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岳飞同样被赐予“武穆”谥号,堪称大唐忠心耿耿的臣子。他的功绩远超岳飞,但最终命运如出一辙,悲惨收场。他更是心系大唐的首位名将,论战功和能力,他自认为第二,无人敢称第一。即便是名震天下的郭子仪,也要甘拜下风。然而,这位与郭子仪齐名的将领,命运却截然不同。他不仅名气远远不及郭子仪,最后还陷入郁郁不得志、孤独终老的境地。他就是平定安史之乱的悲情战神——李光弼。说起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尽管大家对郭子仪更为熟悉,但毫无疑问,平定安史之乱的头号功臣当属李光弼。《新唐书》曾记载:“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这无疑得到了官方认可。而且在平定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中,李光弼的军事才能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
他所指挥的太原之战、河阳之战,即便是放在整个中国古代战争史中,都是毫不逊色的经典战役。也正是凭借这些卓越的战功,他得以与郭子仪齐名,被誉为“李郭”,威名远扬天下。关于他的军事才能,《唐书·李光弼传》曾评价道:“即使是孙武、吴起、韩信、白起等人,与李光弼相比,都会感到羞愧。”这意味着他们的才能都不如李光弼。显然,无论是从史书的评价还是后世的知名度来看,李光弼的才能都被低估了。然而,这位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的将星,却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契丹人。在那个时代,唐朝作为超级大国,展现出海纳百川的气度。只要来到唐朝,就能成为唐人,甚至有机会出将入相。这种吸引力使得当时许多边塞部族纷纷主动或被迫依附于唐朝,成为大唐的子民,并为唐朝守卫边疆、征战南北。李光弼的父亲李凯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原本是契丹族的首领,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猛将。
在武则天时期,契丹被击败后,选择依附于唐朝。就在这时,李家完成了向大唐宣誓效忠的一系列移民流程,正式移民到了大唐。尽管他们原本是契丹人,但此刻已经完全融入了汉人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可以说是精神上的汉人。在此之后,李光弼的父亲李凯洛因战功卓著而被赐姓为李,并获封李信。他逐渐崛起成为一方豪强,被人们称为柳城李氏。在中国古代,以地名为姓氏是常见的现象,如果某个家族的名称前加上了地名,就意味着他们是该地区的名门望族。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李光弼的家族势力并不简单。
李光弼的父亲李凯洛对大唐忠心耿耿,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最终,他英勇牺牲在战场上,赢得了“忠烈”的美誉。他的职业生涯中,官职最高达到左羽林将军、同正员、节度使等重要职位,还被封为晋国公。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为李光弼的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他自幼便系统地接受了汉人士大夫的儒家文化教育,可谓是文武双全。他不仅能够熟读汉书、精通文墨,还擅长骑射和安蜀兵法。除此之外,他还有着深深的忠君爱国之情。以至于在他死后,因为他对唐朝做出了巨大贡献,皇帝赐予了他“武穆”的谥号。参考后来另一位谥号也是“武穆”的民族英雄岳飞,我们就能看出这两个字的含金量有多高了。由此可见,李家也算得上一门忠烈。
李光弼出生于军人世家,未成年时就被父亲送到边疆当兵历练。在天宝初年,他便担任了左倾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侯等职务,展现出非凡的才干和潜力。当时大唐的头号名将王忠嗣对李光弼十分欣赏,于是提拔他跟随自己,并时常称赞他:“光弼必居我位。”意思是说李光弼早晚都会坐到自己现在的位置上。为了避免有些朋友可能对王忠嗣感到陌生。
大家都清楚,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曾担任过三镇节度使,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然而,王忠嗣曾经一人兼任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大唐一半的兵马都掌控在他手中。这位唐玄宗时期战功显赫的名将,就算放在整个大唐历史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人物。甚至有人说,如果王忠嗣不死,安禄山就不会造反。正是由于大佬王忠嗣的赏识和提拔,李光弼在军中崭露头角,并更加坚定了为大唐王朝效力的决心。
在边疆镇守的几年里,李光弼表现卓越,多次立下赫赫战功。他逐渐得到晋升和重用,被朝野上下一致视为边镇名将,威名远扬。后来,另一位大佬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也对李光弼的才能赞赏有加,向朝廷上奏请求任命他为朔方节度副使并兼任灵州都督。
