啊,那就一起去吧,你早说你想去,我都不叫何浩楠了。”说完,李耕耘还贱兮兮的睨了眼气急败坏的何浩楠,“要力气没力气,还不情不愿的~”

    “李耕耘你没完了是吧?”何浩楠不负所望,成功的被他激起战斗形态,在院子里开启追逐战。

    李耕耘很喜欢这种逗小孩的感觉,在院子里跑了四五趟之后,眼见何浩楠的速度越来越慢,他自觉没趣,主动的结束了“战争”。

    然后又哄了好一会儿,才把气的咬牙切齿的何浩楠哄好,我们仨这才成功开始出发。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灯火映万家,团圆共此时。

    我们一边聊天,一边朝大市场走去。街道上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氛围。

    在路上转了好几转后,我们选了个曾经摆过摊的菜市场。

    循着记忆里的路线和导航的指引,我们最终停在了一个规范、有序、现代的,毫无记忆中半分相似模样的卖场门口。

    进去之前,我没忍住掏出手机,拍了张市场的门头,心中感慨,三十年在这一刻真是有了具象化的表现,遥想之前和一搏在这里卖生菜的时候,仿佛就像才发生在昨天。

    走进大市场,里面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我们兴奋地逛着,跟着人群被挤到各种各样的食材和商品摊子前面。

    我们乐的随波漂流,反正哪个摊子前的人多,那这个摊子的东西肯定差不了,闭眼入,闭眼入!

    李耕耘挑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何浩楠则专注于在每一个卖吃食的摊子前忙忙碌碌寻找。

    我笑着跟在他们身后,帮忙提着购物袋。

    不知不觉,我们仨手上都已经拎满了东西。

    “好啦,差不多够了吧?”我看着满满当当的袋子,不禁无奈一笑。

    “嗯,走吧,咱们再去那边看看有没有卖汤圆粉的,别一会儿把最重要的给忘了。”李耕耘指了指市场的另一边。

    我和何浩楠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出来本来就是来买汤圆粉的嘛。

    于是我们跟在李耕耘身后,朝着市场的另一边走去。

    沿途,不少摊主都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毕竟我们买了这么多东西,算是大客户了。

    其中有很多在路上招揽客人的摊主不时的冲我和何浩楠挥手,示意我们买点,每当这种时候,我都礼貌的摇摇头,用眼神示意前面提着两大袋东西还走的雄赳赳气昂昂的李耕耘。

    “我们家三哥做主。”

    “哟,还是个大家庭啊,那你们是老四老五吧?你们兄弟之间感情真好,长得也一个个的这么帅,别说,还挺像~”

    女摊主也是个热情人,听到这话,眼神止不住的在我和何浩楠身上还有只能看见背影的李耕耘的身上来回扫视,啧啧称奇。

    毕竟九零后的五孩家庭还是很难见的。

    我摇头,纠正道:“不是姐,你误会了,我是老七,他是老八,家里还有两个弟弟,老九和老十。”

    “啊?你没开玩笑吧?”大姐眼里惊奇一下变为震惊,且大受震撼,“怎么可能哦?现在哪有那么多孩子的家庭。”

    她坚决的摆摆手,但看着我们一脸老实巴交的笑容,突然又有些不确定,“你们真是十兄弟?亲的?同一个爸爸妈妈那种?”

    何浩楠被大姐自我怀疑的表情逗乐了,嗤笑出声:“怎么,大姐你觉得我们不像一家人吗?是不是因为我长得比他俩帅,所以你觉得不像?”

    大姐愣愣的,点点头,又立马摇头:“怎么会,我刚就说你们长挺帅的,都是老帅哥们。”

    我和何浩楠笑了笑,没有解释。

    如果大姐看电视正好看见我们节目的话,或许就能知道答案了。

    我不禁想起之前在后陡门录第二季的时候,当时我出来买菜,一个鱼摊的老板两口子也问过我这样的问题。

    当时我说我们是异父异母的十兄弟,但现在同样的问题我却觉得答案好像已经不重要了。

    很多时候亲与不亲,与血缘没多大关系,能把人系在一起的纽带除了血缘,还有人心啊。

    找到李耕耘的时候,他刚好从一家副食店里提着一袋子白色的汤圆粉出来,我一看乐了。

    “这不就是糯米粉吗?我记得家里好像有啊。”

    “有吗?”李耕耘脸上的笑容僵住,“那你怎么不早说?”

    我失笑:“害,我也不知道你说的汤圆粉是这玩意儿啊,我还以为你们南方的和我们北方不一样呢,这不就没敢说嘛。”

    “没事,买就买了,大不了多吃几个就好了嘛。”何浩楠安慰我们,“东西都买完没有?买完了我们差不多也该回去了,一会儿下班高峰期,堵车堵得难受。”

    他看了眼手表,此时上面正好显示1630。

    李耕耘低头在我们手里的几个袋子上来回看了下,低着头像是在思考什么。

    然后在他的努力回想和坚决要求下,又去买了几斤肉馅,和葱姜蒜。说是川渝的汤圆就是吃肉馅的。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反正跟着他走就行了。

    踏上回家路时,路边上的灯已经开始逐步点亮。看着挂满灯笼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感受着浓厚的节日气氛,我心中充满了温暖。

    正当我头靠在车子座椅上,准备眯一会的时候,脑子一下反应过来一个事。

    “今天元宵节不是放假吗?哪儿来的下班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