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平原大时代 > 第42章 新征程

第42章 新征程

    2000年春暖花开时,兴邦已经在沿海开发集团整整九年了。当年全省最年轻的正厅,现在也熬成了41岁的油腻大叔了。

    就连当年力主给内侄“压青”的翟柏涛,也没想到,这一压就是九年。

    官场行舟,不进则退。

    九年了,儿子宗旭都从小学读到高三毕业班,兴邦的职务依然纹丝未动。要说一点不煎熬,恐怕谁听了都不信。但是宗兴邦一天到晚忙的不亦乐乎,少有焦虑的时候。

    早上五点半,林玲从厨房端出一碟凉拌枸杞头放在餐桌上,看见兴邦还坐在小桌子上批文件,就不由得埋怨。

    “去去去,工作拿到你公司去摆弄去,你看看这个家还有人站的空嘛!到处都是你的书和文件。”

    “嫌弃房子小啊,小显得温馨啊,人挨着人多好。”

    “去去去,别给我耍黄腔。这凉拌枸杞头多吃点,你也得好好补补了。”

    “嘿,你嫌弃我了开始。”

    “你别心里没数啊!”

    兴邦夹了两筷子凉拌枸杞头,扒拉了一碗鸡汤面条,又夹起一块煎鸡蛋就往嘴里填,冲着洗漱台前的儿子喊道。

    “旭旭你抓紧捯饬,吃点饭饭,一会我送你去上学。”

    宗旭把梳子放下来就坐到了餐桌前。

    “爸爸,我跟同学说你是厅级干部,他们根本不信,说我疯了,讲咱家这个房子小得都赶上吃低保的标准了。”

    “小孩子不要攀比,没少你吃少你喝就行了。房子大小和学习有正相关关系吗?”

    “我的重点不是说房子,我一直都有个疑虑,你是不是被组织‘留级’了。”

    兴邦一愣。

    “留级?我一直都是优等生。”

    “哈哈哈,这会不会是你的错觉?”

    老爸被怼的再也没有心情看文件了,干脆把文件夹一合,盯着儿子看,平时没怎么注意,那张俊俏的脸上已经长出了青茬茬的胡子。

    “看来你长大了。”

    “怎么样,我是不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成了一个迷途的人。”

    “对,爸爸是一只官场迷途的羔羊。不过我说的是要送你一个电动刮胡刀。”

    “我才不要,同学讲,胡子越刮越旺。”

    孩子上学辛苦,兴邦每天都开车送上下学。

    路过京西路二条巷新村的时候,兴邦指着12号楼跟儿子说。

    “其实我们这里还有一套房子,去年才装修好了,一直没用。”

    宗旭眼一斜愣。

    “你真是我的亲爹,这房子就在我学校的后面,你为啥要多折腾我一年!”

    “主要是怕装修有甲醛,影响你的健康。”

    “我不管。你已经严重影响我的健康了,明天我就要住进来,住这房子里我每天早晨可以多睡至少20分钟!20分钟啊!!”

    “既然儿子都说了,我让你妈妈把房子打扫打扫,下周咱们就搬家。”

    宗旭一蹦一跳的进了校门。

    兴邦摸出手机就给老婆打电话。

    “玲啊,咱把南大附中后面那套房子打扫一下,我想好了,搬家!”

    林玲哼了一声,把电话挂了,剩下兴邦一个人在风中凌乱。

    “这个老婆娘,最近火气挺大!”

    兴邦刚要发动车,副董事长李斯发过来一条短信:董事长,我们在省政府三楼会议室已经就位了。

    “马上到!”兴邦一脚油门,车往西康路上狂飙。

    今天上午,省政府将听取沿海开发集团台东新增五十万亩垦田规划的报告。

    在政府秘书长的引领下,省长田子方满面春风的走进会议室。与会人员站起来热烈鼓掌。

    今天是田子方到江南省开的第一次开省长办公会。

    摆在省长面前的沿海开发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超级巨无霸,旗下产业资产近万亿。产业触角遍及金融、地产、农产品、生物制药、观光旅游、投融资等多个行业。集团拥有华融银行、沿海建设、沿海农业和海岸旅游四家上市公司。

    寒暑易节,春华秋实。

    田子方叹道。

    “十年磨一剑,

    业态容万千,

    积下巨富财,

    忠心诚可鉴!

    沿海集团今天交出的这么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我们省政府是满意的。兴邦同志的能力还是很过硬的,我可以这样讲一句,你就是我们这群人里一名剑法超绝的剑客。”

    众人哄笑。

    有人开玩笑道。

    “兴邦同志又多了一个封号,这个在清代是要加薪的。”

    有的同志没忍住,茶水都喷出来了。

    田子方嘿嘿一笑,伸手点了一根烟。

    “现在沿海开发集团又要扬帆再起航,开始新的征程,五十万亩屯垦新规划是世纪大工程。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沿海整体发展与腹部地区陆海统筹,形成新跨越优势,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江南省经济发展引擎牵动力的最大化。”

    省长办公会顺利通过了沿海开发集团台东新增五十万亩垦田规划。

    会后,坊间就传闻兴邦要升官了。

    兴邦对此类传闻置之不理。依然忙碌,一天视察完华融银行路过总统府,想到附近一家鸭血粉丝店不错,便带着李斯去尝尝。

    吃饭时,李斯没憋住。“董事长,都传你要升官了,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啊?”

