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87章 十个火枪旅

第87章 十个火枪旅

    余七安原本觉得,还有拿钱买不到的东西?结果到了互市这边才知道,这边确实有拿钱买不到东西的,在牧民眼里,粮食盐茶铁这些才是硬通货,其次才是杂七杂八的生活小百货布匹,最后才是银子和铜钱。

    例如六十斤茶叶可以换一匹好马,一百斤盐可以换一匹好马等等。

    茶叶多了还占体积不好运输,需要制作成茶砖,国内有几块钱一斤的,这边的斯里兰卡红茶还有印度红茶等等也都是几块钱一斤,只不过印度红茶有点砸招牌,喝拉肚子了明年人家就不买了。

    六十斤茶叶最后算下来就是几百块就搞定了,你要是不在乎质量,要的量大,制成茶砖还免费。

    盐也好高,那种牲畜吃的盐砖,一块一百斤,余七安一车能拉10吨盐,能换二百匹马。

    当然了,从大同买盐也可以,不过因为互市开了,大同的盐价现在已经涨到一百多文一斤了,十斤就是一两银子,买一百多斤盐就要十几两银子,关键是买多了还没有。

    这里面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拿盐换东西,那都是一倍的利润,谁都想赚这个钱,谁愿意让你插一脚。

    这大明的盐是要盐引的,而且大同地区又不产,从外地进货也来不及。

    还有一个就是价格,十几两银子也有五百克了,就算五块钱一克,也价值两千五百元了,但是从现代买盐砖那种牲畜吃的盐,一斤才合一块钱,量大还有优惠,最后一百斤的盐砖可能才七八十元钱就买到了。

    而且盐这个东西,现代去买,要多少有多少,别说几千几万斤,你买几十万吨都随时有货,虽然只是牲畜吃的盐,那也比这个时代买的人吃的盐干净,还添加有微量元素呢!

    也就是用粮食换不划算,平均两千斤粮食也就是一吨才能换一匹马,而且大规模卖给他们粮食,也不是啥好事。

    余七安从国内订购一千吨盐砖和一千吨的茶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余七安都是选择在当地租一个有集装箱起重机的仓库,让他们装进集装箱,送到仓库里,一车装十吨,一种一百箱,集装箱都比里面的东西值钱。

    余七安没有一次性运到大明,而是选择换一批拉一批,最后十几天的互市,余七安换回了三四千匹上等战马,还有五六千匹中等战马。整个马市上的马被余七安收购一空,后面余七安想买,人家林丹汗也不卖了。

    余七安也不着急,有了这一万匹,加上自己手里现有的,那林丹汗就是自己的牧场了。

    不过余七安的大规模抛售,让原本准备赚上一笔的不少商户都傻了眼,好在余七安只要军马其余的东西都不买,要不然他们可就不止是骂娘了。

    等余七安这边马都买好了,互市结束了,薛政又送来消息:“可以给陛下发消息了,林丹汗要五万两的市赏,同时还要一万石粮食。”

    余七安让下面的人写好奏章他署名送往京城,这算算时间差不多都够两个月了,当然,要是能拖延的更久当然更好。

    余七安这边送消息到京城,一直等了二十天才得到批复,同时还得到了刘之纶的密信,陛下拒绝了林丹汗的市赏要求,并且要求宣大地区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应对林丹汗的袭扰。

    余七安觉得五万两和一万石粮食也不多,崇祯也觉得不多,但是这是面子问题,大宋每年给岁币,后世天天笑话,天天鄙视,大明的皇帝摇杆还是很硬的,崇祯更是为了面子,宁愿上吊都不愿意南迁的主,所以这个结果余七安一点都不意外。

    刘之纶写信的意思就是告诉余七安守好防线,如果需要支援就向他求援,同时他也介绍了一下他那边出售出关贸易牌照的情况,他那边得到了三十万两银子,除了拿出十万两给边军补发了欠饷之外,他还拿出了一部分修补边墙。

    他同时劝余七安也修补一下边墙。

    余七安这才想起来,他北面还有长城呢,自己到这边都没有去看过,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用了。

    余七安自然懒得逐个去跑,直接趁着白天的时候,使用无人机飞了一圈。

    余七安现在有了信号中继无人机,能够确保在没有卫星没有网络的情况下通过遥控控制来实现飞行,通过中继无人机来实现信号传输。

    这种网络模式代价高昂,而且抗干扰能力差,能够同时操控的无人机数量也有限,不过这些对于余七安来说都不是问题,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干扰,余七安同时操控的无人机也顶多两台,一台信号中继无人机和一台执行任务的无人机。

    通过无人机图像显示,所谓的大同外长城,到处都是剥落的城墙砖,有的地方都露出夯土,夯土都被侵蚀了一半,还有的已经倒塌,大明实际上能保证的也就是一些重要的路线上的堡垒附近的城墙还能勉强使用而已。

    怪不得卢象升说修一下都要一百五十万,这工程量,余七安看了都挠头。

    余七安干脆也不修了,修个屁,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只要打服了林丹汗,林丹汗就是余七安的长城!

    余七安这边把陛下拒绝的消息送给林丹汗,同时让薛政可以想办法回来了。

    余七安这边也开始积极备战,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余七安把八万士兵还有后来陆续招募的一万后勤人员整编,分出五十个营的火枪营,剩下的三十个为炮营,机枪营,各十个,最后加上十个为精锐营。

    每个火枪营一千人,一个营分为十个百户,每个百户下辖十个什,其中八个是步枪什,一个掷弹兵什,一个迫击炮什。

    步枪什里面枪法最好的为什长,次之的为伍长,一个什两个伍长,每伍五个人,为一个最基本的作战小队。

    一个营则是最基本的一个战术小队,也就是说,如果余七安需要派人去执行任务,最少的单位就是派一个营上去。

    然后就是五个火枪营加上一个机枪营加上一个炮营和一个后勤营八千人编成一个合成旅,最后八万人的军队编成十个合成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