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对政治之事不敏感的十四都知道刚刚弘景的话太过大逆不道了,打断了小侄子的胡思乱想,胤祯表情有些严肃的看向自己那个亲哥。
十四阿哥胤祯:ot四哥,弘景可不是一般小娃娃,他怎么能有这样的想法呢?汗阿玛年富力强……ot
弘景看到突然硬气起来的小十四叔,眼神又飘向从刚刚就沉默不语的太子等人,怀疑自己刚刚是不是说的太直白了。
弘景的心声:ot可是只有你们几个能听到我在想什么啊,我就心里想想都不行吗?ot
这段时间翻了不少信息的弘景表示,自己有挺多话想说的,但是自己又经常忘记自己想说什么,其他时候九龙又没办法都在,趁这个时候人都在场,把自己能想到的都一股脑交代一下,免得之后凑不满场子,来来回回折腾引起康熙的注意就不妙了。
弘景的心声:ot我之前说了那三种高产的粮食,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高产,但是也确实一直是标榜高产的粮食作物,后世,不前世我们是有先辈们付出精力汗水在原来的种子基础上培育出各种适合土地的优良种子的,现在也可以做,但是会用时很久。ot
胤禛的眉头微微皱起,抬头对上太子有些了然的视线,就明了太子对于之前弘景所说的高产粮食收获,虽然有惊喜有期待,但是也是做好了失望的打算的,不像自己,已经兴致勃勃地栽种下第一批种子了。
太子胤礽:ot嗯,如果这几种真的像你说的那般高产,民间不会不传开,汗阿玛那边也不会不知道的。ot
太子胤礽:ot但是,这总归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是吗?你也说了,他们是可以作为饥荒粮食存储的,这对大清来说也是件好事。ot
玉米还有土豆的记载胤礽确实没有搜集到,但是大清藏书阁里也是留存了许多前朝留下的书籍,再加上几代皇帝下来对于民间孤本的收藏整理,胤礽没有完全将藏书阁里的书籍翻找一遍,这不太可能,康熙不会允许太子不务正业的。
就胤礽有针对的挑选的几本明朝农事,根据弘景所说甘薯的特征找到的相关记录,发现弘景所说的红薯可能就是明朝之时广为流泛,被众多人得知的一种产物。
弘景的心声:ot不过二伯,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我得到的消息时间间隔太远,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作为标准答案去实施,不然得到的结果肯定不如人意。ot
期盼最好的未来结果,但是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当然,追求办事的过程中不能全看天意,还需尽人事。
弘景的心声:ot玉米和番薯都是在明朝传入我国的,我记得最早的记载可能是万历年间,不过我也只看了一眼大概时间,当时明朝是哪个皇帝在位并不清楚,时间不同可能几种作物的称呼叫法不一样……阿玛,还有叔叔伯伯们,其实很多百姓很好说话的,他们一般不会在意天子是谁,坐在龙椅上的是哪个,他们的生活简单又朴素,吃得饱饭,生活过得去,就很容易满足。ot
当然啦,肯定也有些人天性叛逆,爱搞事的也有。
小孩子一本正经地坐在胤禛怀里对他们“说”道,原本精致可爱的小脸上故意摆出一副严肃的姿态来,说的话却是真实又天真。
其实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让这些皇子们,尤其是太子这些人能够隐姓埋名过一段普通百姓的生活,但是弘景也知道这并不可能,也只是在心中默默惋惜了一下。
因为很多皇帝其实都说真正了解、体验过平民百姓的日子的,他们大都从父辈还有老师先生那边学习如何管理一个国家,如何平衡朝堂,历史上文皇帝居多,“武”皇帝却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