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 第 324章 以工代赈

第 324章 以工代赈

    楚王章十三年四月,楚国的大部分地区依旧滴雨未下,这场大旱已经持续了近五个月之久。

    就算是身处楚王宫之中,楚王熊章也能感受到旱情的严重性。

    因为王宫内的湖泊水位已经快要见底了。

    如今楚国许多土地因长期缺少雨水滋润,已呈现出明显的皲裂之态。

    起初,人们还能依靠湖泊与江河支流获取水源,勉强将种子播撒入土,但由于干旱时间过长,许多种子要么无法发芽,要么即使发芽后也很快被晒死。

    目前,唯有靠近汉江、长江、淮河这三条大江大河的耕地中的庄稼生长态势良好,其他地区的旱情则异常严峻,不仅难以给庄稼灌溉,就连人畜用水都十分困难。

    楚国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已开始在官府的组织下,向水源充足的地方暂时迁移,例如长江沿岸、汉江沿岸、淮河流域以及云梦泽周边等地。

    此时的楚国,除了东海郡、吴郡、会稽郡这三个地方正常降雨之外,其他地区均已被干旱所笼罩。

    在这一年,楚国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旱灾之中,无数田地干涸开裂,庄稼枯萎死亡。

    面对这场天灾,楚王派出了御史台的一众官员,由御史大夫屈虞亲自率领,前往楚国各地巡查,监督地方官员的抗旱工作。

    这一次,御史台出手毫不留情,已经有十几名县令因为抗旱不力被御史台拿下,其中更有甚者因为严重渎职、不尊王命而被御史大夫屈虞当着百姓的面给处决,御史大夫屈虞的严厉之法,让其在百姓心中赢得了十分巨大的名声。

    御史台这一系列举动使得楚国各地的官员们深感震撼,一个个都变得老实起来,不敢再有丝毫懈怠。

    与此同时,楚国从年初开始就加大了向商贾购买粮食的数量,且不论粮食种类,如大米、黍米、菽等,只要是粮食,楚国一概来者不拒。

    不仅如此,因为楚国收购的价格也颇为可观,吸引了众多北方的商贾纷纷携带粮食前来楚国售卖。

    起初,这些商贾还以为楚国即将发动对巴国的战争,需要储备大量的军粮。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贾涌入楚国,他们逐渐意识到楚国正面临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干旱,楚国国内粮食大幅减产已成定局。

    所以这些商贾也开始坐地起价,粮食价格一日三涨,但楚国依旧没有拒绝,还是大量购买。

    时间一天天过去,楚国各地的干旱情况依旧没有得到缓解,而粮食的价格则是一路飙升,从最初的一石粮食一千钱,涨到了如今的五千钱,足足涨了五倍有余。

    这个时候,很多人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卖粮食太早了,要是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事已至此,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别人赚钱。

    在楚国的王宫之中,楚王熊章正和大臣们商讨着国家大事。他突然问起大司农樊须:“现在府库里有多少粮食了?”

    樊须恭敬地回答道:“王上,经过数月的大规模采购,楚国府库中的粮食已经增加到了三百二十万石,但与此同时,府库中的钱财也已经耗尽。”

    楚王熊章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么现在粮食的价格如何?”

    樊须面露难色,答道:“王上,目前的粮价已经涨到了原来的十倍,而且还有上涨的趋势。”

    听到这个消息,楚王熊章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他知道,这样的粮价会给百姓带来沉重的负担,而且普通百姓也买不起,如果朝堂不救济百姓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所以,朝堂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否则楚国的饥荒将会更加严重,天灾也会变成人祸。

    于是,楚王熊章坚定地说:“十倍而已,你要继续买,钱不够,寡人准许你去向少府借。若是楚国还不下雨,这粮食的价格可就不是十倍了,就算是二十倍、三十倍都有可能。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

    大司农樊须听了楚王熊章的话,虽然感到压力巨大,但还是决定按照楚王的指示去做。毕竟,这是关乎楚国生死存亡的大事。

    “臣明白了”,大司农还是有些低估了利润对商贾的诱惑啊。

    “令尹”,楚王熊章看向弥生。

    “臣在”,令尹弥生起身应道。

    “如今国内百姓手里的粮食恐怕也差不多见底了,这现在赤地千里,就算是他们想找野菜树皮裹腹都不好找了,你即刻带着八十万粮食下去,对各地受灾百姓进行施粥赈济”

    “寡人料定今年会有大量百姓绝收,从现在到明年还有整整一年的时间,你可以在各地受灾区域实行以工代赈,给妇孺老弱施粥,让受灾的青壮们可以在这期间加紧修建河道和沟渠,如今江河干涸,正好可以加紧施工,你给予这些做工的百姓发放粮食和钱币”,楚王熊章对令尹弥生说道。

    “以工代赈?”,弥生听到楚王熊章的意思,眼前顿时一亮。

    勤政殿内,其他人听到以工代赈这个赈济的方式时,都赞叹不已。

    “王上英明,以工代赈既能让受灾百姓和其家人能够吃上饭食,还能加快楚国河道治理的施工进度,并且也能对百姓进行约束和安抚,实在一举三得啊”,令尹弥生说道。

    楚王熊章没有理会令尹弥生对赞叹。

    “大司农,现在国内有很多百姓都因为水源问题,都开始大量往长江流域迁徙,你要督促长江两岸的城邑令宰们做好安置工作”

    “这些人可都是劳力啊,你们能不能将这些人留在长江两岸,作为开拓长江沿岸的主力军,就看你们的本事了”,楚王熊章对大司农提醒说道。

    “还请王上放心,臣也会依照王上提供的办法在长江两岸对受灾的百姓实行以工代赈,让他们在两岸帮助官府修建城池,开发长江流域”,大司农樊须说道。

    大司农一直致力于开发长江流域,但受限于人口,长江流域发展速度还是比较慢,大司农虽然着急,但也没有办法。

    纵然是在楚王熊章的支持下,楚国是在长江中游流域设置了南郡,但偌大的南郡面临人口不足的问题。

    这几年还是因为有不少从国外买来的奴隶都安置在这里的缘故,这才使得南郡的人口增加到了二十多万。

    但偌大的南郡依然还是城邑不过四座,即武昌、鄂城、咸宁、江陵。

    大司农计划趁着这次楚国旱灾,大量人口暂时迁到了长江两岸的机会,希望将这些人彻底留住。

    而楚王熊章也想着趁着这个机会调整国内的人口居住密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