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AI恋人的千层套路 > 第11章 有备而来

第11章 有备而来

    牛柔嘉紧紧攥着戴逸的信,指节泛白。 “最终审判”是她为“曙光”设定的最后一道安全程序,一旦启动,整个系统将彻底瘫痪,任何人都无法再利用。戴逸选择在此时出现,显然是有备而来。

    “他怎么知道的?”刘研究员脸色苍白,喃喃自语。

    “‘暗影’无孔不入,我们之中一定有内鬼。”周技术员咬牙切齿地说,“牛工,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牛柔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戴逸既然敢来,就说明他自信能掌控一切。 “曙光”是她毕生的心血,她绝不允许自己的成果被用于邪恶目的。

    “我们必须赶在他之前,找到彻底清除‘阿瑞斯芯片’中病毒程序的方法!”

    牛柔嘉将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工作。 她查阅了所有与“阿瑞斯芯片”相关的资料,尝试了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但都以失败告终。 “阿瑞斯芯片”的设计太过超前,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根本无法破解。

    就在她快要绝望的时候,市科技图书馆的一位老朋友打来电话,告诉她图书馆最近整理出一批古籍,其中有一本关于古代机械学的书籍,或许对她有所帮助。

    牛柔嘉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赶往科技图书馆。 她在浩如烟海的书架间穿梭,最终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找到了那本古籍。 书页泛黄,散发着陈旧的气息,但上面的文字却仿佛带有某种魔力,深深地吸引着牛柔嘉。

    她翻开书页,一行行古朴的文字映入眼帘。 书中记载了一种名为“元力”的神秘力量,据说可以赋予机械生命。 起初,牛柔嘉只觉得荒诞不经,但随着的深入,她心中渐渐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感觉,仿佛有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正在缓缓开启……

    她连夜将古籍带回实验室,根据书中的记载,结合现代科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如果能够模拟出“元力”的频率,或许就能与“阿瑞斯芯片”产生共鸣,从而找到清除病毒程序的方法。

    这个想法太过超前,甚至有些匪夷所思,但牛柔嘉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第二天一早,她就召集团队成员,兴奋地分享了自己的发现。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张教授第一个提出质疑,“‘元力’只是古代神话传说,根本没有科学依据!”

    “我也觉得不太靠谱。”刘研究员皱着眉头说,“我们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更现实的解决方案上。”

    “不,我相信我的直觉。”牛柔嘉语气坚定地说,“这可能是我们最后的机会,我们必须尝试一下!”

    实验室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学术争论就此展开……

    周技术员看着争论不休的众人,犹豫着走到实验台前,开始了第一次尝试……周技术员按照牛柔嘉的指示,将古籍中记载的“元力”频率转化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并尝试将其输入“阿瑞斯芯片”的测试平台。然而,实验结果却一次次令人失望。

    “还是不行,没有任何反应!”周技术员沮丧地摇摇头,屏幕上冰冷的代码仿佛在嘲笑他的徒劳无功。

    “会不会是频率转换出现了偏差?”刘研究员担忧地问道。

    “我已经反复核对过很多遍了,古籍上的记载很模糊,我们对‘元力’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周技术员无力地解释道。

    随着一次次的失败,实验室里的气氛越来越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张教授紧锁眉头,来回踱步,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牛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刘研究员忍不住劝说道,“‘元力’这个方向本来就缺乏科学依据,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其他的解决方案?”

    牛柔嘉紧紧抿着嘴唇,目光坚定地盯着实验平台,仿佛没有听到刘研究员的话。她不甘心就这样放弃,她相信自己的直觉,更相信那本古籍中蕴藏的智慧。

    “让我来试试。”牛柔嘉走到实验台前,示意周技术员让开。

    她深吸一口气,将手放在键盘上,一行行代码如同精灵般在她指尖跳跃。她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参数设置,试图找到问题所在。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实验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声音和仪器运行的嗡鸣声。

    “等等!”牛柔嘉突然眼前一亮,她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他们在设置“元力”频率的波形时,忽略了古籍中提到的一种特殊的谐波结构。

    “或许,问题就出在这里!”牛柔嘉迅速调整了参数设置,再次启动了实验程序。

    这一次,实验平台上的指示灯突然闪烁了一下,屏幕上出现了一条微弱的信号波动……

    指示灯闪烁的频率明显加快,原本微弱的信号波动也变得清晰可见,实验平台上的数据如瀑布般刷新,记录着这宝贵的一刻。

    “有反应了!真的有反应了!”周技术员激动地喊出声,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一直紧绷着脸的张教授也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拍拍牛柔嘉的肩膀,赞赏道:“我就知道,你能行!“

