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两界门,我在明末当王爷 > 第151章 找死的使者

第151章 找死的使者

    看着孙元化不再吭声,余七安继续说道:“什么忠君爱国,你也不过是一家一姓之家奴而已,百姓的生死你是一点不顾,皇帝的命令你是毫不犹豫的执行。”

    孙元化辩解道:“忠君爱国,勤政爱民,这本就是孔孟之道……”

    余七安:“所以是孔孟让你加税的?是孔孟让你收辽饷的?你自己看看,十月以后,建奴的问题已经被我解决,辽东的军队也尽数入关,朝廷没有给我发一粒粮一文饷,但是你登莱还有全国各地辽饷可少了一文?

    还有这摊派,地主士绅你是一文不收,百姓的是一文不能少给,还有各种苛捐杂税,还拦路设卡收费。

    你就是这么爱民的?”

    孙元化:“国事艰难,本就应该勠力同心,等贼寇平定,百姓自然能过上好日子……”

    这话余七安是不信,这税只有往上加的,没有减少的,比较搞笑的是,辽饷是用来对付建奴的,等建奴入关之后,辽饷依旧在收甚至一直收到清朝垮台。

    所以辽东的建奴没有了,不代表辽饷就能停了,余七安可以预见,一直到大明灭亡的时候,这辽饷都不会停,就算辽东建奴没有了,这不是还有余七安吗。

    余七安看看孙元化:“我的意思呢,你既然比较喜欢西洋事物,又加入了天主教,我打算让你担任辽东外事大臣,负责跟外国的交往,同时招募一些翻译,各种语言的翻译,培养一些这方面的人才。

    至于你的巡抚职责,你还是别想了,你要是非要跟我拧着来,大同的丘巡抚就是你的榜样,现在他为了当好巡抚已经开始卖老家的铺子和地了,我看你也没啥家产,到时候巡抚大人在衙门里面种田养鸡补贴家用,那也挺有意思的。”

    孙元化:“我乃陛下之臣,非辽东之臣,恕难从命!”

    余七安:“行吧,那你就回衙门种地去吧,我也不太想让你负责这些,万一你给我教坏了我还白忙活了。

    本来觉得你是个人才,关起来有点浪费了,现在看来,改变一个成年人的思想果然不是简单的事情。”

    过完年还没有出正月,余七安又遇到一个不顺心的事情,去年余七安拿下东江之后,朝鲜使臣金堉过境出使大明,没有来宁远拜见自己,过年之后回到朝鲜那边,也没有来拜见自己。

    这还就罢了,余七安也不是非要他来给自己磕头,但是等他回去之后,朝鲜朝着余七安的东江镇方向派出了军队警戒,这个就让余七安很无语了,你是怎么敢的啊?脑子坏掉了吧?我都没有怎么着你,你还准备给我找麻烦?

    余七安还是没有搭理这群小西巴,毕竟跟他们一般见识有损自己的形象,一个国家都不够余七安一个旅横扫的,打着也没有意思。

    但是二月二的时候,这个金堉来了,看到余七安只是客气的弯腰拱手:“余巡抚,贵国已经同意将东江镇移驻九连城地区,还请余巡抚早日安排移驻事宜,以减小东江镇对我朝鲜的滋扰,还我朝鲜以安宁。”

    余七安乐了,笑的很开心:“很好,从我接管东江镇之后,东江没有在滋扰你们朝鲜吧?”

    金堉:“未曾,大人管理东江镇之后,约束手下,对我秋毫无犯,当真是守礼的典范,我朝鲜上下无不感念大人恩德。”

    余七安:“那就好,移驻的事情好说,我大明之民岂能长久生活在东江小岛,等到冰雪融化之后,朝廷粮饷拨付,我即刻命东江镇移驻,不仅东江镇,散落在朝鲜的所有大明子民都会离开,绝对不留一个在朝鲜。”

    金堉:“如此我朝鲜上下无不感念。”

    余七安:“嗯,最近听说散居朝鲜的大明子民过得很苦,经常滋扰朝鲜地方,你回去之后,就让他们迁往东江镇去,我会安排人接收,到时候一并迁移到九连城旅顺等地,可好?”

    金堉:“这样最好!多谢大人。”

    余七安:“你放心,迁移之前,我会约束好那些士兵,不出东江镇半步,绝对不会给朝鲜带来一丝滋扰,谁要是敢出岛半步,我就砍了谁的脑袋!我绝对不会允许我的兵有骚扰朝鲜子民的事情发生!”

    金堉:“大人真乃人臣楷模,金某这就放心了!”

    余七安:“你放心就好,我大明国土万里绝对不会觊觎你那一岛之地,太祖就定下规矩,朝鲜为不征之国,万世修好,我们岂会让你难做。来人,送金大人回朝鲜,用快船,让他早日回去复命,早日把我大明散居朝鲜的百姓送到东江镇”

    金堉离开之后,余七安看着对方的背影久久不能平静。

    来到作战参谋室,余七安看着地图:“让特种部队出动给我抓一个有分量的建奴回来,要活的!”

    很快参谋制定了作战计划,特种部队被派出。

    海州卫,阿敏正窝在卫指挥衙门里面猫冬,虽然已经过了二月二,但是辽东的天气还是冷的刺骨,自从去年皇太极大凌河战败之后,大金丢失了宁远复州盖州等地,原本处于后方的海州卫成了前线。

    阿敏带着十个牛录的真奴还有三千的乌真超哈守城。

    自从接了这个活,阿敏就没有顺利过,一开始的时候,阿敏派出骑兵哨探前出,防止明军偷袭,结果派出去多少就没有多少,不管小股大股,只要离城南超过十里,必定消失。

    渐渐地阿敏也明白了余七安的意思,不能超过海州南十里,不能去就不去,阿敏就让军队轮番上城值守。

    自从大凌河战败之后,南四卫丢了,蒙古那边也丢了,皇太极的日子突然不好过起来,导致阿敏这边得到的支援很少,真奴还能吃饱吃到肉,那些汉人的乌真超哈已经饿的开始抢城里汉人的粮食了。

    阿敏正在迷糊的烤火的时候,突然听到外面噗噗噗的声音伴随着人倒地的声音,这声音不对,有血腥味,有脚步声!他浑身一激灵,拔出腰刀:“外面什么人,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