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三国之江山美人 > 第180章 埋伏不成反被将2

第180章 埋伏不成反被将2

    “呸!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滚回家吃奶去吧!”

    “就你这败军之将,只会夹着尾巴提起裤子逃跑之人,想让我徐晃降你,除非曹操三跪九叩,认我陛下为主!小娃娃,有种就下来,咱们大战三百回合!”

    司马懿大怒,面子没找回,还被人狠狠搓住了痛处,顿时道:“冥顽不灵!来人,给我杀!”

    曹兵大军听令后开始围杀。

    徐晃一把将自己身上箭给扯了,忍着大量的的鲜血,三百人背靠背继续拼杀。

    司马懿一边修指角,一边恨恨道:“让你嘴硬,待会儿吾要将你碎尸万段!”

    身边同伴不断倒下,徐晃也连中两刀,不多时,徐晃只剩下十几人。

    抬手捏碎苏道山当初给的最后一颗“墨丸”。

    这是苏道山当初给的救命之物,这些年来,剩下最后一颗一直舍不得用,今日将死,他便用了,恢复巅峰的他,能多杀几个曹兵算几个。

    黄光临身,徐晃瞬间恢复。

    司马懿眼睛都看直了,那是什么东西?居然能瞬间将人恢复至巅峰,真是神奇。

    于是,司马懿大叫道:“有宝物在身?来人,要活捉此人,务必不要下杀手!”

    徐晃真没想到,他最后使用的“墨丸”成了他的保命符。

    司马懿在套出这东西之前,自然是不舍得杀他了,不过这也给了徐晃时间。

    徐晃可不管你司马懿的话,全身巅峰状态的他挥舞着大斧头,那是一个罡气四溢。

    在必死的厮杀中,他的武艺无疑,又突破了。

    身体里的力量又有了增幅,原本生疏的天罡三十六斧居然流畅异常,杀得众曹兵连连后退。

    “嘶!”

    鞠义倒吸一口凉气,原本与他差不多之人,竟然达到了他精练许久的境界。

    挽弓搭箭,躲在人群中的鞠义趁徐晃全力攻击时,突放暗箭,正中徐晃大腿。

    冷不丁的中了一箭,徐晃吃了一记,连滚带爬继续拼杀。

    巧的是,打折着打着,拼杀方向居然是那被看押的百姓方向。

    终于,五千兄弟没一个偷生的,尽皆战死。徐晃也跌跌撞撞杀掉了几个看守百姓的曹兵,引起了众人的骚乱。

    好些百姓顿时冲出阻拦,想要将身受重伤的徐晃挡在身后,换来的是无情的刀剑。

    就在徐晃感动之时,埋伏在人群中的暗卫背后偷袭,一刀从徐晃后背砍下,直接将这个硬汉砍倒在地。

    左臂被砍掉,后背被一群人死死摁住的徐晃,此时大脸贴地。

    司马懿正要得意,望向徐晃,以为要看那绝望的眼神,结果换来的是见到徐晃那诡异的笑容。

    “给我捆起来,押下去。”

    “咚咚咚!”

    大地震颤!徐晃知道了,那是援军来了。

    “报!后方出现大量骑兵!”

    司马懿大惊,不可置信道:“大山里哪儿来的骑兵?”

    忽然明白刚才徐晃为何在绝望之时,会有那诡异的笑容了,敢情是骑兵杀来。

    顿时撕心裂肺道:“快!快!防御,防御!”

    太史慈终究是来了。

    当斥候来报说徐晃身陷重围的时候,他就命人加速前进了。

    五万骑兵组成的钢铁洪流,凝聚的罡气那是无可匹敌。

    堪堪组织的临时防卫怎么顶得住步阵协调的大军冲击。

    只一个回合,司马懿鞠义的兵马就被冲杀得大乱。

    眼见骑兵太过厉害,司马懿悄悄的抽身就跑,顺便吩咐暗卫去将徐晃带走,至于那些“匪民”,能杀多少是多少!

    暗卫得令,开始杀人。

    不过远远的一员大将,正是太史慈,怎么可能让这些人得逞。他指挥着冲杀得骑兵,方向调整,直冲这些人而去。

    一个冲击,便将动手的暗卫杀穿。

    远远瞧见几个人,正在疯狂的拉扯一被束缚之人后退,太史慈定睛一看,正是已经断臂无力的徐晃。

    “徐大哥?”

    想都不想,情急之下,太史慈便三箭齐发,直接将拉扯徐晃的三人射了个对穿,然后快马杀过去。

    前面阻挡之人,皆被太史慈一戟击杀一个,没人是一合之敌。后方正在逃跑的司马懿向后一瞥,正好瞧见正在杀人的太史慈。

    眼见又是一员虎将,司马懿暴怒不已。

    “这,这,这徐晃哪儿找来的这么厉害的武将,还有这么多骑兵?”

