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笼罩了李牧后续的所有大学时光,在这种常态化管控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的出行流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特别是学生这个群体,没有工作生活的压力又备受关注,所以被保护得过于好些,相对封闭的校园管理方式便成为常态。
浑然不觉之中,李牧就度过了自己的大三时光,在这一年里,李牧显得心态衰老了许多,没有了前面两年的新鲜感,也无法出去走动了解社会、见过祖国的大好河山。
陪伴他的依旧是、电影、电视剧,还有那明显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的游戏。每天依旧是正常上课,下课后回到宿舍开始躺平,这就是李牧这一年来的真实写照,平平无奇、颓废无聊。
“艹,不是,射手怎么又死了。”
“不是,跟上呀,我都切进去了,大残,没一个人敢跟。”
“回家,回家,丢,输了,不玩了。”
在游戏上他已经由一个文明的峡谷玩家变成了一名喷子,又是一局游戏输了,李牧把手机往桌上一丢,顿然觉得游戏毫无乐趣,还不如哔站好玩。于是,李牧打开bilibili刷起了视频。
这段时间,李牧开始把兴趣转到了短视频平台,他开始意识到在未来几年乃至很长的时间内,短视频平台将会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工具,也是未来创业发展的重要赛道,所以他开始学习一些视频制作的相关技巧,也开始尝试剪辑一些日常视频,发布到平台上。没有想到本就平常的视频也能带来过万的流量,他在bilibili的第一个视频就播放量过万。
李牧有眼光,但眼光来得过于晚了一些,他只抓住自媒体疯狂时代的末尾,加上他并没有过多坚持在这上面,于是后来就断更了,或许他就这样失去了一个大好的机会,等到几年后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也是后悔莫及。
李牧大三结束,自己的室友也大四毕业了,宿舍其他五人,有一人考了公务员,一人工作,还有三人上了研究生,只剩下李牧孤零零地一人坚守宿舍。
最后,宿管阿姨给李牧找了一个新宿舍,他也就这样住了进去,开始了自己的大四生活。新宿舍的成分很复杂,其中有李牧这样的大四学生,有两个留级的大五学生,还有一个留级的大三学生,有一个是正常的大三学生。
算起来也就只有李牧和这位大三的学生算是正常上学的了,据说这个宿舍一直是这样的“群魔乱舞”,李牧住进来以后发现确实如此。大五留级的晚上经常到网吧,第二天早上才回来,大三留级的和女朋友在外同居,很少回来,就算回来也很少交流。
“我新建了一个宿舍群,我拉你进去吧。”宿舍的唯一一个正常大三学弟主动邀请李牧加入了宿舍群,还加了微信、QQ好友。
他的这个举动,换来了李牧先入为主的好感,这位名叫张武河的学弟接下来一年成为了李牧大学以来最好的朋友。
8月中旬,李牧已在学校,往年的这个时候并没有开学,只是今年开始实施三学期制度,所以会有一个月的时间是小学期,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进行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好在开学早,放假也相对早些,这个制度并没有引来学生们的强烈吐槽。
大四的李牧显得轻松了不少,除了一门营养学实践,转专业后所有需要补修的课程已经补修完成,大四上学期只有几门课程就能完成大学的学分要求毕业了。
动物科学有两个培养方向,拔尖创新和复合应用,李牧选择了复合应用方向。这个培养方向课程会比较多一些,但没有过于精细化研究的内容,平时除了专业课程,还会上一些规划设计、机械设备、农林经济管理的课程。
整整一个月的小学期,李牧只有一门实践课程需要完成,动物学综合实习。这个课程本来是让学生们到企业实习,学习具体的生产知识,但因为疫情原因,学校为了同学们的安全着想,只好安排在学校的实验基地展开。
为了更好地组织完成课程,所有学生被要求在试验基地住宿。
实践基地建设还算不错,各方面也还算健全,就是各种虫子相对多了一些,就这样一个月的教学实践开始了。
李牧选择了鸡生产和猪生产的实践学习,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就是日常的一些生产管理上的技巧学习,而且是学校老师组织,实际上并没有企业实习那么严格,基本上每天就只有半天的时间在现场,半天时间在教室讲理论上的东西。
这也体现了企业教学和学校教学的差异,在企业里都是教学最直接的实践技巧和知识,但在学校更加偏重于理论知识和前沿技术的传授。实际而言,各有优劣,企业教会的是如何做好一件事的技巧,学校教会的如何做好一件事的思维。
这段时间学习对李牧后来工作创造了很多帮助,技巧可以练习,但底层逻辑的知识和思维方式却是不容易获得的,时间与理论相结合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当一个有着完整知识基础和思维的学生工作后,在工作中实践时,将理论融入其中,往往会有创新性思维的涌现。
在李牧看来,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理论的来源往往是实践总结出来的,但推进实践技巧的创新,往往是需要理论为基础支撑的。科学界常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来不是谦虚,那是最朴素的一句话。
实践课程的最后一项,是屠宰测定,简单来说就是杀猪,宰鸡,然后测定其中的一些指标。
那些屠宰后的肉怎么办呢?
简单,分给每个班一些,自己想办法弄了吃了,李牧的班级被分到两只鸡,一个猪腿,半扇牛排。
为此班长组织大家在学校旁边饭店解决这些食物,全班人一起聚餐。
看到这些食材,老板也是见怪不怪,笑着给众人安排起来,他只收一些加工费和酒水饮料的费用。
饭菜上桌,看着那有脸盆大小的一盘盘菜,众人也是惊呼。老板表示菜太硬,也是第一次用这盆装菜。
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大家一起完成了大学的倒数第二次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