    牛柔嘉并没有被眼前的喜悦冲昏头脑,她冷静地观察着实验数据,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了?是不是还有问题?”刘研究员敏锐地捕捉到她神色的变化,担忧地问道。

    “‘元力’频率的输入和‘阿瑞斯芯片’的反应之间存在延迟,而且信号强度也不稳定。”牛柔嘉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解释道,“这说明我们目前的解决方案还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延迟?信号强度不稳定?”刘研究员反复查看了几遍数据,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可能是‘阿瑞斯芯片’内部的信号传输通道和‘元力’频率不匹配,导致能量损耗过大。”

    “没错!”牛柔嘉赞同地点头,“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能找到一种特殊的材料,作为‘元力’频率和‘阿瑞斯芯片’之间的桥梁,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特殊的材料?什么材料可以做到这一点?”周技术员疑惑地问道。

    “我记得有一种名为‘超导量子干涉仪’的设备,对微弱信号的探测非常灵敏,或许可以尝试将其应用到‘阿瑞斯芯片’上。”一直沉默不语的张教授突然开口说道。

    “‘超导量子干涉仪’?”牛柔嘉眼前一亮,这个想法给她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但是这种设备对环境要求非常苛刻,而且体积庞大,很难集成到芯片上。”

    “我们可以先尝试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模拟实验,验证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刘研究员提议道,“如果可行,再考虑如何将其小型化和集成化。”

    牛柔嘉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就按照你说的做。周技术员,你负责搭建模拟实验环境,刘研究员,你协助我改进‘阿瑞斯芯片’的信号传输通道。”

    实验室里再次忙碌起来,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和干劲。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最终实现“阿瑞斯芯片”的完美激活。

    夜深了,实验室的灯光依然明亮,牛柔嘉坐在电脑前,仔细研究着“超导量子干涉仪”的相关资料。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站起身,拿起外套就往外走。

    “牛工,这么晚了,你去哪里?”刘研究员惊讶地问道。

    “去一个地方,或许能找到我需要的答案。”牛柔嘉头也不回地说道,身影消失在夜色中。

    第11章 智慧之光:突破的曙光

    第二天,模拟实验的结果出来了,不出所料,依然不尽人意。“超导量子干涉仪”对环境要求太过苛刻,实验室条件下尚且无法完美运行,更别说集成到微型芯片上了。

    “难道真的走入了死胡同?”刘研究员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语气里充满了沮丧。

    周技术员也垂头丧气,连日来的疲惫让他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张教授虽然没有说话,但紧锁的眉头和不断轻叩桌面的手指,都显示出他内心的焦躁不安。

    牛柔嘉的内心同样沉重,但她没有时间去理会那些负面情绪。她知道,现在不是放弃的时候,越是困境,越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整个下午,牛柔嘉都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一遍又一遍地翻阅着各种资料和实验数据,试图从中找到一丝突破的灵感。

    夜幕降临,窗外华灯初上,办公室里却依然只有台灯散发着昏黄的灯光。牛柔嘉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却一口也喝不下。

    “‘元力’频率、‘阿瑞斯芯片’、信号传输、能量损耗……”牛柔嘉喃喃自语着,脑海中各种技术名词交织在一起,却始终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

    突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猛地站起身,在书架上翻找起来。

    “找到了!”牛柔嘉兴奋地从书架深处抽出一本厚厚的书籍,这本名为《量子场论》的书籍早已布满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翻阅过了。

    牛柔嘉快速翻阅着书页,目光最终锁定在其中一页,上面赫然写着:“在量子场论中,所有物质都被视为场的激发态……”

    “场的激发态……”牛柔嘉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脑海中突然闪过一道灵光。

    “如果,我们把‘元力’频率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场,那么是不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让它与‘阿瑞斯芯片’内部的能量场产生共振,从而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

    牛柔嘉越想越觉得这个思路可行,她激动地拿起笔,在纸上飞快地计算起来。

    第二天一早,牛柔嘉就召集团队成员,向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新思路。

    “共振?能量场共振?”刘研究员听完牛柔嘉的解释,眉头紧锁,“这个想法很大胆,但是……”

    “我知道,这只是一个假设,还没有经过任何实验验证。”牛柔嘉打断了刘研究员的话,“但是,我相信我的直觉,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希望了。”

    看着牛柔嘉坚定地眼神,团队成员们都沉默了。虽然大家都有些疲惫,但还是决定再试一次。

    “好吧,牛工,我们再试一次!”刘研究员第一个表态。

    “我也相信你,牛工!”周技术员也坚定地说道。

    张教授点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光芒:“好!我们一起努力!”

    牛柔嘉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前方, “开始吧,让我们一起,再次点燃这智慧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