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唐皇帝李世民,见过始皇帝! > 第57章 过河!过河!过河!

第57章 过河!过河!过河!

    主战派暗暗拍手称快,心怀大慰。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南宋政权建立。初期,迫于形势,赵构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奸佞(ning)小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

    赵构君臣被吓破了胆,不断派出使臣向金人摇尾乞怜,祈求金人放自己一马。卑微的像一群流浪狗一样。“

    此言一出,赢阴嫚立刻笑出了声,蔡琰也捂着嘴,把脸转到一边。

    会议室的十一位帝王均摇头苦笑。

    这言先生也太过口无遮脸,再怎么说,赵构也是皇帝,被说成狗,让他们怎么想。

    各个位面的文武百官和王公贵族都有顾忌,不能笑,但是脸上的鄙夷却毫无掩饰。

    百姓就非常直接,全都哄堂大笑,肆无忌惮的嘲笑宋朝的君臣。

    整个大宋朝,上至皇帝,下到百姓,却没有一个人笑得出来。

    赵匡胤嘴角微微抽搐,高怀德和王全斌一言不发,内心却不约而同的想着,太祖收了我们的兵权,你老赵家的后代遭到了反噬,才会被人无情嘲笑。

    赵构和大庆殿外的文武大臣,脸上全都一阵青一阵红,羞愧之极。

    言文清继续直播:“金军不为所动,再次南侵。我们的逃跑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一路向南逃窜,先跑到越州,接着是明州,然后是定海,最后漂泊海上,逃到温州。”

    天幕上,赵构逃跑的路线在地图上被一一标出,赵构君臣无地自容。

    “皇帝无能,奸臣当道,朝廷摇摇欲坠之际,却涌现出一批民族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使南宋朝廷稳住了局势。

    岳飞,抗击金朝的民族英雄,精忠报国的代名词。他的事迹千古传诵,万古流芳!

    岳飞,字鹏举,祖籍相州汤阴县。目睹了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

    岳母深明大义,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为训。

    岳飞投军后,跟随宗泽,的作战勇敢,武艺高强,在开德府,宋军与金军十三战,每战皆捷。岳飞英勇奋战,以军功迁为修武郎。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2月,岳飞跟随宗泽转战曹州,因功迁武翼郎。

    但是,局部的小胜,不足以伤及金军的元气,宋朝遭遇靖康之耻,南宋灭亡。

    怕死的赵构在应天府即位后,采取黄潜善等避战南迁的政策,欲退避到长安、襄阳、扬州等地。

    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不顾自己官卑职低,向赵构上书,劝赵构不要避战南迁,整顿军备,抗击金军。

    赵构早就吓破了胆,哪敢留在北方抵抗。岳飞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公元1127年8月,岳飞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大名府,投身抗金招抚使张所帐下。

    岳飞的见识非凡、武艺高超,被张所破格提拔。先是借补修武郎,继而又升为统领,后又升为统制,隶属于名将王彦部下。

    然而,赵构、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向金人乞和,有意打压朝中的抗金力量。主张抗金的李纲被罢相,张所也因曾弹劾过黄潜善,遭贬谪发配岭南,最终死于被贬的路上。

    河北西路招抚司被撤销,被张所派去收复卫州等地的王彦、岳飞一军,成了孤军。

    岳飞与作战理念王彦不和,独自领军转战太行山区,多次袭击金军,生擒金将拓跋耶乌,刺死敌酋黑风大王。

    其后,岳飞率领部队南下东京开封府,投归宗泽。不久后,岳飞因战功,被提升为统制。

    1129年四月,宗泽与王彦、马扩制定好北伐计划,上奏章陈述恢复大计多达24次,赵构始终不予支持。

    年近古稀的宗泽再也支持不住,背疽发作,于七月初一含恨离世,临终前仍然高呼:‘过河!过河!过河!’

    宗泽死后,北伐终告夭折。南宋放弃开封府,军队撤离,退守长江沿线。

    同年秋季,金军再次南侵。很快渡过长江,攻克健康。

    就在赵构如丧家之犬逃亡海上之时,岳飞带领军纪严明的岳家军屡战屡胜,伺机收复健康。

    次年二月,金军穷追赵构三百里未获,纵兵烧杀抢掠明州、临安等城后,携带所抢的全部金银财宝,从大运河水陆并进向北撤退。

    金军在水路与韩世忠相持达四十日,被困于黄天荡,因奸细献策才得以入江。陆路上,岳飞在四月二十五日,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首战大捷,金兵横尸十五里。

    此后,岳飞又先后于牛头山靖安镇击败金军,收复建康。

    公元1131年至公元1133年,岳飞先后平定了游寇李成、张用、曹成和吉、虔州的叛乱,升任神武后军统制。

    次年,岳飞收复伪齐政权襄阳六郡,也是南宋第一次收复大片失地,岳飞受封为清远军节度使。

    公元1137,岳飞升任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力上表奏请,乘伪齐主刘豫被废,金军无备之际,增兵北伐,图取中原之策。

    随后,他又多次上书反对与金和议,重申收复两河壮志,均遭赵构与权相秦桧拒绝。

    公元1138年,金朝皇位交替,提出与南宋议和。

    赵构高兴地像个哈巴狗一样,摇着尾巴让秦桧与金朝接通关系,商议议和事宜。

    韩世忠、岳飞对和议一事都表示坚决反对。

    岳飞在临安朝见时说道:‘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zang),恐贻后世讥议。’

    赵构满脑子都是和谈活命,不用担惊受怕,过几天安稳日子,哪会听这个。”

    言文清又是犬,又是狗,赵构听得羞愤欲死。

    要不是实在怕死,他都想一头撞在柱子上,一了百了。

    黄潜善、汪伯彦和秦桧三人听到天幕上提到自己的名字,心如死灰。

    “十一月,金廷派出江南诏谕使,携带诏书,来同南宋讲和。

    金人不称宋朝而称江南,不说议和而说诏谕,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属地位,消息传开,朝野上下,舆论沸腾。

    朝廷里有良心的人还是有很多的,纷纷上书反对。但是,赵构铁了心要当哈巴狗,把主战派王庶、胡铨等人罢官贬谪,赵鼎也被罢相。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代表宋朝皇帝赵构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纳贡,南宋与金朝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赵匡胤气的把赵佶和赵桓坐过的椅子摔了个稀巴烂,还嫌不解气,把赵桓胸口的刀拔出来,又狠狠砍了六七刀,才喘着粗气站在那里生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