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站出来:“大汗,我觉得这次不是多铎临阵脱逃,这反而是他当断则断,保留了咱们的实力,要不然咱们损失的可就不止九千了。
这股明军跟其他明军可不一样,包括阿敏还有大汗您都在他手里吃过亏,最后不是一样只能撤退。”
多尔衮的意思很明显,当时你碰到这股明军不是一样跑了么,这个时候怎么有脸说我们的?
皇太极眯着眼睛:“老十四,你这是什么意思?”
多尔衮:“我没有别的意思,最近大汗不是也编练了一支火器部队么,还有火炮,不如大汗给我们兄弟打个样,如果您赢了,多铎甘愿受罚,镶蓝旗损失的十个牛录我正白旗和镶白旗给他补上。”
皇太极算了一下,要是多尔衮再出十个牛录,那就代表着这一次两白旗等于损失了近三十个牛录,那就不剩什么了。
在努尔哈赤时期,八旗的牛录数
正黄旗:28个牛录
镶黄旗:285个牛录
正红旗:29个牛录
镶红旗:375个牛录(由代善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兄弟俩共有)
正蓝旗:18个牛录
镶蓝旗:24个牛录
正白旗:23个牛录
镶白旗:24个牛录12
在努尔哈赤临终前,八旗的牛录总数约为220个,其中两黄旗有60个牛录,两白旗大约50个牛录,其他各旗没有大的变化。
当时在后金的习俗中,有个说法叫“幼子守产”,意思是父亲的家产由最小的儿子来继承。努尔哈赤最初分配自己两黄旗的 60 个牛录时,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每人 15 个,自己留 15 个。努尔哈赤过世后,剩下的 15 个牛录,是皇太极按照“幼子守产”的习俗,主动分给多铎的。
这样加上阿济格和多尔衮原本的牛录,当时多尔衮三兄弟掌握的牛录数达到65个。同时期的皇太极才不过四十个牛录而已。
这些年随着皇太极使出浑身解数,不断削减打压多尔衮三兄弟,提升自己的实力,现在皇太极手里的两黄旗牛录数已经到了八十六个,多尔衮三兄弟紧随其后,为八十二个。
这一战,阿济格损失了二十个牛录,其中十个是两白旗的,多铎虽然损失了三千多人,但是大半都是包衣奴才,真正的八旗也就不到五个牛录。
少了这十五个牛录之后,皇太极跟多尔衮的力量对比就变成了八十六比六十七了。
要是按照多尔衮说的,自己打赢之后,两白旗再拿出十个牛录补给镶蓝旗,那两白旗就剩下五十七个牛录了,多尔衮也就彻底的失去了跟自己叫板的资格。
至于会不会输?皇太极觉得,对方也使用的火器,自己使用的也是火器,而且自己还有更厉害的大将军炮,肯定能赢!
去年从大明回来之后,皇太极就知道了火器的厉害,所以命掳来的工匠铸造火炮和火枪,今年正月的时候正式制造出了红衣大炮,皇太极取名为:天祐助威大将军。
想到自己的火器,皇太极一下子就有了底气:“好,那就让你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打仗!
另外,镶蓝旗损失的牛录你们必须赔,你先赔他们五个牛录,如果我赢了,你再赔他十个。”
多尔衮不信皇太极能赢,所以也不怕:“好!”
皇太极这边商定之后,余七安那边也有了决定,既然皇太极要自己送送,那就送送,看来不给他长长记性他也不会老实。
两方准备在大凌河决战一场的时候,草原上,科尔沁部正在准备过冬的草料,自从跟着皇太极混之后,科尔沁部现在也不同往日了,占据着整个东蒙地区最肥沃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里曾经是蒙古族的祖地,成吉思汗铁木真就是靠着这里发家走上一统蒙古的千秋伟业。
如今科尔沁占据这片水草丰美之地,已然是整个蒙古羡慕的对象。
不过如今天气多变,寒潮来的尤其的早,所以科尔沁部从入秋之后就开始准备越冬的草料。
这一天男人们正在割草打捆,女人正在收获她们撒播的燕麦,远远的就听到地面轻微的震动。
有经验的牧民这个时候已经开始收拢牛羊了,这绝对是大规模骑兵出动的声音听声音至少过万。
牧民爬上一个山丘,就看到远处的草原上,一群绿色人骑在红色的马上,犹如一条线一样的冲过来,不知道对方是谁,但是肯定不是他们部落的骑兵。
坏事了!男人吹响示警的号角,大家慌忙朝着自己的蒙古包位置撤退,老人留在外面赶回羊群,女人和孩子躲进毡房里,等待着战争的结束,比车轮高的男人都要拿上弯刀准备战斗。
骑兵那边,并没有全部围上来,只分出了一个营,然后其余的继续前进。
一夜之后,烧焦的毡房和尸体证明这里曾经有一个部落存在,要不了多久野狼会光顾这里,丰盛的吃上一顿美餐,明年这里的牧草也会更加茂盛。
余七安可不会遵守草原的约定,什么车轮高以下的孩子不杀,什么女人不杀,余七安把这一次称为惩戒之战,你如果惩罚敌人的时候还手下留情,那么敌人只会觉得你软弱。
对待科尔沁部,余七安要的就是所过之处片甲不留,不允许还有一只活着的动物。
而喀尔喀部和东土默特那边还好一点,毕竟这两个还没有那么坚定,余七安给他们机会,只杀那些给建奴提供旗丁的,有人在建奴那边服役的。
科尔沁部已经知道了西面来的敌人,一开始没有在意,但是派去的两千人一瞬间被淹没,连一个人都没有逃回来,科尔沁部开始慌了,这个时候集结牧民已经来不及了,对方一路扫过来,路上没有几个部落来得及跑掉。
少了那两千人的常备军,科尔沁部想要再集结起一支军队需要时间,科尔沁部只好一边集结各部落的勇士,一边派人找皇太极求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族人被蹂躏。科尔沁人的心在滴血,他们丝毫没有想起他们在大明做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