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皇帝李世民,见过始皇帝! > 第17章 坑儿子的爹

第17章 坑儿子的爹

    公元1464年,朱祁镇驾崩,18岁的朱见深登上皇位,是为明宪宗。

    此时的大明,在朱祁镇的霍霍下,已经是内忧外患。

    内有宦官们达成同党欲控制朝堂,外有南北两京、四川、湖广、荆襄地区盗贼泛滥。

    自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炽、 宣宗朱瞻基几代人积累的盛世已经不再,明朝走向衰落。

    这等处境,稍微不慎,明朝就会快速走向灭亡。在这危急时刻,明宪宗的所作所为称得上是力挽狂澜。

    在他治理下,朝堂风气清明,贤才辈出,宽免赋税、减省刑罚,解决了自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荆襄流民问题,社会经济渐渐复苏。

    一、宽仁治国

    朱见深即位后,平反了于谦冤狱,恢复了于谦之子的官职。其后,又恢复了景帝的帝号,重修景帝之陵寝,博得一片称颂之声。

    二、知人善用

    朱见深任用李贤为少保、华盖殿大学士,内阁臣之中还有彭时、商辂等贤臣,

    即位之初便让明朝重新焕发了光彩。

    三、取得了很多的治理成就

    朱见深在位期间解决了明朝的很多问题,例如荆襄流民,这是元代以来困扰中央政府的一个大难题。荆襄之地万山环绕,又处于湖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在元、明时是一个三不管地区。每当灾荒、战乱,这一带常常聚集近百万的流民。

    朱见深对流民非常重视,在镇压了农民起义之后,设置了郧阳府,将流民用户籍的形式固定在当地,又设置了郧阳巡抚,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难题。

    明宪宗朱见深在位23年,让明朝重新焕发了新生,在史书有很高的评价评价很高。

    虽然他宠幸万贵妃,后期又任用了一些佞(ning)臣。即便如此,仍不失为一代明君。

    经过朱见深的治理,明朝成为了一个外无强敌,内无大敌,百业兴旺,万民乐业的太平世道。”

    天幕停了下来。

    朱见深黑着脸一言不发,他身后的众位大臣低着头,一声不吭。周围的侍卫们眼神下垂,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一众太监宫女吓得跪倒在地,瑟瑟发抖。

    京城上下听到天幕爆出的皇室辛秘,齐齐呆住了。

    先皇的事在民间早就广为流传,但是却想不到,咱们现今的皇帝这些年竟过的如此艰难!

    好一个坑儿子的爹!

    咱们宪宗皇帝真是不容易呀!

    宪宗皇帝是一个好皇帝!

    不知谁先起头,高喊一声‘陛下万岁’,

    周围的人被感染,也跟着齐声高喊。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慢慢向皇宫蔓延。

    比起朱见深,朱祁镇臊的满脸通红。要不是太监曹吉祥搀扶,朱祁镇已经站不住了。

    太丢人了!

    此时此刻,简直比那次兵败被俘还要难堪一万倍!

    他想走,却又不能走。

    朱祁镇此刻,无比痛恨自己,痛恨天幕。

    徐有贞、石亭几人低着头,面色复杂。

    好好的拥立之功,如今皇上的丑事被天幕爆出,满京城的人看得一清二楚,这局面,该如何是好?

    于谦和王文不动声色的对视一眼,继续静观其变。

    现如今,陛下要么维持现在的局面不变,要么杀掉自己这些拥立代宗的大臣,彻底一了百了。

    京城百姓炸锅了。

    英宗皇帝回京,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今居然有脸复辟,这是有多大的勇气!

    你复位也行,反正大家管不着。

    可是你复位以后呢?听天幕上的意思,你不仅不好好治理天下,还继续祸害大明,祸害百姓!

    但是,英宗不好,他儿子宪宗是个好皇帝。

    朱祁镇不复位的话,英宗将来又会如何呢?

    京城各界人士心里很矛盾。

    南京城,奉天殿外。

    听完朱见深的遭遇,朱元璋暴跳如雷:“混账玩意儿朱祁镇,朕要杀了你这个不争气的王八蛋。我大明二十万精锐,二十万呀,一战就打没了”

    朱元璋无比痛心,恨不得立刻跑到朱祁镇面前,一剑砍了他:“混账东西,被俘了还有脸活着,还恬不知耻的回来!更混账的是,他居然还有脸重新登上皇位!气死朕了!”

    朱标见状说道:“父皇消消气,没必要为了这不肖子孙气坏了身子。他不行,他儿子很争气,让咱大明重回盛世。”

    “朱祁镇,别让咱见到你,不然咱叫你吃不完兜着走!”

    朱元璋发完脾气,想起来一件事:“标儿,刚才天幕上说太宗朱棣,咱没听错吧?”

    朱标点点头:“父皇没听错。”

    “不对呀!”

    朱元璋面色阴沉:“你是太子,我死之后,皇位应该是你的,怎么会是老四?难道,他造反了?”

    “应该不会。”

    朱标面色平静:“老四不是这种人,恐怕是中间出了什么变故。父皇,这件事通过天幕,应该能知道缘由。”

    朱元璋杀气腾腾道:“老四的理由最好能说服咱,否则,咱打断他的腿。”

    南京城,奉天殿外,朱棣比朱元璋更气。

    自己五征漠北,打的草原上的各部服服帖帖。

    这才过去多少年,朕的好圣孙,朱瞻基的好儿子朱祁镇,被小小的瓦剌打的溃不成军,还被生擒活捉。

    如此懦弱无能的东西,不配是我朱棣的子孙!

    朱高炽被朱棣狠狠的瞪了一眼,吓得跪倒在地:“儿臣有罪,请父皇责罚。”

    自己那还未出生的孙子不争气,被父皇怪罪,自己能怎么办?

    只能先认罪,让父皇消消气。

    始皇帝非常看不起朱祁镇,很想骂他是一头猪。可是想起胡亥这个败家子,骂人的话被死死堵了回去。

    刘邦哈哈大笑:“好一个‘在瓦剌留学’!这个朱祁镇,脑子被马踢了吗?没本事,玩什么亲征!活该被俘!”

    用人这一块儿,刘邦有自傲,不弱于任何人。

    打仗嘛,交给手下能征惯战的将军,自己在后方享受胜利果实不好吗?

    萧何微笑道:“陛下所言甚是。”

    对于刘邦的知人善用,萧何一向十分佩服。

    刘彻一向很有自知之明,自己不善军事,绝不会被蛊惑几句,就飘飘然的不知天高地厚,去御驾亲征。

    这不是瞎胡闹嘛!

    所以,他对朱祁镇的盲目自信嗤之以鼻。

    刘秀、曹操、刘备、刘裕和李世民几人一生征战无数,想不明白朱祁镇从哪里来的自信,敢随随便便御驾亲征,当打仗是去打猎吗?

    希望自己的后世子孙中,可不要出现像朱祁镇这种不肖子孙,否则,自己不知道会不会被气死。

    他们对朱祁镇不屑一顾,对朱见深都很有好感。

    这娃不容易呀!

    朱由检听到后世人对朱见深的评价,立刻对这位先祖重视起来。

    以前,他只佩服太祖和太宗,现在,他把宪宗放到了和他们同等的位置。

    太祖和太宗都是武皇帝,而宪宗和自己一样,是文皇帝,自己该好好向这位先祖学习。

    后面的几位清朝皇帝,对这段历史都知道,全当听个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