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七安赶紧回现代百度了一下,从查的资料看,现代马还是挺多的,全球至少有三千万匹以上的存栏,马匹保有量前十的国家每一个都超过百万匹。
余七安感觉自己用不了那么多,有十万拿着骑枪的轻骑兵,那整个蒙古高原都是自己的马场,养三十万骑兵,那余七安还不如买三十万辆沙漠穿越者1000-3全地形车。
这玩意动力输出85匹马力,最高时速为80公里,而且涉水深度达到了04米,最大续航里程达到250公里,装载量550公斤。价格才两万多,量大还优惠。
而两万块在现代,只能买普通的肉食马,军马那都是十万以上起。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从现代搞银子,从蒙古那边买,现在明末战争频繁马匹价格暴涨,一般的驾车马都在二十两银子左右,军马一般都三十到八十两,越贵越好。
现代银子5元钱一克算,一百两银子才3300克,约合一万五千块而已,这一万五,能买最好的马,放在现在,那至少也要十五万吧,十倍的差距,这样是最划算的。
所以趁着这次来北方的机会,搞一批马回去,也要建立一个稳定的用银子换黄金和买马的渠道。
至于现在会骑马的人不够,这不是边上的三屯营,东面的关宁军不都有骑兵么,大不了回去的时候竖大旗专招一批会骑马的。
到时候骑兵装备AK加左轮防身,训练一万多所谓八旗铁骑的时代就可以说拜拜了!
余七安美美的想着,外面斥候回报河对岸出现建奴骑兵斥候,要不要追击?
余七安考虑了一下,自己的斥候都是步兵斥候,跟人家骑马的追个什么劲,不追,沿河侦查就行,等到天黑了再过河用夜视仪好好收拾对方!
天黑之后,斥候去河对岸,结果那边的建奴都不见了,余七安让他们在对岸找隐蔽点布放随时注意建奴动向。
之后的三天,余七安营寨都建好了,建奴还是没有来一个,甚至第一天还有斥候,后面连斥候都不来了。
倒是马世龙第三天来了:“余佥事,你这么做不地道吧?”
余七安:“怎么了?”
马世龙:“我们抓到一个在我们营地散布谣言的,说只要会骑马的,投靠你这边立刻给二十两安家费,每个月还有三两的军饷,月末发放绝不拖欠,每天能吃饱饭。”
余七安:“是么?真有人这么说?也不是造谣,我们这边确实给这个待遇,但是我可没让他们到你们营地去招人啊,回头我肯定批评他们!”
马世龙:“不是,你这真有这个待遇?”
余七安:“是啊,骑兵啊,你们没有啊?骑兵最起码得给个家丁待遇吧?”
马世龙:“可是,我们培养一个骑兵不容易,你这么搞,不就把我们的骑兵给拉走了么!”
余七安本着不得罪人的原则:“要不然这样,我这边呢确实需要五百个骑兵教官,要不然你借给我,安家费我直接给你,一人二十两,就是一万两,算是抵扣一部分你培养骑兵的付出了,我只要人不要马,怎么样?”
马世龙:“二十两肯定不够啊,一个骑兵从骑上马背到能上马冲杀,那至少也要两年时间,两年光军饷都要二十四两了,再加上人吃马嚼的,一个骑兵养成,至少也要六十两银子,这里面的成本马倒是次要的了。”
余七安知道马世龙说的是实话,他自己算的培养一个骑兵成本超一百两。
余七安:“这么说,你会给我派精锐骑兵过来?像关宁铁骑那种?”
马世龙立刻闭嘴了,他哪有那个水平的骑兵,余七安查资料的时候,他三屯营的粮道被百十个建奴骑兵断了,他都没办法疏通,最后还是去山海关请孙承宗派了一百多个关宁骑兵来才疏通的,所以他的骑兵在余七安看来,也就是上马能跑的水平而已,而且未必能凑够五百。
马世龙:“那二十两也太少了,最少也要五十两吧?”
余七安:“这样吧,两万两,给我五百骑兵,我给你两万两银子,反正城里面的军队又不是你的,你调令一发不就行了。”
马世龙:“那不是这么说的……行吧,两万就两万吧,我就当支持你前出营地了。”
其实在马世龙看来,这些边军的骑兵,每个月一两的饷应,那是朝廷花钱,买马的钱也是朝廷花钱,吃的粮食,那是官兵自己带的,交的伙食费,但是这两万两银子可是装进自己的口袋。
没有了骑兵,只要有马,回去之后,招兵大旗一挂,一个月一两银子,会骑马的汉子还不好找,五百骑兵,不花一分钱又回来了,至于能不能打仗,那要慢慢来,朝廷肯花钱训练,那就能打仗,朝廷不花钱,哪有能打仗的兵呢。
所以事情的收尾就是,余七安撤回去招兵的人,马世龙给调来所谓的五百骑兵,余七安试过了,不过是会骑马的步兵而已。
余七安也不着急,只要他们能脚踩马镫双手持枪就行,又不是指望他们骑马砍杀,再说了,慢慢练嘛,只要钱到位,吃饭管饱,一两月不行就一两年,慢慢的不就成精锐了。
余七安待到二月二的时候,建奴没有出现,刘之纶倒是带着部队上来了,他留下钱士升守遵化,自己带着从罗文峪撤回来的兵打算去打喜峰口。
三屯营这个位置为啥叫三屯营呢,因为他连接着三个屯子,往北喜峰口,往西是遵化,往东就是滦河下游的迁安。
原本刘之纶还担心自己打喜峰口的时候,建奴从三屯营北上支援呢,现在余七安守住了滦河位置,那建奴是铁定过不来了,刘之纶也就放心的进攻喜峰口了。
看到余七安了,刘之纶非常开心:“报捷的文书已经送达御前,陛下十分开心,让我们勉力奋进,以图再立新功,等到贼事大定,封赏一定不会推迟!”
余七安无语了,要不然人家说崇祯刻薄寡恩呢,这还不叫推迟,你倒是一功一议啊,我这前前后后打了这么多胜仗,就算没有个好处,发个圣旨说个好话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