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将尚余的申请报告提交后,上级对他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而后李国强又将尚余的设想讲了一下,上级更是高度认可。
“需要什么帮助只管说,我舍下这张老脸也一定会帮你们搞定!”
有了这句话,李国强当即请求申请一名水产养殖专家前来尚家村进行技术支持,上级也没废话,拨打了两个电话后给出答复:
“粤省海洋大学专家刘教授正好在咱们这边进行技术交流,明天上午,刘教授会赶赴尚家村,到时候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这是电话号码你记一下。”
“是!保证完成任务!”
第二天一早,今天天气多云,太阳偶尔被云彩挡住,加上有点微风,温度并不是很高。
尚家村村委全体人员早早地开始忙活,为迎接刘教授的到来做足了功课,村委大门上还悬挂了一条“热烈欢迎刘教授莅临指导”的横幅。
刘教授是区里派专车送来的,随行人员只有一个司机,接到消息的尚建国和李国强带着众人在门口做好了迎接准备。
车子刚一停下,李国强就小跑过去帮李教授开车门,同时说道:“欢迎刘教授到尚家村指导工作。”
“谢谢。”刘教授带着一副黑框眼镜,蓝衬衫黑裤,标准的学者形象,说话不快不慢十分稳重。
刘教授下车后尚建国带着全体干部和部分帮忙的村民喊道:
“欢迎刘教授莅临指导!”
同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教授感受到村民们的淳朴的热情,心中有些感动,他感觉这一趟行程应该会很愉快。
欢迎仪式过后,刘教授婉拒了接风宴请,表示要尽快开展工作,于是被尚建国请到了会议室。
参会人员有全体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当然,尚余也在其中,他还把刘满仓也拉过来一起参会了。
一番介绍后,尚余提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刘教授,我们想做近海养殖,我想问一下都有哪些产品种类的技术是比较成熟的。”
刘教授沉吟后说道:“总体来说我国对鱼、虾、蟹、贝的养殖技术都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但是考虑到这里所处的位置台风多发,所以我不建议你们做鱼虾蟹的海水养殖,风险太大,一场台风可能就会颗粒无收。”
尚余又问道:“那可以搞工厂养殖吗?”
“嗯,这是个解决办法,不过工厂养殖技术要求较高,而且成本”
后面的话刘教授没有继续说,尚余也明白,这是不太推荐了,便说道:
“那只剩下贝类养殖了吗?”
刘教授点点头,解释道:
“这是我个人推荐的一个方向,它相对于其他几类抗风险能力更强,而且相对而言是低投入高回报的一个选项。”
刘教授的话给在场的众人泼了些冷水,让他们热血上头的脑袋清醒了过来,原本他们有人提议养石斑、有人提议养龙虾等等。
现在看来那些提议还是不够成熟,这时刘满仓走到尚余身边有些激动地小声对他说道:
“老板,贝类养殖有搞头!咱们加工厂的生产线只需要稍加调整,到时候就能做贝肉的小零食或者干鲜制品。”
他原先就有做这些产品的计划,但是因为成本问题导致利润偏低,最终没有投产。
现在自家老板要是养殖贝类的话,成本问题将迎刃而解,那加工厂就又能增加新品了!
刘满仓此刻思路一下子被打开,灵光一闪,继续说道:
“老板,养贝类还能跟藻类混养,到时候养些海带咱们厂也能做新品!”
尚余有些意动,刘教授在不远处也听到了刘满仓的话,接过话题说道:
“这位同志说的很对,藻贝套养确实可行,已经有地区开始推行这个模式了”
刘教授的介绍通俗易懂,而且通过他的描述,在场众人都对海水养殖重拾信心,不养鱼也不是不可以嘛。
尚余更加果断,直接对刘教授发出邀请:
“刘教授,不知能否聘请您作为我们养殖基地的养殖顾问,年薪十万,不需要您常驻,只要您能在我们遇到技术问题时能提供技术支持就好。如果需要您过来,来回的差旅费都给报销。”
“这”刘教授有些意动,他的年薪在五十万左右,这个顾问的工作还不会影响他的其他工作,待遇也很诱人。
李国强洞察力十足,看得出来刘教授已经心动了,便顺势给了刘教授一个台阶:
“刘教授,我们村子也难啊,普通的鱼排有人弄过,一个不小心就会欠下饥荒。如今这个养殖基地是我们村的新希望,我们需要您的帮助啊!”
李国强言辞诚恳、情真意切,尚建国和尚余也适时帮腔卖惨,刘教授最终接受了这个顾问的头衔。
这个顾问的头衔也不是白要的,刘教授能够成为知名学校的教授,本身的人脉资源就是尚余他们急需的。
在投票选举后,李国强兼任养殖基地负责人一职,尚余直接当甩手掌柜,把八百万资金往公账上一打。
之后的事情不用他再操心,养殖基地盈利后利润他占百分之四十,就当是做天使投资了。
经过刘教授的实地调研,最终养殖基地的产品确定了,养殖扇贝和龙须菜两个品种。
在刘教授的牵线下,李国强联系到了育苗公司,都是有一定技术实力的公司,跟他们预订了一批扇贝苗和龙须菜藻种。
刘教授还有其他行程,离开之前表示后续遇到问题的话他会提供远程协助,解决不了的话他还会过来。
一场欢送会宾主尽欢,尚家村养殖基地获得了一名教授顾问,刘教授则是获得了额外收入,皆大欢喜。
刘教授的欢送会尚余没参加,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在海上了。
拖网渔船的第二次出海,目标:做大做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