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3章 二两肉可不少

第13章 二两肉可不少

    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把这边的事情安排妥当,余七安开门回到大明,这边刚有响动,外面的太监轻声问道:“世孙殿下,您醒了?”

    余七安:“嗯,进来吧!”

    太监轻轻推门进来,后面宫女捧着新衣服:“殿下,这是根据您的身形制作的新蟒袍,您试穿一下?”

    余七安皱眉:“朝廷未下旨,岂可僭越,拿去烧了。”

    太监脸色一白,直到自己马屁拍到马腿上,吓得连忙跪下:“殿下乃是嫡子嫡孙,奴婢想着定然是没有丝毫变化的可能,所以斗胆,还请殿下恕罪!”

    余七安嗯了一声:“想要多做事的心是好的,不过注意分寸,这次就不惩罚你了,下不为例!”

    太监连忙退了出去。

    余七安看看自己的衣服,自己穿着后世的衣服出入唐王府确实有点不伦不类:“来人给我更衣。”

    换了一身素衣余七安出门先找自己老爹,唐王世子这几天都在灵堂守孝,等余七安到了,世子欣喜:“你……来了?”

    余七安:“我在这守一会,你去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吧。”

    世子点头:“好。”

    余七安跪坐在那里,没一会,张书堂从后面跪着到余七安一个身位:“殿下,总共一百二十六个人都安排妥当了,吃完饭王府内官正在给他们上课教他们王府的规矩。”

    余七安:“嗯,先训着,每天根据他们学习干活的表现写一个优良中差的评价,有重大过失或者立功表现也要注明,方便以后升迁或者辞退。”

    张书堂愣了一下:“每天都写?”

    余七安点头:“每天都写!一会等我父王回来我去看看。”

    余七安的爹并没有休息多大会就回来了:“你……忙,我……守着……就好,他……们说,报上……去要……十几天,圣上……批复……还……”

    余七安嗯了一声:“估计没有一个月不会有结果,好在爷爷的山陵都已经准备妥当,我们只需要在礼仪上注意就好,你不用担心。”

    安慰好唐王世子,余七安去了安排这些招来的人的院子,来的时候一百多个人正站在院子里学着太监的模样行礼。

    余七安站在最前面:“来了王府就要守王府的规矩,你们都是因为家里欠着王府的钱粮来的,自然要好好为我做事还账,做的好,不仅你们家的欠账可以减免,你们自己也能得到奖赏。

    但是要是做的不好,到时候被清退回去,祸及家人,别怪我没有提醒你们!”

    这群人还好,余七安选的都是十七岁到二十四岁之间的青年,虽然大部分都面黄肌瘦的,不过整体上底子都还不错。

    余七安一挥手:“吩咐厨房今晚加餐,每人赏二两肉。”

    “谢谢殿下!”

    余七安倒是不想装高人一等,可是自己借的就是皇家的身份,太跟这群人打成一片,不说别人怎么想,这群人自己都未必能适应。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初选的,一百多人里面还要淘汰大半到各个工坊真的干活,等选出其中一二十个真正的心腹之后又不一样。

    余七安在那看了一个小时,这群人训练的很认真。

    其实训练礼仪这个东西不是为了让他们行礼有多标准,而是要让他们知道尊卑之序,这样恩威并重才能快速的在这群人中间建立权威。

    要不然靠余七安自己的人格魅力,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哪来的人格魅力。

    这边安排好之后,余七安去查账目看王府内各处的情况,昨天只是简单的任命了各处的管事的,并没有对王府进行详细了解,今天就是通过账目情况了解各处的运作情况。

    王府管理体系分为内外两部分,其中内管事主要由承奉司为首,管理太监、宫女还有唐王世系下的宗族。承奉司全称王国典载承奉司“专掌王府营办出纳之事”。

    所以这个部门的权力很大,太监九人之多,不过因为余七安父子就被关在这里,这次余七安来了个大清洗,九个人被关进去了七个,剩下两个也不过是平日没有为难他们父子的。

    余七安顺势也收回了王府的出纳营办大权,目前这些主要是张书堂总览,还有几个平日里人品比较好的太监负责具体事务。

    典宝就是用印太监和王府内库管理这些。

    典车下面负责王府车马使用还有王驾仪仗。

    典膳负责王府饮食采买王府王庄上贡等等。

    典服下面、司冠、司衣、司佩、司履四个太监,这四个太监还管理着王府负责针织刺绣的宫女和绣娘,负责金银铜器制作的工匠等等。

    门官这个职位主要是负责王府内院的关门落锁,内外之禁,王府落锁之后非急事不得再开门,不允许除王爷等王府直系之外的男性逗留内院。

    剩下的还有司药太监下瞎良医两人,这个对应的就是皇帝的御医,余七安让王府良医去给这些新招募的长随家人治病去了,所以这边没啥看头。

    王府内这些都是小事,余七安主要还是更重视王庄和王府外面的生意营办,不过这一部分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清楚的,而且在守孝期间不宜大动,除了跟福山王安阳王和他们的娘有关的人被撤换抓起来之外,其余的地方只是把账目拿回王府而已。

    最近最大的事情就是唐王入葬和各种随葬品的选择了,余七安对这个唐王可没啥感情,除了大礼仪上必须的那些之外,其余随葬的东西都是能省则省。

    至于福山王和安阳王的葬礼,这个需要崇祯最后给两人定性才能考虑以什么等级入葬。

    都看了一遍,余七安又去陪了一会老子才回到现代。

    休息一夜,第二天吴战那边的安保方案已经出好了,老巴这边建议招募四十八人,而从他们安保公司建议聘请十二人,合计六十人。

    然后还要投资十六万美刀对工厂和别墅改造,还建议余七安花五十万美刀购置防弹轿车。

    余七安拿着方案一看,好家伙,这老巴的四十八人的工资只相当于安保公司三个人的,这十二个人的花费是人家四十八个人的四倍还多。

    没办法,国内的人愿意出国打拼的,尤其是安保佣兵这种拼命的活,不给高价肯定不行,每个人的月薪都有三万元,而老巴这边一个人折合咱们的钱不过一千五左右。差距二十倍,就这对老巴来说也是高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