    暴怒归暴怒,兵败如山倒,小命要紧,他也只得飞身撤出战场。

    终于,太史慈接上了徐晃,将奄奄一息的徐晃身上的绳索解掉,亲自将其护着。

    徐晃有气无力道:“快,快追杀司马懿!”

    说完便昏倒下去。

    见徐晃这快死的样子,太史慈这时候哪有什么心情再追杀司马懿,将其护着,叫来医务兵救治。

    骑兵继续冲锋混战,一场大战毫无疑问以司马懿和鞠义失败告终。

    两人的近九万人马在五万骑兵突袭之下死伤惨重,仅有万余人见势不妙逃回了地堡。

    又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可是众人却高兴不起来。

    只因徐晃伤势特别严重,连左手都没了。还有那五千弟兄,没有活下来一人。

    而这些被曹兵押缚的百姓也在最后关头,被那可恨的司马懿下令之下,被屠杀了不少人。

    一天以后,徐晃在众人关切中悠悠转醒。

    醒后第一件事问的便是那些百姓!

    听得大部分百姓被救回,徐晃这才放心下来。

    发现陈昱也在身边,徐晃翻身下床。独臂的他虽有不便,但在众人的心中,地位确是无法撼动。

    张燕的人头已经被挂出示众,不少百姓前去唾骂,原本投诚过来的黄巾将领无不唏嘘,暗道这就是当叛徒的下场。

    “军团长,如今鞠义大败,我等正商议趁此收复青州其他地方。还未拿定主意,正巧您醒了,依您看?”

    打仗徐晃在行,但战略眼光,他自愧不如,所以还是得请陈昱分析分析。

    “军师如何看?”

    “根据此前几战来分析,曹兵虽然此次大败,主力尽损。不过其仍然有生力。况且,据我推测,对方有司马懿这等天才相助,恐怕攻之不易。”

    陈昱持的是保守战法,主要是好不容易打下的基业,不想就这样被毁掉。现在看似曹兵大败,不过这些兵多半是河北抽调而来,他们本地的人手并没有什么折损。

    陈昱继续说道:“军团长可不要忘了当初陛下的嘱咐。现今形势下,曹操势必会和刘备联合,大举进攻陛下。而我们的存在正是曹操所忌惮。”

    “后方不稳,他就得考虑考虑后果。如今的我们大可在要道设置卡口,以逸待劳,只要将对方大军耗在此处,便可为陛下分散对手注意力。当然,也要防止对方此前的火攻之计,如今对方被耗掉如此多人马,咱们可将要道口周边树木清除,大大方方的等对方上门。”

    徐晃赞同,同时觉得一味躲避也不是办法,他想给继续在这地盘上搅动风云,才好让曹操投鼠忌器。

    “我意让一将领一军出北海,军师觉得如何?”

    陈昱暗叹徐晃这武夫老瓜子不错嘛,他也有此意,便赞同如此。

    太史慈对上次支援迟缓之事还耿耿于怀,于是自告奋勇道:“吾太史子义自从跟了公明大哥来还没建功,恳求公明大哥将此事交予我,某必不负所望。”

    没了“墨丸”,徐晃只得自己养伤,如今也算是半个废人。太史慈无力不弱徐晃,正可担此大任。于是,徐晃和陈昱商讨后决定,就让其领了一万骑兵出北海。他们则根据徐晃当初所见,商议又在胶东湾砍伐木材,做了不少蒙冲船,组建了一支“海军”。

    本身就对北海熟悉的太史慈如鱼得水,领着一万人在青州和辽东的边陲之地不断搅动风云。

    太史慈打一枪放一炮就跑,整个北海闻风丧胆,连司马懿也没多少主意,弄得曹操焦头烂额。后面又传来吕布反叛的消息,曹操紧急召回鞠义司马懿,只剩下荀攸就更没了办法,索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眼不见心不烦。

    。。。

    徐福出发时带了八万大军,再和张辽汇合后,将雁门本地兵将收拢,共得大军十五万。南匈奴叛乱被张辽平定以后,草原上剩下的匈奴部落一则是散乱,二则是畏惧张辽,都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曹操当初收了乌恒的楼班后,鲜卑趁此试图南下,结果被鞠义打败,后来便名义上支持曹操。如今,徐福欲出兵冀州,最担忧北方的鲜卑人突然杀出,若是不挡住他们,若是在关键时刻给一刀,徐福腹背受敌之下,极有可能计划夭折。

    张辽徐福犹豫,便建言道:“军团长,可是担心鲜卑的轲比能和素利?”

    可不是吗,张辽说进徐福心坎里去了。张辽本就生活在雁门,又经过南匈奴一战,在北方威势如日中天,徐福正好让其出出主意。

    “军团长不必忧虑,只需一计,或许可定鲜卑!”

    徐福大喜,不知张辽葫芦里卖什么药,当即就拉着张辽这汉子的手,兴奋的想听他有什么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