原本,李光弼对安思顺充满了感激之情,但心中却隐藏着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他曾经非常敬重的老领导王忠嗣,不幸遭到奸臣李林甫的陷害而丧命。而安思顺恰恰是李林甫的好友,他接替王忠嗣的职位也是由李林甫推荐的。由于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性格耿直的李光弼一直与安思顺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甚至当安思顺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时,李光弼宁愿以生病为由辞去官职,委婉地拒绝了这门亲事。
然而,他的这次隐退让他的声名更加远扬,成为了大唐王朝的一面旗帜。后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认为李光弼是个人才,便向唐玄宗李隆基上表,请求召回李光弼到长安。不久之后,李光弼得到了更广阔的施展才华的机会。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王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让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和动荡,人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各地纷纷起义,社会治安恶化,社会秩序几乎崩溃。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朝廷急需有能力、有经验的将领来稳定局面。
封长青、高仙芝等将领相继被冤杀,这使得唐玄宗陷入了困境。此时,唐玄宗急需寻找能够扭转战局的名将,以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子仪和李光弼横空出世,成为了唐玄宗的救命稻草。
唐玄宗果断地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负责河西战事。与此同时,他也积极寻求其他优秀的将领来负责河北、河东地区的平乱事务。郭子仪深知李光弼的才华,于是强力推荐了他。公元756年,李光弼终于被朝廷重新启用,与郭子仪一同肩负起平叛的重任。
两人并肩作战,紧密合作,共同抵御着叛军的疯狂进攻。他们凭借出色的军事智慧和无畏的勇气,成为了大唐王朝的坚强后盾。在评判行动中,李光弼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指挥能力。
在常山之战中,李光弼率领万余名各族士兵,奋勇杀敌,成功夺取了叛军占领的常山。这场战役中,他以少胜多,大败史思明率领的2万多军旗,让叛军节节败退。李光弼的英勇表现,不仅为大唐军队赢得了宝贵的胜利,更重要的是,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人们对战胜叛军的信心。
此战之后,常山郡几乎尽数被朝廷收复,李光弼的威名也再次传遍了大江南北。之后,李光弼与郭子仪合兵一处,在嘉山之战中大败叛军,斩首四万余人,史思明也几乎被当场干掉,披头散发、狼狈而逃。这一战使得叛军老巢范阳与各地的联系被切断,河北各郡军民纷纷杀掉叛军守将,归顺朝廷,扭转了前期唐军被暴打的局面,使得朝廷士气大振。
原本,李光弼计划只要哥舒翰固守潼关,拖住叛军的主力,自己和郭子仪率军直捣叛军的老巢范阳,然后前后夹击,一举歼灭叛军。这些建议和策略都展现出了他的深邃眼光和卓越智慧,如果能够得以实施,安史之乱根本不可能持续八年之久。然而,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就在李光弼等人准备实施这些策略和计划时,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唐玄宗李隆基却听信了杨国忠的谗言,开始对军事行动进行过度干预,强迫潼关的大军出击。结果,唐军在与叛军的战斗中遭遇惨败,通向关中的大门被彻底打开。这一事件使得李光弼等人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也让大唐王朝陷入了更为严重的危机之中。
在唐玄宗逃亡蜀地的途中,太子李亨选择北上临武,并在此称帝,即唐肃宗。唐肃宗即位后,立即下令让李光弼和郭子仪等将领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叛军的进攻。随后,唐肃宗任命李光弼担任户部尚书、太原尹、北京留守以及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务,负责镇守北方的重要城市太原。这时,李光弼已经达到了“出将入相”的最高成就。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责任和压力,李光弼深知自己必须全力以赴,以报答唐肃宗的信任和期望。当时的“北京”实际上指的是太原,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北京。唐代时期,曾设有五个都城,其中太原作为北都,地位举足轻重。
