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知道它们被放在哪里了,就不告诉你!”
说完,李孟襄转身就想回到座位,不再和李牧对峙。
李牧本来就生气,见她还嘲讽自己,再也忍不住了,双手握紧拳头推向李孟襄。双手推出去的瞬间就后悔了,这样的事情,虽然生气,但也不能打女孩子。他立即收手,但没有完全收住,左手一拳打在李孟襄后背上。
一时间,好似时空凝固,李孟襄没想到李牧居然打她,李牧则没想到真打到李孟襄了。
“李牧,你居然打我,你欺负我。”李孟襄眼泪直接从眼眶中涌出,跑回座位,趴在桌上低声哭泣,这么多年,她父母都舍不得打她,李牧居然这样。
教室里的其他人见到李牧居然动手打女孩子,李孟襄居然哭了,一时间都围过来,或是站台李孟襄,或是支持李牧。
李牧自是不想承认自己有错,或者说不承认自己有错在先,是李孟襄先将他的“天牛”放了,自己才这样的,再说自己也不是故意的,只是没收住力而已。于是,大声道:“是她先将我的‘天牛’放走的。”
说完也回到自己的座位,坐在那里一声不吭。
整整一个下午,两人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其实这事,就是两个小孩子间的误会,李孟襄听到别议论李牧想将甲虫做成标本,就将甲虫偷偷地放了,谁知道李牧根本没有这样的想法。李牧生气的时候没有控制住自己,打到了让李孟襄,让她哭了。
最终两个孩子谁也不愿意原谅对方,互相赌气。
晚上,回到宿舍,李牧躺在床上,想着中午的事情,辗转反侧,横竖睡不着。想着李孟襄虽然有错,自己也不应该打她,自己也是有错的。
“要不,明天给她道个歉?”
“不行,又不是我有错在先,要道歉也是她先道歉!”
“哎呀,直接道歉,班级里那么多人看着,我多丢脸呀!”
李牧靠着枕头,断断续续的喃喃自语。
突然,李牧从床上坐起,从书包里摸出作业本,撕下一张空白页,拿出笔,下面垫上课本,左手用手电筒照着,右手涂涂改改。他在写一封道歉信,在里面说明情况,和李孟襄道歉,让她不要和自己计较,自己也原谅她把自己“天牛”放走的事情,两人和好吧。
写道歉信这事情,李牧是第一次做,没什么经验,想要道歉,又不想显得自己卑躬屈膝,所以每一句话都要想好一会才能写下,再加上大晚上的,照明不够,又没有课桌,道歉信写得歪歪扭扭,居然还有错别字。
写完,李牧不忘再读一遍,觉得满意了,才将道歉信叠好,放到书包里,想着明天给李孟襄,才缓缓睡去。
李孟襄也是一整晚没有睡着,觉得自己也有过错,但李牧竟然敢那样欺负自己,自己是绝不会先道歉的。
第二天起床时,她只好顶着黑眼圈去上学了,路上还不忘碎碎念地批判一下李牧,脚上不知踢飞了几颗石子。
第二天,李牧也起了个大早,第一个到教室,走到李孟襄的课桌前,弯下腰,又抬头看一看,确认没有人看到,悄悄将那一封道歉信塞到她的科学课本里(早上有科学课,而昨天没有科学作业),然后又装作若无其事的回到宿舍洗漱,再和舍友一起回到教室。
李孟襄还是没有理李牧,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说话,只是会忍不住偷偷地瞟一眼李牧,看他在做什么。早读过后,科学课终于来了,李孟襄打开科学课本,一张纸从夹页里漏了出来,掉到地上。她好奇地将纸张捡起,打开,看到里面的内容,看了很久,然后收起来,放到自己的文具盒里。
李牧一直观察着李孟襄的一举一动,见道歉信漏出,他心也漏了一拍;见李孟襄打开道歉信,李牧紧张得大脚拇指一直在不停的抠着鞋底,都快抠出三室一厅了;见李孟襄读完后没有反应,李牧也紧张起来,猜测她此时的心情。
整整一节课,李牧一直在走神,想着自己的道歉信到底有没有作用,终于,一声下课铃声响起,下课了。
李孟襄率先站了起来,直视着李牧,看得李牧都不意思的低下头,然后,她开口了:“李牧,你的道歉信我收到了,我原谅你了,不过在这之前你需要做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李牧连忙道。
“我妈妈说,好朋友之间的道歉是需要当面说出来的,这样才算是好朋友之间的坦诚,所以,我需要你亲口说对不起。”李孟襄说道。
“亲口说?!!!”李牧在心里想着,“这么多人看着呢,怎么好意思说出口,多丢人呀!”
李孟襄见李牧犹豫,想来李牧平时也很少给人道歉的,而且他也给自己写信道歉了,而且自己也是有错在先的,于是不在为难李牧,自己先表达了歉意:“对不起,李牧,我不应该没有经过你允许就动你的东西的,我给你道歉。”
李牧没想到李孟襄居然当面对自己道歉了,那他自己也不再犹豫,说道:“对不起,我也不应该对你动手的,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了。”
见两人都道歉了,一边暗中观察的王芸和李涛赶紧出来活跃气氛,李牧和李孟襄相视一笑。于是,接下来两人的关系很快就和好了,不一会儿就开始有说有笑的,重新变成了好朋友。
朋友之间总会有矛盾,但那些都是可以调节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放下面子,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当面的道歉是最直接也是很有用的解决方式。说出来总比藏在心里要好,吵架的朋友之间当面道歉和解是一种只属于两个人情谊的浪漫,谁也不想两人就此分道扬镳或者心中有了芥蒂。
“好朋友之间的道歉是需要当面说出来的。”这一句话一直在李牧的脑海回荡,很多年,很多年他都没有忘记。在这之后,在李牧的嘴里“对不起”开始增多,和“谢谢”一样,渐渐的成为一种习惯,
李牧一直遵循着这条准则:正大光明的道歉总好过偷偷摸摸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