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镜子穿古今:大将军,灾荒我养你 > 第47章 规划南征

第47章 规划南征

    战久渊,身披银甲,眉宇间透露着坚毅与决心,率领着十万铁骑,如同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地穿越了广袤的原野,最终抵达了边城的城门。夕阳的余晖洒在士兵们疲惫却坚毅的脸庞上,为这座古老的边塞之城增添了几分悲壮与荣耀。

    在稍作休整之后,战久渊并未急于享受片刻的宁静,而是迅速召集了麾下的将领们,共商大计。将军府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一张张凝重而期待的脸庞。将领们或坐或立,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与好奇,不知这位英勇的统帅深夜召集他们,究竟有何要事相商。

    战久渊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位将领。待众人逐一落座后,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兄弟,我此次亲赴云州,所见所闻,令人痛心疾首。云州的百姓,他们的生活状况,让我仿佛看到了数年前的边城。我们战家军,世代守卫边城,誓死捍卫大虞的疆土与百姓的安宁。然而,时至今日,我愈发意识到,边城与云州,不过是庞大帝国的一隅,更多的百姓,仍在南方那片富饶却又苦难深重的土地上挣扎。”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深情与忧虑,仿佛能穿透时空的壁垒,将那些遥远而残酷的画面呈现在众人眼前。他继续说道:“南方,那片曾经繁华似锦的土地,如今却天灾人祸不断。洪水肆虐,干旱成灾,暴乱横行,更有无数军阀割据一方,视百姓如草芥,肆意掠夺,抢人抢地抢粮食。百姓们流离失所,饿死者不计其数,幸存者则如同砧上鱼肉,任人宰割。更有甚者,为了苟延残喘,不得不依靠那有毒的石头来延续生命,明知前路是深渊,却也无可奈何。”

    说到这里,战久渊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那是对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也是对身为武将却无力拯救苍生的自责。他深吸一口气,语气更加坚定:“同为大虞人,我们怎能坐视不理?怎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同胞在苦难中沉沦?我们战家军,是百姓的守护者,是国家的脊梁。如今,是时候挺身而出,挥师南下,解救那些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百姓了!”

    他的声音在将军府内回荡,如同号角般激励着每一位将领的心。将领们面面相觑,眼中闪烁着激动与敬仰的光芒。

    众将听闻战久渊的一席话,心中皆泛起层层涟漪,思绪飘回了那些过往的日子。他们曾亲身经历过无助与绝望,深知那些如今在苦难中挣扎的难民,也曾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正如他们曾经的自己。战家军,这支由铁血男儿组成的队伍,从未在战场上退缩过半步,然而面对天灾的无情肆虐,他们也曾感到由内而外的无力与恐惧。那些曾经坚定的守护大虞百姓的决心,似乎也在无尽的苦难面前变得模糊,让他们只想偏安一隅,守护这片难得的世外桃源。

    然而,军人的荣誉与信念如同烙印般深深刻在他们的心中,不允许他们退缩。战久渊的话语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枷锁,让他们重新找回了那份守护百姓的初心。他们是大虞百姓的战家军,他们来自于大虞百姓,那么守护好大虞百姓,便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时,战久渊的副将刘仪伟,一个瘦削却精壮的汉子,眼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他的故土,那片曾经被誉为人间仙境的江南水乡,如今却饱受战乱之苦,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遥想当年,他的家乡是何等的富饶与美丽,可如今却天灾人祸不断,纷争四起。他的父老乡亲、亲朋故友,不知还有几人能够幸存。思及此处,刘仪伟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戚。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的情绪,然后开口道:“将军,您体恤大虞百姓的疾苦,末将深感敬佩。我刘仪伟愿誓死追随将军,为解救江南的父老乡亲而战。也请将军允许我,代表我那江南的父老乡亲,向您表达最真挚的感谢。我们是大虞的军人,我们是大虞百姓的守护者。无论前路多么艰难,我们都将勇往直前,誓死守护我们的家园和百姓。”

    前锋营的大将朱卫与朱国,这对英勇的兄弟,听闻战久渊的慷慨陈词后,激动得几乎要跃起。他们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彼此间无需多言,那份坚定的信念已经传递得淋漓尽致。朱卫猛地单膝跪地,声音坚定如铁:“将军,我等誓死追随将军!将军一声令下,我等便是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将军召我等前来,必有英明决策,末将但凭将军吩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他的声音如同号角,激起了在场每一位将领的热血与豪情。众将纷纷效仿,跪倒在地,齐声高喊:“但凭将军吩咐!”那声音回荡在将军府内,仿佛要将屋顶掀开,直冲云霄。

    战久渊见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连忙上前,双手扶起朱卫,随后示意众人起身:“众位将士快快请起,你们的忠诚与勇气,我战久渊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然而,在这激昂的氛围中,却有一位智者保持着冷静与理智,那便是军师司马易。他端坐在一旁,目光深邃,从始至终未发一言。待众人情绪稍缓,他才缓缓开口,语气平静却蕴含着千钧之力:“将军,可知战家军的职责乃是镇守北境,确保边疆安宁。未得皇命,私自离开驻地,可是大罪啊。”

    司马易的话语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火热的心上。但与众不同的是,他的语气中并无责备,反而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忧虑与考量。众将闻言,纷纷侧目,从司马易平静的面容中,他们读出了更多的意味——这不仅仅是对军纪的提醒,更是对战局、对国家未来的深刻洞察。

    朱国,这位性情直率、脾气急躁的前锋营大将,一听司马易的话,立刻就按捺不住了。他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不满的光芒,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与无奈:“军师,你这话说的可不对头啊!咱们且不说那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平日里可有真正关心过战家军的生死、百姓的疾苦?他坐在那金碧辉煌的皇宫里,哪知道咱们这些在前线拼死拼活的兄弟的辛苦,又哪知道百姓们在水深火热中的挣扎?”

