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官路生花 > 第168章 这位更胡闹!

第168章 这位更胡闹!

    面对韩文道的劝说,这位年轻干部却嗤之以鼻,说道:“这是你们抢破头的位置,我去干什么。我就想镀个金调走,城关镇的工作我也做的对得住组织了,我得为我的前途考虑。”

    意思就是,你县委办的岗位很好,但太麻烦,不适合我的职业规划,耽误我进市里的步伐。

    韩文道不动声色,送走这位少爷,立马就打电话给组织部的朋友,让他们尽快从县委党校调一个副科级干部过来。

    次日一早,秋海平带着县教委教育局的四个副职的考察名单前来汇报,韩文道要出门,一看名字,六个人,这是差额考察。

    有两个明显是陪跑的,一个是县政法委办公室的副主任,这是汪予凡要提拔到办公室主任位置上的干部,另一个就是他昨晚让朋友给秋海平推荐的那个人。

    但秋海平明显不知道韩文道想把这个笔头子调过来的用意,一看韩文道看了看这个人,就明确说那是个书呆子,多年陪跑名单里的常客。

    “我还真就想要这么一个书呆子,秘书科现在越来越胜任不了写材料的需要,县委办急需要这么一个人才,晚点我跟陈书记推荐一下,县委办现在太缺少笔杆子了,今年的两会报告都没人写,还得我自己来,这算什么事啊。”韩文道说。

    “那就不用考虑了,你觉着能用,我去跟白主任商量一下决定好就行。”秋海平连忙要先去找白毅。

    韩文道觉着没什么问题,就去办自己的事情去了。

    结果白毅不同意。

    他有个内侄,这次想趁着机会从偏远乡镇调到县委办。

    他跟秋海平说:“这件事你不要管了,我打个电话,把这个人调过来协助一下写今年的县两会报告,用完了再回去就行了,多年陪跑他不都习惯了吗,讲什么待遇。”

    秋海平就问他想把什么人调进来,得知是一个根本没什么功劳的亲戚,秋海平都怒了。

    “这个人现在连乡党委乡政府的工作都没做过,一个大学学历都没有,还在给乡政府开车的司机,你一下子想调到县委办还要提拔为领导,是不是太不把我们组织部的工作当回事了?”秋海平怒道。

    “想想办法吧,家里闹的不行,不抓住这次机会,孩子还怎么进步。”白毅说。

    秋海平怒道:“哦,有能力的你用过就扔,你们家的亲戚,我怀疑有没有编制,你现在就想弄进来当领导,就你们家过得不容易?白主任你是不是太放肆了?”

    白毅一拍桌子说道:“调进来的人我不认可,我看谁敢调人。”

    “你是缺乏韩文道的教训了你这是,那你随意,我就按照我的想法调这个人了,你不服你给我找麻烦,整不死你了还。”秋海平怒不可遏。

    虽说组织工作难免要受到人情世故的干扰,可你也不能太过分了啊。

    一个偏远乡政府的司机,八成连编制都没解决,你让我组织部给你调过来担任副科级领导,组织部部长进去了你觉着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

    白毅连忙跟着来找陈枚,他觉着这件事可以商量。

    可以让县委办快退休的人先占着位置,等他一退休再把自己的内侄升到副科级也行啊。

    不就是一个副科级岗位吗他这个主任有的是机会调整。

    陈枚一听,在组织部的名单上签了字,质问道:“白主任,你这个内侄是能写材料还是可以独当一面,你非要把这个人调过来,还要直接给编制提级别?”

    白毅争辩道:“就是两份报告而已,韩文道有能力完成。再说这政府工作报告不是有县政府办公室吗,现在的干部都是怎么了,从党校调过来就要当领导,不给领导就不干活了?可以在党校提拔一下,比如办公室副主任,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嘛。”

    这话不好听,但这就是相当一批领导糊弄人的真话。

    陈枚不想训斥他,就打电话让韩文道问问那个白主任的内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还别说,那小子真有点小能耐。

    韩文道给当地乡党委书记打去电话,党委书记公平公允点评道:“这个人确实能干活,虽然不在乡编制内,但干活从来不讲价钱。前段时间我们这内涝,这小子开着车去村里救人,那真是个能干活的好小伙,就是编制问题很难解决。”

    韩文道这下心里就有数了。

    舍得拼命的人,的确不能让人家寒心。

    回去后他跟秋海平打电话,让组织部尽快把党校的人给他调过来,对于白毅的这个内侄,韩文道表示应该考虑给人家给编制。

    秋海平刚也打电话问了,那的确是个好小伙,整天乐乐呵呵干活,不怕吃苦不叫累,而且县委还给人家嘉奖过两次。

    这个人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

    就是没编制,快三十岁的人了相亲人家都看不起他。

    “这小子的口头禅是吃亏是福,我看不能让人家吃亏是福。这次教委教育局空出来的编制我们留下几个,一定要把这种干部提拔起来。”秋海平颇为感慨。

    韩文道一想,下午正好没事,党校的那个干部调过来之后,要让他先写一份报告。

    楚漫的县政府报告也要他写,那就让这个干部先试一试,他真有那本事,县委办副主任的位置少不了他的。

    “我去考察一下。”韩文道说。

    不一会儿,党校的那个干部坐车过来了,四十来岁,温文尔雅,说话不急不躁,慢吞吞地总是带着笑容。

    “就你了,先办好入职手续,这两天县两会的报告你要先写出来。”韩文道要求。

    对方还是不急不慢,点着头先去组织部报到,然后赶在下班前回来办理了入职。

    此时,韩文道已经开车到乡政府了,叫来那个小伙一看,韩文道心里十分满意。

    身材高大,脚下勤快,眼里有活,而且是个闲不住的好青年。

    “韩主任你多虑了,我姑父跟我说了,我觉着能不能调到县里我不想,去了也没那个能力,我就是个能干点粗活的人,去了还耽误领导的工作。”青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