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大明驻欧洲副使郑明明,在伦敦亦是遭受到了袭击,然而,与那些普通商人有所不同的是,郑明明身旁配备着一支强大而精锐的两百人使臣卫队。
正值暴乱爆发之际,郑明明恰好身处伦敦著名的牛津街,探望并慰问那些从遥远大明而来的商人们。
在遭遇袭击的第一时间,郑明明当机立断,下达命令给自己的两百名卫队:“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好这些商贾们安全撤离牛津街。”
卫队成员们谨遵使命,迅速行动起来,在无比严峻的形势下,解救了绝大多数商贾,然而仍有一部分商贾失去了逃生的机会,惨死在暴徒的棍棒之下。
此次蛮夷民众的暴乱规模空前庞大,犹如野火燎原般蔓延至整个伦敦城,街头巷尾弥漫着混乱与恐慌,不仅对大不列颠王国本身的经济冲击极大,对大明来说,损失亦是极其惨重。
在这场混乱与暴力之中,惨遭杀害的大明商人竟然多达二百七十余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几乎每家 明 国商户都未能幸免这场灾难,无数的商品也在暴乱中损毁殆尽。
听闻这一噩耗之后,分散在大不列颠其他地区的明国商人们惊恐万分,纷纷紧急撤离了这个国家。
然而,查理一世对于这场暴乱的态度却颇耐人寻味,从头到尾,他未曾派遣哪怕一名士兵或一卒去阻止这场暴乱的蔓延。
崇祯二十六年四月初八,大明帝国和大不列颠王国接连爆发的两大事件,致使两国之间的关系急转直下,跌至冰点,昔日里,两国曾携手共同抵御议会党,但如今那份深厚的情谊已荡然无存。
远在京城的朱由检,在当天就获知了大不列颠王国对大明商人施暴一事,并迅速做出回应。
初八深夜,朱由检在暴怒中下达严旨:其一、立即召集诸国召开亚欧联盟大会,以解决两国近期的矛盾;其二、大不列颠王国必须彻查凶手,保护仍未撤离的大明商人;其三、朴次茅斯的驻军立即做好战争准备,以应对暴徒的威胁。
暴乱发生当日,鲁珀特亲王心急火燎地赶往查理一世的王宫,想要和国王一起探讨应对之策。
“国王陛下,关于明国的暴乱事件,难道您真的不打算采取任何措施来制止吗?”鲁珀特亲王满脸忧虑地问道。
说实在的,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暴乱,鲁珀特亲王事先毫不知情。当他听闻这个消息的时候,整个人都被吓得脸色惨白,如临大敌。
与此同时,他也对国王陛下这种置若罔闻、无动于衷的态度感到惶恐不安。
难道国王陛下不清楚这样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吗?显然不是,身为一国之君,理应具备一定的政治头脑和洞察力。那么,导致国王做出这般举动的缘由究竟何在呢?
思前想后,鲁珀特亲王不禁冒出一个可怕的念头——这场暴乱极有可能是由国王陛下在背后暗中操纵,或者至少与其存在某种关联。
一想到此处,鲁珀特亲王顿感毛骨悚然,脊梁骨上涌起一股凉意。
近些年来,鲁珀特已数度造访大明,并亲身领略到许多大明蓬勃发展之景况与成就的缩略展现。
随着逗留在明国时光日积月累,他内心深处愈发感到难以置信和惊叹不已。
如今,在鲁珀特的眼中,大明帝国无疑乃是举世无双、最为卓越宏大之国度;唯有大明帝国具备赋予大不列颠更广阔前程之实力,引领其脱离困境、迈向光明未来。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专门针对大明商人的暴乱事件,却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般横亘于两国之间,致使双边关系瞬间决裂破碎。
这一变故令鲁珀特忧心忡忡,坐立难安,也正因如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尽快觐见查理一世陛下,希望能寻求解决之道。
此刻,鲁珀特满心期盼着能够寻得一丝亡羊补牢之机,以弥补此次暴乱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鲁珀特亲王满脸忧虑、心急如焚,但查理一世却表现得满不在乎,只见他悠然自得地端起两杯红酒,将其中一杯递给鲁珀特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噢,我挚爱的亲王阁下,请稍安勿躁,按照以往的习惯,先来陪我共饮此杯吧!!!”
话音未落,查理一世竟然再次坐到了属于他的王座之上,轻抿一口红酒后便流露出一副尽情享受美酒佳肴的模样。
面对查理一世如此漫不经心的态度,鲁珀特内心的焦虑愈发强烈起来:“陛下啊,暂且不论明国过去对我们提供的种种帮助,单就其作为举世无双的头号强国而言,他们必然不会轻易罢休此事啊。”
紧接着,鲁珀特语气诚恳地劝诫道:“陛下,我国才刚刚平息内乱没多久,此时实在不宜同大明产生冲突和敌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啊,您可别忘了,朴次茅斯可有着明国的强大的驻军啊”
哪知,鲁珀特不提朴次茅斯还好,但一经提起,查理一世的面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
只见他冷哼一声,眼中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咬牙切齿地说道:“哼,本王就是要给这明国一个小小的教训,我大不列颠王国岂能永远屈居与明国之下???”
说罢,查理一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桌上的物品险些摔落下地。
“本王准备废除与明国签订的一切协议,亲爱的鲁珀特,你会站在大不列颠这一边吧?”
而此时的鲁珀特,则默默地看着眼前这位愤怒的国王,心中暗自叹息,他知道,这查理一世是膨胀了。
近几年,大不列颠通过大量购买大明的火器,装备了十二个火枪军团,兵力达到十三万人,再加上燧发枪师和众多的骑兵、炮兵,总兵力扩展到近三十万。
随着军力的增强,查理一世的内心也越发的不安稳起来,对于当初与明国签订的协议,他早就想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