    “老弟,升官发财当然是当事人自己最先知道,我自己都不知道这事,你还当真了?到目前为止,书记、省长都没有找过我谈过一次话!”

    “省长不是在办公会上夸你了吗?”

    “当着公众面的夸没有多大意义,形式大于实质。”

    “传的可邪乎了。”

    “这是拿我在火上烤唻。”

    兴邦明白李斯的心思,李斯坐沿海开发集团副董事长的位子已经五年了。只有他兴邦走了,董事长的位置才能空出来。

    “老弟,你是不是特盼着我走?”

    李斯哈哈一笑。

    “我是希望你升上去!”

    江南省省委书记赵荣炳北上述职,赵这次没有惊动任何人,只带了秘书长曹爽一个人。

    还有几个月他就年满六十五周岁了。这次极有可能会和他谈谈休的事宜。

    赵荣炳在宦海如履薄冰,沉浮了一辈子,希望早点退下来。

    他扪心自问,上对得起组织,下无愧于百姓。两袖皆清风,胸怀坦荡荡。在江南省他苦心竭虑的细心经营,令他略感安慰的是江南经济虽有波澜,总体还是一片欣欣景象。现在他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一句,江南省,我尽心了。

    到了,还是住老地方,京悦宾馆。

    就是出差,赵荣炳工作依然闲不下来,客房里桌子上的文件堆了厚厚一摞。

    连续几天的赶工让他累的腰酸背痛,好在心情不错,还是非常愉悦。

    宋老已经找他谈了话,希望他从省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下来后能继续发挥余热,建议他担任某慈善基金会理事长。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耀职位,这次让他赵荣炳来坐这个位置,足以能说明对他是绝对的信任,也是对他这么多年来工作的肯定。

    赵荣炳心里突了一下,激动的脸都红了,马上说道。

    “我还是一退到底,回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吧,给年轻人腾出一些舞台。”

    “哈哈哈,都基本议定了。这种时候你就不要推辞了。”

    “我怕我干不好,辜负了组织的期望。”

    宋老一抬茶杯,示意赵荣炳请茶。

    “很好的碧螺春,江南好风光啊。”

    “是啊,在江南省这几年,相比在西部身边的同志们,我也算享福了。”

    “你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这是赵荣炳书记这辈子喝过的最好的茶。

    “最近我们准备要搞经济大开发,江南省是经济重镇,你在那里工作了那么多年,有没有发现几个做经济工作能力很强的年轻的同志?”

    赵荣炳的眉毛又突兀的上挑了一下。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宗兴邦和高强这两个人。

    “有是有,我们省不缺人才。我这次带来一个省厅级干部名单,都是四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您过过目。”

    赵荣炳递上一个名单。宋老并没有立即翻看,而是从桌子上拿起一张报纸。指着照片里的人说道。

    “这个年轻人怎么样?”

    宋老展示的照片,是记者报道沿海开发集团刚刚动工的五百公里截污绿色长城工程。

    照片里宗旭一头热气,满脚满身泥浆的站在直径一米五的稀土管道上指挥吊车吊装。

    “哦,这是沿海开发集团的董事长宗兴邦同志,今年42岁,正厅已经十年了。把沿海开发集团从一个破产边缘拉回来,发展成为现在资产近万亿的国有企业巨无霸。是我们重点培养的对象。”

    宋老点点头,随手拿出铅笔在工作便签上记了宗兴邦三个字。

    “名字很好,兴邦,兴国振邦!”

    赵荣炳脑子轰的一下,他知道一个政治新星可能就要冉冉升起了。

    最近他和这个宗兴邦被别有用心的人捆绑在一起,做了一个局。

    有关赵荣炳放纵亲信,大搞政绩工程,突击围海造田,以图圈钱运作博取更高门票做最后一博的传言,在小范围内传的尽人皆知,其用心令人不寒而栗。

    至于网络上,关于沿海集团被兴邦这个孙猴子翻江倒海折腾坏了、破坏海洋环境千年罕见等帖子更是铺天盖地。

    做官难啊,做大事、实事的官,难上加难。

    赵荣炳回来后,就让曹爽打电话通知兴邦来书记办公室一趟。

    “兴邦啊,赵书记回来了,你马上过来一趟。”

    “我正在台东啊,条子泥围垦正忙着呢。”

    “放下手头一切工作赶紧过来。你怎么糊涂呢!”

    兴邦知道有重要事情,不然不会这么急。

    “好的,秘书长,给我三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