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不久便是收假的时节,李牧早早就收拾完东西,背上书包踏上了上学的路程。李牧的村子离学校的距离很尴尬,正好不远不近,每次上学母亲都会给李牧三块钱用来搭车去上学。很多时候李牧是用不到这个钱的,因为当收假期间搭客的车子到李牧的村庄的时候往往车子已经坐满了人,放假的时候那些搭客的人也因为距离太近赚不到什么钱而更愿意搭远一些的学生。李牧在知道这些“潜规则”后,便也不再去刻意搭车,每次都是等5分钟、问一问司机,没有空位的话就不再等待,自己徒步去上学,这个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
新年新气象,新学期也总是有变化的,很多同学都有了新衣服、新鞋子,见面时总是笑着走进学校,心中也总会许下这个学期一定要好好学习的“宏愿”。不过这种笑容不久后会在一些同学身上消失,发奋图强的想法也在不断被消磨。李牧不在此列,现在正是他信心建立的时期,学习带来的“好处”让他不断督促自己,让自己不能懈怠。
这天,班级来了一个留级生,不过他不是那种学习不好,被父母要求后的留级,而是因为打球时右手骨折才留级。这个同学给了李牧比较好的印象,为人比较和善,没来多久就和同学们相互认识了。李牧在他来的第二天就知道了他的名字,“吕达”“李达”,李牧第一次以为他和自己是本家,差点闹出笑话。他被分到和李牧一个宿舍,因为手不是很方便,行李是李牧组织几个同学帮他搬的,所以李牧是吕达第一个认识的本班同学。出于帮助同学的想法,新学期李牧将吕达和自己安排在一个卫生小组。
今天,正好轮到李牧的小组值日班级清洁区,李牧和小组成员吃完午饭后就到清洁区打扫,没一会儿就打扫完成。组里的两个女孩走在前面,李牧和吕达走在后面,手里提着清扫用的扫帚和垃圾铲。这时候迎面走来两个女孩,一个身材高挑,一个则稍矮一份,显得更圆润一些。吕达见到两人,和她们打了一个招呼,李牧知道两人应该是他在以前班级的同学。
李牧并没有和她们打招呼,只是礼貌一笑,眼光从两人身上扫过,也没太在意,继续往前走。那个高挑的女孩目光也从李牧身上扫过,恰好看到李牧对她们一笑,下意识回过头,不好意思再看。吕达向李牧介绍那两位以前班级的同学,现在是初二,李牧一边听着,一边点头。他不知道的是,那个高挑的女孩,又两次回头,看了看李牧的背影。
这天中午阳光明媚,空气都暖洋洋的,李牧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打球。半个多小时后,李牧披着外衣从操场回来,远远的李牧就又见到那个女孩在自己班级门口,她的衣服还是那一套,一头黑长的秀发格外显眼,她和吕达不知道说些什么,远远看不清,好像将一个什么物品递给吕达。
距离上课还有半个小时,李牧不慌不忙走向教室,谁知道正好又和女孩打了个照面,这一次女孩害羞一笑,赶紧跑开了,这让李牧很摸不着头脑,感觉有点奇怪又说不上来。
李牧自顾自晃悠着回到教室,谁知一到教室,教室里就响起一声声起哄的声音,一些人嘴里喊着“李牧、李牧”。这一下子,李牧可就更迷惑了,我这是怎么了?他不禁问自己。
这时候,吕达走到李牧身边,将一封叠好的信纸递给李牧,说道:“李牧,这是我原来班的一个女生让我给你的东西,就是那天我们一起见到的那个女生,你收好了。”
李牧下意识接过书信,只见那个书信被精心叠成了心形。刘开见状迅速凑了过来,想要看看上面写了些什么,李牧自然也意识到这个书信的意义和里面大致的内容,所以并没有给刘开看。见到这个场景,班级里几个爱起哄的男生,更来劲了,像花果山的猴子一般起哄个不停。李牧哪里见过这个场景,迅速将书信扔进课桌里,有点害羞的将身体盖在课桌上,防止有人将书信抢去看并到处宣传。
大家见到李牧这样,不理起哄的人,也不看书信,起哄的人也没有了兴致,坐回自己的座位上去了,只是还在成群地谈论着这件事。
李牧此时脑子里有些乱,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只好强装镇定,也不敢去触碰那一封信,就这样直到上课时间。李牧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脏一直在怦怦直跳,无措到自习课已经过去10分钟了,他一个题目都没有完成。
年少无知的年纪,这时候的李牧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喜欢,或许是有一点萌芽的感受,也不知道那代表着什么。这一封书信的到来,打破了李牧青春期萌芽最后一层果皮的阻碍,让他第一次思考什么是喜欢,喜欢意味着什么。
不知不觉,自习课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班主任已经巡视过班级,刚走。李牧局促的坐着,生怕班主任看出他的异常或者从哪里听说他收到情书的风声,所以班主任从他身边走过时他大气都不敢喘,现在班主任走了,他也松了一口气。
李牧犹豫良久,在多次确认班主任已经离开,不会偷袭后,他小心翼翼从课桌里拿出那一封情书,颤抖的手慢慢地拆开。由于第一次见到心形信纸的叠法,李牧不小心把纸撕裂了一个小口。
李牧从来没有现在这样复杂的情绪,紧张、好奇、害羞,各种情绪不断的产生并交织在一起,扰乱着少年的心。他将情书藏在课桌下,一字一句的读着,那个女孩表达了她对李牧的爱慕,想要和李牧做“朋友”,她期望李牧能回应她的心意。
李牧读完,一时间不知所措,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大脑空白终于回过神来。
思考良久,李牧决定拒绝那个女孩,虽然他现在不是很明白“谈朋友”的意义,但他知道这是老师严令禁止的东西。还有李牧已经开始意识到她自己对李孟襄的特殊感觉就是喜欢,只是这种感觉并不强烈。
李牧在草稿纸上,修修改改,想了20分钟,终于想到了拒绝的话语,于是李牧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首打油诗: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偏在我这找。
姑娘本是好女孩,奈何我想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