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29章到达庐州府

第29章到达庐州府

    余七安在这边待足了七日,然后就回了王府,一切看着好像都没有变化,不过这次出门对于余七安来说意义重大,自己再也不用被局限在唐王府那么一个小小的地方了。

    再次回到国内,余七安开着自己刚买的越野摩托车打开一扇大门,再次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个荒废的房子了,这里已经是南阳城外了。

    骑上摩托车余七安一路向东南方向出发,目标直指大别山。

    进入大别山区是经过余七安深思熟虑的,首先第一点就是,这里离繁华的江南很近,又有长江淮河和运河的航运便利。

    全国山区很多,往北太行王屋,往西北秦岭,往西的武当川蜀,往南也有东南丘陵,但是要说方便余七安继续做黄金兑换生意的,只有这江南之地。

    至于为什么要进山,当然是要选一个地方割据拉,自己在王府已经够憋屈了,换个身份总不能还当个憋屈商人吧,这一次虽然依旧是经商为主,但是抢劫也变成必要的辅助手段。

    越野摩托的噪音很大,走在大明官道上,引起不少人驻足观看,但是余七安完全不怕,看到又如何,只要余七安不停下,就没人能知道余七安骑的是什么。

    摩托飞驰,骑马都追不上,更不怕这些人报官了,等到地方之后摩托车一丢衣服一换谁知道是自己骑着摩托车走的一趟。

    余七安也考虑过乘坐无人机,但是考虑到这农用无人机还是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而且这无人机的噪音也不小。

    天上目标也大,别让人当妖怪射下来了岂不是亏死。

    就这余七安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骑摩托都穿了三级甲在身上的。

    花了三天的时间,余七安从南阳绕了一个大圈,骑到庐州府也就是后世的合肥,然后把摩托车再次推到现代别墅内,换了身衣服出现在庐州府街头。

    进山归进山,余七安进山又不是找死的,所以进山之前,肯定要搞点人手了。

    庐州可是个好地方,往南是巢湖长江,到了长江边顺江而下一日就能到南直隶,然后出海一路顺遂。

    往西是大别山区,绵延千里,横跨豫鄂皖三省,占据大别山退入山中,以大明的实力,集结全国兵马也休想围剿余七安,进往南控制金陵进而控制江南,往西控制江汉平原守住粮仓图谋川蜀,往北占领淮河可二分天下。

    最起码大明人口能保存三分之二。

    到时候要是建奴骑兵真的厉害,依托大别山,消耗一波,再继续北上,要是不够机枪扫射的,那北伐中原一战就定乾坤了。

    庐州城外有几千流民聚集,不过那些守门的看到锦衣华服的余七安问都没有问直接放行了,还得余七安路引都白准备了。

    为了这次出行安全,余七安特意找人制作了一个真实的路引,材料是大明的纸张,字也是手写的,章也是电脑一比一复刻的,这群人肯定看不出任何问题。

    甚至给城门官准备的碎银子都放在了袖子里,就等着被盘问为难的时候还花钱疏通呢。

    结果,对方问都没有问,就让余七安进来了,让余七安郁闷了好久。

    在庐州城逛了一圈,已经一个上午过去了,找了一间酒楼吃饭,要了一个二楼靠窗的雅间,小二伺候余七安做好,余七安直接吩咐:“来四样拿手菜,两荤两素,一壶米酒,一份米饭。”

    小二弓着身子把余七安的话又复述一遍:“……,您还有什么吩咐没有?”

    余七安:“先去传菜吧,一会我还有话问你!”

    小二出了雅间一吆喝,后面就开始忙碌,小二再进来,余七安才开口:“这庐州府哪家牙行的人面最广?我说的是官牙!”

    小二连忙说道:“这要说官牙,那首推洪四爷了,洪大爷是庐江县县尉,二爷在舒城衙门当差,三爷经营庄子上的生意,洪四爷则在这庐州府办了一家牙行,田地契约,租赁合同,人牙赎买,这庐州府官私两面都要给给他几分面子。”

    余七安:“嗯,你去洪四爷牙行,给我找个机灵点的牙人过来,我要在这庐州府置办处房产,买些人口。”

    余七安说完话,直接赏了他十文钱,小二高兴的下去喊人了。

    余七安饭吃到一半,小二就带着一个牙人来了:“公子,您要的人到了。”

    余七安:“候着。”

    两人在外面等着,余七安吃完才让人进来:“上一壶雨前龙井。”

    小二下去,跟小二进来的牙人才开口说话:“给公子问安,小的钱小乙,在洪四爷手下做事,听来顺说,您要在咱们庐州府置业,小的自小在这长大,对这庐州府的这些房子哪一年建好,哪一年修缮,前任房主是谁那是一清二楚。

    不知道公子要多大的房子?”

    钱小乙早就听小二来顺说了,这位公子一个人吃四个菜,又是酒又是饭的,一看就不是个差钱的主,这吃完饭还要喝龙井的,那买卖指定小不了!

    余七安淡然开口:“最少要三进的院子,地方一定要大,环境一定要清净,我读书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

    钱小乙眼睛一亮:“哎呦,一看公子您就书香门第贵气逼人,这庐州府宅院虽多,但是能让公子看上眼的也就个而已。

    咱们庐州府宅院,讲究的是东贵南富,西穷北贫。

    这读书人都讲究一个紫气东来,所以都住在城东,这南面靠近码头,来往商贸方便,又有学府,最是繁华,西面都是些穷苦人,北面则是从山里和北面逃难来的流民难民,这两边虽然也有几处大院,就不跟您介绍了,凭空污了您的身份。

    所以合适的就是城东焦府,这焦府原本是一任致仕的御史养老居所,占地二亩七分,虽然小了些,但是书香气氛浓郁,三进的院子,有房七十八间,后院有半亩小花园,闺阁一栋,池塘占地三分。”

    钱小乙介绍的时候一直在看余七安的表情,看到余七安一直皱眉一副不满意的模样,知道是嫌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