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二十三岁忆 > 第77章 开学第一课

第77章 开学第一课

    大一上学期的课表已经确定,在线上教务系统上可以实时查看。明天周二即将迎来李牧在大学的“开学第一课”。

    清晨,李牧在睡梦中被闹钟叫醒,这对很久没有规律作息的他来说这么早醒来好像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好在昨晚睡得早,睡眠足够。关掉闹钟,在床上挣扎了两分钟,听到舍友起床的声音,李牧也起床洗漱。

    吃过早饭,几人开始赶早八的课程,由于不熟悉教室,几人提前20分钟来到8号教学楼,好在开学第二天已经在班助的带领下熟悉了教学楼的布局,几人也很快找到了教室。

    李牧本以为自己提前15分钟到教室已经不算晚,但没有想到走进教室,已经一半的人已经到了。看来,刚开学大家都有着积极的学习热情,希望在大学里也有一个不错的学习成绩,学到更多更精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大学课堂的座位安排都是大家随意,于是宿舍几人找了一个中间的位置坐下。此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位置成为后来几人的分界线,大家开始分道扬镳。往后上课,李牧一直钟爱这个位置,所以后续基本都在中间这几排;江月佐和林西山学习认真,开始寻找靠前的位置;王金金和张北海则开始往后排入座。

    李牧的英语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听说读写都非常菜鸟。很不幸的是,大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英语。他非常不情愿地从背包里拿出《新概念英语》的课本,翻开里面的内容,真让人头疼。

    上课铃声响起,英语老师站起身开始做自我介绍,谁知道她一开口更让李牧抓狂。全部英文的自我介绍和课程讲解让李牧直接傻眼。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中毕业真的就是英文水平的最高峰,至少李牧是如此。近三个月的时间,足够李牧将不少英文知识忘记。

    整整两个小节(每节45分钟)的英文课,李牧都是混过来的,好在这门课程在大学只需要达到及格分数就可以了,在这一点上李牧心里算是松了一口气。达到60分总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差一点老师也会捞一下。

    上午的另外一门课是在早上的4、5两节课时间段,第3节小课并没有安排课程,所以英语课上完,中间有了一节课的空余时间。

    中间空当的时间并不长,大家都并不打算走远,正好下一节课的教室此刻也是空闲,索性多数班级同学都到这个教室自习。大家将背包放好,一些人在教室外的走廊椅子上聊天,同学间加深彼此的了解。一些人聚在一起打游戏,组队开黑也很热闹。其他人都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看、追剧、看书,各有各的忙。

    李牧不断环顾四周,不时看看某一位班级同学,再看一眼面前写有班级姓名的纸。这是他独有的快速记住班级人员姓名和长相的方式。李牧有一些脸盲,所以为了快速认识所有人,不出错误,只能采用这样的笨办法。好在这个方法效果很好,现在他已经将全班同学差不多记住了,对号入座的那种。

    在看了20多章后,今天早上的第二节课就开始了。第二节课的课程名称为《专业研讨课》,其实就是请农学院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大牛为大家开展专业座谈会,讲一讲这个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农学院有不少学生并不是本来就愿意来这个专业,他们是被调剂过来的,学院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这些学生更多了解专业的机会,未来将更多的学生留在农学院。

    “同学们,大家早上好啊!看到大家我很高兴,因为这代表又有一批新生力量加入到农业的领域中,你们即将成长为祖国未来繁荣发展的基石。”讲台上,一个头发花白、穿着朴素的老教师开始了他的开场白。

    他笑道:“先做个自我介绍,我叫杨江河,目前是农学院农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旱境作物研究院主任,主要从事小麦育种研究。更多的信息,大家可以上学校官网查看我的相关信息。”

    教授的介绍引起班级同学一阵哗然,大家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老头”竟然是这么牛的人物。

    看着大家震惊的样子,教授微微一笑,显然这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于是提问道:“我们是农学院的,是做农业的,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什么是农业?谈谈你理解的农业。”

    面对教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并没有盲目回答,都在思考,显然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想要表述出来并不容易。

    看到都在大家思考,杨教授目光扫视,锁定住了坐在第三排最外面的李牧:“那这位同学来说一下吧,一看你的皮肤是小麦色,很健康,和我研究的小麦一样。”

    面对突然的点名,李牧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站起来足足花了半分钟才组织好语言:“老师,我认为农业包含很广,粮食、蔬菜、水果、猪牛羊,乃至种花种树都可以算作农业。”

    李牧的回答得到了杨教授的同意,还开了个玩笑:“这位同学说得不错,一听他口音就是云南人,我也是云南人,算是老乡见老乡了。

    农业包罗万象,不仅仅是我们农学院,我们学校大多数学院都是农业相关的,可以说西北农业大学以农立校,并一直以此为基石,发展西北农业建设。

    作为专业座谈会的第一课,我不讲自己的研究领域,那没有什么好说的,大家以后都会有了解。我来讲一讲大家未来的职业规划和选择,现在大家刚上大一,后续还有很多选择的机会。

    或许大家现在没有意识到,你们中许多人,哪怕以后不做纯农业,但依旧与农业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的学生中有人去做销售,但做的是种子销售;我有博士生去做公务员,做的是农业副县长。当然还有一些学生从事和本专业毫不相关的专业,依旧做得很好。

    刚才李牧同学也说了,农业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有很多可以选择。我知道有些同学是调剂来的,并不喜欢这个专业,这也没有关系,我们学校转专业的机会很多。

    所以,大家上大学后要将思路放宽一点,不一定要学什么做什么,而是一定要做什么学什么。大家在这个阶段要认知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找到努力的方向。

    你看,我们专业目前是大类招生,大三还可以细选作物育种、植物科学这些细分专业不是吗?我们的选择还有很多,大家不要过于焦虑但也不能过于放松。

    高中时,一些长辈会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是也不是,如果你只是想混一个毕业证,那也挺轻松的。如果你想学真本事,在大学不辜负四年时光,真正地学习到知识,这也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才会有的结果。

    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即让我们走出固有的洞穴,意识到每个人都有固有的偏见。我们需要接受多样性和普遍性,教育的重要功能是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偏见,从而去训练自己接受未知的挑战。

    ……

    杨教授的专业座谈会,没有夸夸其谈,都是些实实在在的话题。课程结束后,李牧思考着自己梦想和人生规划是什么。午睡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在李牧脑海中盘旋,导致这个午休并没有睡好,好在下午只有一节课,时间是后两节,是四点半以后,他有更多的思考和休息时间。

    随后的一周里,各科课程都开始陆续亮相。大一的课程以公共通识类课程居多,专业课程就只有《专业研讨课》和《植物学》。这周又上了一节专业研讨课,另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在农业领域的见闻,让李牧大开眼界。老师因为工作需要,到过非洲、中东、美国、中亚等20多个国家地区交流学习。这期间他在各国农业上的观察和见识,毫无保留地给同学们展示。中东国家的节水农业发展、非洲地区的落后农业现状、美国的机械化大农场、日本的小而精细化农业,这些让大家了解到了世界的农业发展现状。

    李牧认识到,中国还处于农业刚刚粮食自给的现状。饲用大豆、玉米每年中国都还要大量进口。农业的机械化和生产成本相较于美国这些先进国家还有不少差距。

    中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其中育种工作、先进生产管理、机械化是急需突破和努力的方向。困难代表着机遇和挑战,这里面中国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好在这些差距在中国一代代农业人的努力下正在不断缩小,或许未来实现追赶和超越重担就落在李牧这一代农业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