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21章 给新领地了

第121章 给新领地了

    五六月份,余七安这边都在忙碌着收粮食收税的事情,余七安减税的命令一下,各地百姓都是欣喜万分,毕竟减税对百姓来说是实打实的好处。

    而且为了应对粮商一到收粮的季节就搞降价压价的行为,余七安直接自己出钱收粮,在整个大同地区全都高价收粮。余七安给的是银币和制式铜钱,收税的时候直接交这种不要火耗。

    如果你卖给了其他人,也可以拿银子和铜钱到余七安的钱庄去换成银币和制式铜钱交税,这无疑又给百姓省了一大笔钱。

    长城外地区,那里开垦的地也到了第一年收成,虽然跟熟地比产量不足七成,不过土地数量多,这收的粮食也多,那边的百姓除了给余七安的地租之外更是不需要上税,最后算下来每亩地的收益是过去的一倍还多。

    有了这一季的收成,这些百姓才算彻底的安定了下来。

    秋收之后,余七安就开始准备进攻蒙古东面三部的事情了,新训练的两万骑兵已经训练半年,马上拼马刀未必比的过那些常年马背上的蒙古骑兵,但是马上开枪已经完全没有问题,实在不行当骑马步兵使用也行。

    正当余七安算着日子等着让骑兵出发的时候,京城的圣旨却先来了。

    奉 天承运皇帝

    诏曰:余七安巡抚大同,治边有功,活民无数,擒察哈尔部林丹汗内附……

    ……拜右佥都御史,巡抚宁远,兼领东江镇……

    余七安迷迷糊糊的听完:“什么玩意?就加了一个拜右佥都御史的虚衔?然后就给我支使辽东去了?”

    太监听到余七安的话嘴直抽抽:“咳咳,巡抚大人,领旨谢恩吧。”

    余七安:“等一会,我考虑考虑。”

    太监:“……”

    要是来的时候司礼监特意安排不可无礼,这位巡抚大人得罪不起,太监都要发火了,哪有这样接旨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皇上?

    余七安这边正准备大力建设大同,准备把大同当老窝经营呢,结果这崇祯是真敢啊,直接给自己换到辽东去了?

    到底要不要去?按照道理来说,辽东比大同好,辽东靠海啊,可以出海抢遍天下啊,但是大同这边自己投入这么多,说放弃就放弃了?再说还有自己的两个武库在这呢,这要是丢了,那……

    等等,我干嘛要丢了呢?去辽东,这是崇祯新分给我的地盘啊,大同现在是我的,以后也是我的,谁敢不服气?

    余七安站起来接过圣旨:“行了,你回去复命吧,就说我接旨了,辽东我会去的。”

    太监也没有敢说什么,也没有要什么赏钱就匆匆的走了。

    余七安还在为下一步做安排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余七安要离开大同的消息就传开了,不会回巡抚衙门就围满了百姓,下面的卫兵来报告的时候余七安也是一愣。

    来到外面,下面的百姓看到余七安出来立刻跪了一地:

    “大人,不要走啊……”

    “大人,我们大同不能没有您啊……”

    “大人,您走了我们怎么办啊……”

    “大人,我们才过两天好日子……”

    余七安不禁感慨,其实自己也没有做多少,仅仅是做好自己该做的而已,对于百姓来说就已经是非常难得好官了,其实百姓要求的何其简单,但是却总有那么多人连这最简单最朴素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余七安:“大家不用着急,我赴任辽东是为了打建奴,大同这边的事情我还会管,这边的政策不会变,大家的生活也不会变。

    新官员到来,我会派人监督,要是敢改变我的政策或者欺压百姓贪污受贿,我一定把他吊死在城门楼上!”

    余七安的话说完,吩咐卫兵传下去,百姓听到这个,才松了一口气匆匆散去。

    既然消息泄露,现在最紧要的就是安抚人心了。

    余七安先把各军的旅长和卫所的指挥使都叫过来,这群人中各旅长倒是没有多少担心的,毕竟他们属于余七安的私军,余七安走到哪带到哪是必然的,唯有那些卫所的新指挥使有点着急,他们军籍在大同,余七安要是走了,岂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余七安:“你们不用害怕,我虽然调任辽东,但是大同的事情我不会不管,这里关外还有我开垦的几百万亩地呢,还有那边百万佃农呢。

    至于你们这些卫所兵,我也都会带着,辽东那边,建奴肆虐,咱们大有可为,到时候我会留下四到五个旅驻守大同各处,有人胆敢乱来,留下的旅长自然就可以崩了他。

    你们卫所兵跟随我去辽东的,加一两的津贴,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从这个月开始全部发放火枪,卫所兵整编为八个旅,番号从101到108旅。这几天我就会派人给你们配枪、发安家费、改编、训练。”

    卫所指挥使听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能当上现在的指挥使那全都是余七安一手提拔的,既然余七安不放弃他们,他们自然也愿意跟着余七安干。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开始分批训练火枪了,不过余七安只发了五人之一的枪,专门用来训练,现在给大家全员配枪,代表着终于是自己人了。

    只不过跟前面十个旅还是有差距的,首先就是武器上,人家是能打五发的,他们是只能打一发的,还有就是番号不一样,人家是从一到十,他们这就是从一百零一开始。

    不一样就不一样吧,最起码咱也是有番号的部队了,正式加入余七安的军队的大家庭。

    接着余七安看向剩下的十个旅长:“这次远赴辽东,第一旅,第三旅,第五旅,第七旅,第九旅随行,第二、四、六、八、十旅,五个旅留守。

    骑兵第一、第三、第五旅跟随,第二、第四、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旅留守。

    其中,第二旅驻守大同城,第四旅驻守破虏靖掳两堡,第六旅长城防线,第八旅驻守河套,第十旅驻守归化城。

    骑第二旅带七旅八旅和察哈尔一旅二旅攻科尔沁方向。

    骑第四旅带九旅十旅和土默特一旅二旅攻东土默特方向。

    骑第六旅带十一旅和十二旅带察哈尔三旅四旅攻喀尔喀方向。

    剩下的察哈尔五六七八,土默特三四六个旅随我一起去辽东,你们一样每人一两银子的津贴,外加十两的安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