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39章 东江水军到

第139章 东江水军到

    沈士魁激动的看着这一袋袋白面:“黄总兵,你看,这些装面的袋子,装面的袋子是布袋啊!”

    黄龙:“还真是,这么好的厚白布竟然用来装面?这是不是太奢侈了?”

    沈士魁:“这么好的面用布袋装,才显得他的品质嘛,到时候在朝鲜那边一定要卖个高价才不愧对这好面,就是这袋子太大了,一袋一石,一个人都搬不动。”

    黄龙:“听说是为了防止库管盗仓,这么大的袋子,库管藏都藏不住,一个人都搬不动,而且一袋一袋的,多了少了一眼就看到。”

    还好这次两人本来就是来要补给的,准备了十多条船,用了五条船才把这些粮食装满。

    其实余七安就是买面的时候搞得大袋子装省事,一个叉车一个货包,一包里面两吨面,正好二十袋,装卸都省劲。

    这种白面搞来的并不多,平常的时候,百姓还是喜欢要麦子和稻子,因为价格便宜很多,回去之后稻壳和麦麸等等也都能吃,余七安发粮食向来大方,稻壳麦麸都是除秤的,他们算是白得的。

    当下面的人汇报说黄龙和沈士魁拉了五百石的白面走,余七安也只是惊讶了一下而已,生气倒是不至于,毕竟自己的失误不能怪别人耍小聪明,况且一点粮食而已,不过是小事。

    要是这次能够成功收复东江,得到人和船,所有的损失都回来了。

    很多人都疑惑,辽东的军队到底有没有战斗力,其实从后来的分封就能看出来,三顺王,吴三桂是关宁军的代表,耿精忠和尚可喜可都是东江军出身了,入关之前加入建奴,入关之后凭借战功封王有封地的也就他们几个了。

    所以收拾调教一番还是能用的,至于那几个汉奸头子,余七安不要,到时候打包送给崇祯就是了。

    最近余七安从澳洲那边搞了一船草料过来,那边畜牧业发达,这种大型的经营草料的公司还不少,人家大规模种植,集中收割打捆之后,一个大草料捆押的又结实又密集,一个都有几百公斤,用散货船装,一船能运三四万包。

    到这边之后,又换成一千吨的小船装,正好连草料带船都送到大明。

    一匹马一天大概要吃十到十二公斤的干草,一个草包足够一匹马吃四十天的,两个草包就够一匹马过冬了。这一批草料能够解决余七安两万匹马过冬的草料问题,余七安的草料缺口也就解决大半了。

    只是开这么大的空间门,余七安的脑袋可是连续好几天的疼,感觉按照这么发展下去,将来自己能把航空母舰战列舰这种开过来。

    装卸完草料之后,余七安还要忙着培训一批海船的驾驶员,这一千吨左右的海船驾驶起来并不难,而且余七安这边也只是近海转转,相信等开春之后这批人就该能完全熟悉了。

    这天,余七安正在教他们怎么使用六分仪呢,黄龙跟沈士魁带着几百条船浩浩荡荡的来了。

    这说是舰队,余七安觉得说是一个捕鱼船队更贴切一些,几百条船上面的人数有两千左右,这个就是东江水军的全部了,而且看着有些人在船上战斗站不稳,很明显就是临时凑的壮丁,估计是余七安按照人头发钱,这群人是拉人充数。

    余七安就当没有看到,这群人登上宁远码头,看到余七安停在边上的钢铁大船都是伸长了脖子。

    一千吨的船也就是余七安嫌弃他们太小了,毕竟055都是一万多吨,福建舰都是八万余吨,自己这一千吨的算啥,还是二手货船。

    但是对于这群没有见过世面的土包子来说,这就惊为天人了。

    上次黄龙和沈士魁带来的船就已经是岛上最大的船了,载重不过100余吨而已。

    郑和七次下西洋的主要船型是“长612米,宽138米,排水量1000余吨”的“二千料宝船”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的船队共90人,有3艘船,最大排水量不到100吨,小的只有40吨。达·伽马远航印度的船队共160人,有4艘船,最大载重120吨,长不到25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船队,共256人,有5艘船,最大排水量为130吨,其余为60-90吨。相形之下,郑和大号宝船排水量约七八千吨,中号宝船在1000吨以上,也是当时世界第一的。

    而北方人素来不善于造船,余七安这一千吨的船,在南方郑芝龙的船队中不算最大,但是在东江镇这群没有见过什么世面的水兵眼里就是绝对的大船了。

    沈士魁不敢相信的看着那船:“这船?这船……是铁的?”

    余七安:“不是。”

    沈士魁还没有松一口气,余七安解释道:“这个是钢制的,纯粹的钢制大船。”

    沈士魁身子一抖:“下官还没有见过这钢铁还能飘在水上呢,真是稀奇,还不用桅杆不用帆还能跑那么快,真是巧夺天工!”

    余七安:“钢铁飘在水上有什么稀奇,你们难道没有用铜水盆飘在水上么?”

    黄龙朝着那些水兵吼到:“都看到了,咱们余大人手下有如此神船,你们那点破船人家根本不看在眼里!不要想着什么待价而沽的心思,也别觉得自己多了不起,谁离了你都不行!

    我跟你们说,大人有你们那不过是锦上添花,没有你们大人还能少些累赘。

    谁要是还存着什么闹事不服管教的心思,到时候被杀了砍了,可别怪我们不帮你,那是你们自己早死,谁也救不了你们!”

    沈士魁也连忙说道:“黄龙总兵说的对!咱们既然跟着余大人,就不能有二心,余大人给咱们钱粮,还给咱们冬衣,那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

    谁要是敢闹事惹事,我沈士魁第一个不答应!”

    余七安笑着问道:“怎么?这群人还有人不服气?想要闹事不成?正好今天赶上训练,让兄弟们给他们露两手看看,别到时候自己撞枪口上了才知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