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二十三岁忆 > 第70章 报个平安

第70章 报个平安

    看到父亲惊喜地转过头,显然他心里是想去学校的,只是因为李牧昨晚的话没有表现出来而已,这使得李牧心里的愧疚又多了一分。

    摇摇头,李牧不再多想,简单穿好衣服,到楼下早餐店吃了一顿泡馍。掰好的馍块,倒入滚烫的羊肉汤中,加上配菜,很快就出锅了。父亲用勺子舀上一勺放入嘴里,倒吸一口冷气,显然他被烫到了。这一次对泡馍的感觉,父亲和李牧相反,父亲觉得很好吃,李牧反而觉得一般。

    吃完早饭,正是早上8点,太阳已经半挂,整个后稷大地驱散晚上的一丝丝凉爽,空气已经充满了热烈的气息。

    李牧抬头,阳光正好,太阳如一个炽烈的发光体,肆意散发出星球的光晕,热烈又充满了希望。他掏出手机,将此刻的太阳收入自己的手机里。以后四年,这张图片成为了李牧QQ的头像。

    开学季,外来车辆只能到学校门口,出租车在行车道旁停下。今天依旧是报到的时间,大门口仍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哎,同学,你能帮我拍一张照片吗?”李牧对旁边路过的一个男孩问道,希望他能给自己和父亲拍一张照片,对方欣然答应,找到一个不错的角度,可以完全将大学的门楣收纳进去。

    镜头下,李牧的父亲有些拘谨,双手不知道如何放。见状,李牧轻轻拉着父亲的衣袖靠得自己更加近些。

    “来往左边挪一下,好,准备好,3、2、1”男孩指挥着李牧和父亲找到最好的拍摄位置,按下了拍摄键。

    “来,同学,看一下这几张照片怎么样。”男孩将拍好的照片一一展示给李牧看。

    “挺好的,谢谢你,同学。”李牧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不用谢”男孩笑道。

    ……

    步行进入大门,沿着步行道旁的路标往里面走,一路上李牧一直拿着手机拍拍拍,将这一切都记录下来。

    古色古香的三号教学楼前,李牧拨通了母亲的微信视频电话,母亲很快接通。

    “妈,我和爸爸现在在学校里,给你看看我们的学校,你看这里是我们的3号教学楼。”李牧拿着手机慢慢旋转一圈,将四周的景色都收入进去。

    母亲从视频里看到李牧展示的学校环境,很是开心。

    “这里的学校很好,小牧在这里我很放心,你不用担心。”父亲难得主动地说了一句话。

    “学校我不担心,我担心小牧以后找工作呀。”母亲又开始了不断的唠叨,“小牧,一在大学要好好学习,争取包分配。”

    “妈,说过多少次了,现在大学部已经不包分配了,后面毕业工作都靠自己的。”李牧有些头疼于母亲古老的认知。

    “那可以考公务员,在政府里工作很好的。还有那什么研究生,我虽然不知道怎么读,但我听说那比本科还厉害。你那上清华的堂哥,现在就是研究生呢,可牛气了。”父亲找准时机和母亲开始“混合双打”。

    对于这种情况,李牧已经见惯不怪,只是笑着点头应对。对于自己未来想做什么,李牧也在思考,目前只是有了大概的认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想法。

    其实穷人的孩子心智成熟是很晚的,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只是会做家务,显得听话沉稳不惹事。但他们在人情世故方面的见识远远不如那些家世好的孩子,在自己未来的规划上显得更加懵懵懂懂。家庭好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成长,接受更好的教育,他们有人领导怎么去成长,怎么去进步。这些东西是天注定的,他们注定需要走更长的路才能成长。这样家庭的孩子就像被催熟的果实,外边很鲜红,其实没有多少甜度。

    父母的唠叨虽然给李牧压力,但这也提醒李牧去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

    需要准备的东西,李牧昨天已经准备好了,今天也没有太多顾虑。不知不觉,视频已经打了一个小时,李牧和父亲晃晃悠悠,漫无目的的沿着道路走走停停。来到大学,地处新的环境,新人新事,心情也好了很多,李牧和父亲一直聊天,笑容从来没有消失。

    与南门前略显繁华的街道相比,北门显得朴实得多,展现了农业大学该有的朴素。李牧远远地就看到成片成片的玉米静静的躺在土地里。有些晚熟田块还未收割,应当是种上了小麦,零零散散的人还在田里劳作。

    “那时候我们也种过麦子”看到这一幕,父亲陷入了回忆。

    “什么时候?”李牧有些惊讶,显然没有这样的记忆。

    “很久以前,你还没出生吧,那时候没有那么多吃的,只能在种完包谷后再种一茬麦子。”父亲解释道,说到这里,他喃喃自语,“种地啊种地,农民啊农民,难呀!”

    “你说什么?”李牧并没有听清父亲的感叹。

    “没什么,我在想你毕业后干什么,总不能回家种地吧。我们已经够累了,你再回来,那点地可养不活你。”父亲表达了他的担忧。

    “种地也需要科学呀,我学这个不就是不让你们那么辛苦嘛。你看远处麦田里的那些人可都是学生,说不定里面还有专家教授呢,都是在搞科学研究嘛。”李牧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未来呀,谁知道呢,等你们老了,种地也是年轻人的天下了。至于能不能养活自己,我们又不傻,不赚钱谁干呀!”

    ……

    这一整个上午,父亲就像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孩子,在校园里四处探索,李牧就跟在后面陪着。中午逛得累了,两人在食堂吃了饭,然后买了一些缺少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

    下午一点,父亲返程的时间快到了,坐上校车,李牧送他前往火车站。

    快进站前,父亲进行着最后的叮嘱:“我和你妈妈说了很多你以后找工作呀,考研究生呀,转专业呀啥的,都只是我们的想法。有很多东西我们也不懂,往后我们给不了你太多帮助了,以后你的路得自己走了。”

    挥手送别父亲进站,看着他发间的白发和离开的背影,再想到父亲的话,李牧的泪水不争气地流下。

    父亲说得对,未来的路,他们帮不了一点,得自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