    他的话语如同连珠炮一般,句句掷地有声,引得在场众人纷纷侧目。朱国喘了口气,继续说道:“再说现在,那皇帝老儿恐怕骨头渣子都被那些奸臣逆贼啃干净了,咱们上哪去找他下旨?难道就因为没有皇帝的命令,咱们就眼睁睁地看着百姓们一个个地死去,任由这大好河山被那些野心家们糟蹋吗?”

    说到此处,朱国的声音已经有些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他的话语不仅是对司马易的质疑,更是对整个时局的愤慨与无奈。在场的众人,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被朱国的话深深触动

    司马易轻轻摇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嫌弃之色,他以一种近乎无声的方式,用眼神剜了朱国一眼,那眼神中既有对朱国直率性格的无奈,也有对其言语间缺乏深思熟虑的淡淡责备。然而,这份嫌弃并未影响他对大局的判断,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内心的想法。

    此时,千夫长诸葛候,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显然捕捉到了司马易眼神中的深意。他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抹精光,仿佛突然之间领悟到了什么。他迅速整理思绪,站起身来,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将军,朱将军虽言语直率,但其所言亦道出了我等心中所想。如今局势动荡,皇帝失踪,朝纲不振,百姓受苦,正是我等为国为民效力之时。我诸葛候,愿推举战将军为帝,带领我们共渡难关,重振大虞雄风!”

    诸葛候的话语如同一颗石子投入,随着诸葛候的率先提议,整个场面瞬间沸腾起来,如同春日里被点燃的烟火,绚烂而热烈。众将纷纷起身,情绪高涨,他们的话语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推动着历史的巨轮向前滚动。

    “我等愿推举战将军为帝!”诸葛候的话语如同号角,激起了众人的共鸣。他目光炯炯,语气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战久渊登基后,大虞重现辉煌的那一天。

    紧接着,副将刘仪伟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江南水乡的柔情,却又不失军人的刚毅:“将军,您是我见过的最英勇、最仁慈的将领,且您有神明护佑,也唯有您才能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江南的百姓需要您,大虞的百姓需要您。请您带领我们,走出困境,重建家园!”

    前锋营大将朱卫与朱国兄弟俩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同样的坚定与敬仰。朱卫率先开口,声音如同雷鸣:“将军,您的英明神武,我们早已有目共睹。如今国家有难,百姓遭殃,正是您大展宏图之时。我们誓死追随您,共赴国难!”

    朱国也不甘落后,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将军,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太阳,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只要您一声令下,我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此时,军师司马易虽然依旧保持着冷静与理智,但他的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他缓缓起身,声音平和却充满力量:“将军,您的智慧与勇气,是我等望尘莫及的。如今局势动荡,百姓期盼,国家需要。我愿意为您出谋划策,共谋大业!”

    随着司马易的发言,整个场面达到了高潮。众将纷纷发言,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战久渊的敬仰与信任,也充满了对大虞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有的将领回忆起与战久渊并肩作战的日日夜夜,有的将领则诉说着战久渊如何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英勇事迹。每一个发言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的画卷上,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他的提议迅速得到了在场众多将领的响应。

    这一刻,将军府内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战久渊,这位一直默默守护边疆的将领,突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他惊讶地看着眼前的众将,眼中既有感动也有犹豫。他深知,成为皇帝意味着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面对更加复杂的局面。但同样,这也意味着他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大虞的现状,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在众人的期待与呼喊声中,战久渊缓缓站起身,目光坚定而深邃。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诸位将士的厚爱与信任,我战久渊感激不尽。然而,成为皇帝并非易事,更非我所愿。但既然时局如此,百姓需要,国家需要,我战久渊愿挺身而出,承担起这份责任。我承诺,将竭尽全力,带领大家走出困境,重建大虞的辉煌!”

    战久渊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有力。他的承诺让在场的每一位将领都感到振奋与鼓舞。他们知道,这位新任的皇帝,不仅是一位英勇的将领,更是一位心怀百姓、智勇双全的领袖。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大虞的未来必将充满希望与光明。

    司马易在众人激昂的情绪中,独自沉浸于深深的思索之中。他的目光穿过喧嚣的人群,仿佛穿透了时空的壁垒,看到了更为深远的未来。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如同晨钟暮鼓,清晰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诸位,我等虽愿奉将军为主,边城与云州的百姓也感念将军的恩德,但南方的百姓,他们身处遥远之地,对将军的仁慈与神明的庇佑尚不了解。若要让天下万民皆归心于将军,共赴这重建大虞的伟业,还需有更为神圣而有力的号召。”

    说到这里,司马易微微一顿,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已经洞察了天机。他继续说道:“自古以来,神明便是万民的信仰,是引导我们前行的明灯。若将军能请求神明昭示神旨,让天下百姓皆知将军乃是神明所选,是大虞未来的希望,这无疑将为我们日后的大业增添无尽的助力。”

    他的声音虽轻,却字字珠玑,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众将闻言,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敬仰的光芒。他们深知,司马易的智谋与远见,往往能在关键时刻为他们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