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神州纪事: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 第6章 宋灭北汉之战

第6章 宋灭北汉之战

    引言

    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建立与统一之路充满了战争与策略。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两代君主,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战役,最终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本文将详细探讨宋朝建立后,赵匡胤与赵光义如何铲除割据政权,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特别是他们在与北汉及辽国的战争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勇气。

    战争背景: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面临着一个割据政权林立的局面。为了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赵匡胤与其主要谋臣赵普,参考了后周显德二年(955年)北部郎中王朴所献的“平边策”,制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统一战争战略方针。这一方针的核心思想是先吞并南方各割据政权,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北面的强敌辽国,消灭北汉。

    然而,北汉依仗辽国的支持,经常南下骚扰宋境,双方冲突始终未断。尽管赵匡胤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在平定南方各国的过程中,因北汉比较弱小且处于战略要地河东,为阻遏其来袭,宋军常对北汉以攻为守,先后发动多次进攻,企图相机进取。

    早期失利:北汉与辽国的联合抵抗

    在宋乾德元年(963年)七月,赵匡胤在平定荆湖、谋伐后蜀之际,就曾派安国节度使王全斌等进入北汉边地。北汉向辽乞援,欲予宋以反击。王全斌等则趁辽尚未发兵,夺占北汉乐平(今山西省昔阳县)并攻打辽(今山西左权县)、石(今山西离石县)二州。次年正月,宋军又来进攻辽、石等州,辽州刺史杜延韬降宋,北汉再次向辽告急。辽帝耶律璟发骑兵6万驰援,将宋军击退。

    宋开宝元年(968年),赵匡胤在平定后蜀之后,趁北汉国主刘钧刚死、人心未定之际,突然转兵大举进攻北汉。八月,宋太祖命昭义节度使李继勋、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宣微南院使曹彬等分别自潞(今山西长治市)、晋(今山西临汾市)二州进攻太原。然而,北汉内部发生动乱,新主薛继恩被杀,刘继元上台。刘继元见宋军已入其境,急忙向辽请援,同时命侍卫都虞侯刘继业(即后来的杨业)、冯进珂等领兵扼守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以拒宋军。宋军迅速将该部北汉军击破,直逼太原城下。

    然而,辽军兵马总管塔尔率大军救援北汉,逼进太原。李继勋等因久攻太原不下,辽军又至,遂引兵南归。北汉军趁机发动追击,进掠宋晋、绛(今山西绛县)两州。宋太祖的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宋开宝二年(969年)二月,宋太祖再次亲征北汉,命曹彬、党进各领兵先赴太原。然而,宋军因天气酷热、疾病蔓延,加之辽军出兵救援北汉的消息传来,宋军仓皇退兵。辽与北汉联军追击宋军,宋军大败而逃,弃下大量军事物资。

    再次北伐:宋太宗的雄心壮志

    宋开宝八年(975年)十月,南唐已平,宋太祖再兴北伐之师,并准备收复燕云。然而,次年八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去世,宋太宗赵光义继位。赵光义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决心消灭北汉。鉴于以往进攻北汉均因辽军援救而失败的教训,宋太宗制定了肃清外围、先阻辽援、后取太原的方略。他加紧整训军队,命邻近北汉的晋、潞(今山西临汾、长治)、邢、镇、冀(今河北邢台、正定、冀县)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转运粮草,积极作攻战准备。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正月,宋太宗决定再次进军北汉。他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同时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太宗灭汉:决战太原城下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率军由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三月进至镇州,分兵攻盂县(今山西盂县东北)、沁州(今山西沁源)、汾州(今山西汾阳)、岚州(今山西岚县)等外围州县,以牵制这些地区北汉军对太原的增援。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

    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军日夜兼程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但敌烈等认为立即进攻有利,于是抢先渡涧进攻宋军。郭进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辽军余众仓皇逃走。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始退。北汉再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被郭进军捉住并在太原城下杀掉。北汉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遂据城固守。

    宋军打援获胜后乘势全线进攻。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五月初五,宋太宗下令再次决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内一片汪洋。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至此,北宋统一战争结束。

    战争结果:北宋的统一与太原城的毁灭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四月中旬至五月初六,宋军在宋太宗的亲自指挥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攻克了太原城,迫使北汉主刘继元投降。这一胜利标志着北宋统一战争的结束。同时,考虑到太原城坚难克且为割据势力所依托的地理优势,为根除割据之患,宋太宗下令毁掉了太原城。

    这一决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太原的防御能力,但也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太原城的毁灭不仅导致了该地区经济的衰退和人口的减少,还使得后来的北宋政府在面对北方强敌时缺乏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支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一决策也体现了宋太宗对于统一和稳定的坚定追求以及对于割据势力的严厉打击。

    结语

    北宋统一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事件。它不仅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统一,还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