稍微了解地理历史的人都知道,河东乃是关中地区的门户,如果河东被敌军占领,那么位于河东后方的唐朝流亡政府将会面临绝境。而太原作为河东的核心重镇,同样也是河东的门户,其地位至关重要,一旦失守,大唐的命运将岌岌可危。然而,此时的唐朝刚刚经历了一场惨败,无法再调集更多的兵力支援,只给了李光弼区区五千人马。李光弼抵达太原后,四处招募当地军队,但总数仍不足一万。而他将要面对的,则是史思明率领的十多万叛军的猛烈攻击。尽管形势严峻,但李光弼并没有丝毫气馁或惊慌失措。相反,他凭借着对地形和敌情的深入了解,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巧妙的战术和战略。小时候观看《地道战》时,我们常常被战士们神出鬼没的行动所惊叹。却不知早在一千多年前,李光弼就已经将地道战术运用得炉火纯青,可以说是地道战的鼻祖。他组织士兵修筑城墙、制造投石车,并挖掘地道。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地道挖到了敌人的脚下。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幕:叛军正在城下大骂守军,突然间就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过不了多久,这些叛军就在城头上被当众斩首。如此一来,没有几个敌人再敢靠近城墙。在他的指挥下,唐军成功抵御了叛军的进攻,并斩杀敌军上万人。此战后,叛军元气大伤,再也不敢轻易进攻太原。李光弼在太原的坚守,为郭子仪收复两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然而,历史的车轮总是滚滚向前,尽管李光弼等人为抵抗叛军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领导的微操让这场战争变得异常艰难。随着唐军反击的号角响起,当时唐朝派出了包括郭子仪、李光弼在内的九大节度使,率领60万大军围攻相州的安庆绪。可是,皇帝手握郭子仪、李光弼这两张王牌,却没有任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担任总指挥。
然而,朝廷却任命宦官鱼朝恩为监军,由他来统帅军队。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做法,显然预示着战争的结果不容乐观。果然,当两军交战时,狂风大作,唐军竟然陷入了混乱之中。各部分队行动不一致,有的选择逃跑,有的则坚持抵抗,但最终唐军遭遇惨败。值得注意的是,郭子仪的部队率先溃散,而李光弼的部队则保持相对完整,并有序地撤退。这场战役虽然失败,但李光弼的部队因其卓越的表现备受赞誉,被认为是最具战斗力和纪律性的。史书称赞李光弼“行军之荣”、“陈毅有筹略,将率中第一”。往往领导者的一些微小操作失误,都会导致下属承担责任。在香积寺之战失败后,由于宦官的陷害,郭子仪成为了战败的替罪羊,而李光弼则成为了大唐平叛的最高统帅。此后,他先后在河阳一战中再次大破史思明,并在战斗中击败史思明的援军,生擒敌将安泰卿等人,为平定叛乱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场战斗的胜利使得李光弼声名远扬,被誉为史思明的克星。然而,正当李光弼奋勇杀敌之时,唐肃宗却受到宦官鱼朝恩和将领仆固怀恩的蛊惑,再次进行了不切实际的指挥,迫使李光弼进攻洛阳。由于敌我双方实力差距过大,唐军最终战败。尽管李光弼全力抵抗,但仍无法改变战局。幸运的是,史思明虽然取得了胜利,却被自己的儿子史朝义所杀,唐军也因此得到了喘息和休整的机会。唐肃宗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为了安抚李光弼,任命他为太尉,并兼任多路副元帅,镇守临淮,与仆固怀恩等人合作,共同收复洛阳,为最终平定安史之乱奠定了基础。此后,李光弼又临危受命,率军征讨山东的袁晁起义军。当时,江南地区是大唐的重要赋税来源地,而李光弼成功保卫了这片土地,确保了大唐的财政收入。
公元七百六十二年,李光弼因公被封为临淮郡王,并赐予铁券。他的英勇事迹被绘制在凌烟阁中,永载史册。然而,我们常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似乎成为了一条经久不衰的历史规律。自从安史之乱以来,由于对武将的忌惮,唐朝历代皇帝开始空前地重用宦官。这些宦官不仅掌握着禁军,还大量被派遣到各地担任监军等职务。他们常常对将领进行侮辱,导致军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极为紧张。
面对不守纪律、嚣张跋扈的宦官,李光弼毫不手软,直接将其当众斩首。这一举动引起了朝廷中宦官们的极度痛恨。此外,李光弼耿直的性格和严厉的作风也让他招来了许多人的嫉妒和怨恨。史书记载,李光弼统军严谨,威震天下,声名远扬。他的威严令诸将不敢抬头直视,能够以少量兵力与郭子仪齐名。然而,两人的性格却大相径庭。
相比于为人和善的郭子仪,李光弼颇招人嫉恨 。在唐肃宗继位后,宦官程元振迅速崛起,成为朝中的红人。这位老兄大权独揽,为所欲为,对于那些军功卓著的名将,他总是极尽迫害之能事。而李光弼,作为一名既能打仗又有性格的将领,自然成了朝廷近臣的眼中钉。
当时,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仆固怀恩,就是被程元振诬陷致死。这件事让李光弼对入朝产生了极大的恐惧,生怕自己也会遭到同样的下场。
公元763年,吐蕃大军进犯长安,唐肃宗狼狈出逃。此后,唐肃宗向天下征兵勤王时,李光弼因惧怕宦官们的迫害,不敢回朝。这一行为不仅令他的名誉受到损害,还让人诟病他拥兵自重。史书称其“拥兵不朝”,这让耿直的李光弼感到愧疚和愤恨,最终积郁成疾。
公元七百六十四年,李光弼辞世,谥号武穆。临终之际,他遣手下孙真奉携自己的手信赴朝,为自己的行径申辩。其命运与日后遭莫须有罪名冤杀的岳飞相似,李光弼的一生亦充满了悲情色彩。纵观其一生,功高盖世,却因拥兵不朝而饱受后世争议。有人不明李光弼苦衷,认为其不忠。然而,李光弼苦战八年,这岂是不忠之人所能为之?他英雄一世,论战绩甚至超越郭子仪,却在这特定时代遭受无端猜疑。这是个礼崩乐坏之世,亦是君臣相宜之时。李光弼亦难以逃脱时代之宿命。言其为悲剧英雄,非因其死于非命,实乃指其无端身负重伤。对于一个深受正统儒家教诲、披荆斩棘、忠心为国之人而言,还有比被诬陷为不忠更令人痛心之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