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贞观合伙人 > 第1011章 李二微服私访记(十九)

第1011章 李二微服私访记(十九)

    提起刺绣,虽然以苏绣最为出名,但是实际上,扬州的刺绣也不差于苏绣。

    扬州刺绣和苏绣同属于一类,区别只是在艺术风格上。

    所以,完全可以代表南方的刺绣。

    如果说北方的纺织以民生为主的话,那么这边开始,纺织就是以艺术和奢侈品为主了。

    华夏的丝绸一直都是外国的紧俏货物,伴随着丝绸的出口,各种刺绣等手工艺自然也跟着名扬海外。

    不少国外的权贵富商对于大唐的刺绣都是非常的感兴趣,也是身份的象征。

    贵妇们有着几块带着刺绣的衣料布料,就如同后世的女生挎着LV或者爱马仕一个意思。

    所以,这里不但有着大大小小的刺绣店铺,有些规模的则是雇佣手艺好的妇女每天如上班一样在此刺绣;如果出不来,需要照顾家的,也可以将活计带回家中做,然后收成品。

    这些刺绣随着商人们,带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

    在长安一带,因为挨着科技院,最近已经有了初步的工业化的影子,就是用一些简单的机械完成一些纺织过程,大大的节省了人力。

    但是这里却不一样,刺绣是有图案的,需要一针一线的刺上去,每个都不一样,所以在工业化这块,暂时还无法实现。

    但是无妨,本身就是奢侈品,纯手工也有其贵的道理。

    一行人逛玩了两天,便离开了扬州继续南下。

    ……

    接下来就是苏州了。

    尽管此时还没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词,但是依然不能否认苏州地位。

    以苏州为中心,连接的常州、湖州、杭州一带,是南方的又一个重要的经济带,也是最后一个经济带,因为再往南,就没有此等规模的经济中心了。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偏远地区”了。

    李二当然不能将一带的几个州都走一遍,所以,只能在最具代表性的苏州转一转。

    前面说到了扬州刺绣,那么苏州刺绣就不得不提了。

    由于两地较近,所以手艺和经营模式上都差不多,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风格上了。

    此外,除了刺绣,苏州还有着大量的陶瓷作坊。

    外国人除了迷恋中国的丝绸之外,瓷器也是他们爱不释手的东西之一。

    而苏州也是一个重要陶瓷出口的地方。

    大大小小的陶瓷店遍布各地。

    一些有手艺的品牌大店,一般出售的都是做工精美的陶瓷器,价格也是比较贵的。

    也有一些小型的陶瓷店,生产的都是偏日用方向的了。工艺方面可以稍微粗糙一些,但是主打的就是坚实耐用,也是非常的有市场。

    总体来说,苏州和扬州都是历史悠久、商业规模成型的地界,自有其运行成熟的体系和规律。

    一行人转了三日之后,就打算离开了。

    临行前,李丰田再一次带着李二来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后世的上海地界。

    当然此时的这里,依然还是滩涂一片。

    想改造这里,肯定不是靠着几个人的努力就行的。

    必须要靠着几代人的努力,加上点科技狠活才行。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这里的人,远比他上一次来的时候要多了许多。

    因为地价的原因,许多人已经瞄上了这里,开始尝试着改造和搭建一些仓库之类的,这都是好的开始。

    尽管后世的李丰田没去过上海,但是二人漫步在这滩涂上,李丰田依然凭借着记忆,讲述着视频中或者影视剧中出现的上海,侃侃而谈的给李二讲述着未来这片土地将会是何等的繁荣。

    苏州一行,整体还是满意和愉快的。

    休息好之后,一行人则是继续了南下。

    ……

    东南沿海一带的诸多州肯定是不能都走遍,最多就是途经的时候简单的看一下,但是,这些州中,依然得去一个有代表性的地方。

    最后,二人决定先去福州看看。

    如果说过了长江以南,硬要在东南一带找出一个文化经济中心的话,福州勉强算是一个。

    而且,尽管李丰田第一批开放的厦门属于泉州,但是实际上,厦门基本算是在泉州和福州交界的泉州境内。还有一个就是,福州一带,民族构成也比较复杂。

    尽管以汉人为主,但是在这里,百越当中的闽越人,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民族问题不光李二重视,李丰田同样也是非常的重视。

    果然,事实证明,这一趟真的是不虚此行。

    在福州下了船之后,二人就感觉气氛有些不太对。

    尽管福州的港口有着繁荣的趋势,但是明显感觉这人和人之间就有了明显的隔阂。

    通过穿着,就可以看出来民族的不同,但是诡异的是,这里的人明显的分成了几堆,可谓是泾渭分明。

    一行人在福州港口没走几步,便有两波人同时靠了过来,先来到面前的,明显就是汉人,只见为首的一位三十岁上下的精壮汉子笑嘻嘻的对李二说道:“这位客官应该是第一次来福州的客商吧?可是要卸货?我这有着一群干活利索的力巴,活干的不但好,收费还不贵。”

    还没等这汉子话说完,另外一群人也走了过来,不过从他们的穿着看出来,这些应该就是当地的一些山越人了。

    为首的也是大约三十多岁的汉子,操着不太标准的官话说着:“朱老六,你这人不讲道义,按顺序来,这次的生意应该轮到我们做了,你们怎么竟然先过来抢了?”

    那个叫朱老六的汉子明显没将他的话当回事,很随意的说道:“坎苏,一家一笔生意不假,但是那是长期固定在这里装运货物的固定主家,这位客官明显是第一次来的,所以,当然是谁抢到算谁的。”

    “你……”坎苏看见朱老六不讲理,顿时就怒了!

    “胡说八道!官老爷说的明明白白,一家一笔生意,哪里有生熟一说?你这分明就是抢我们的活计!我要将此事报告给老爷,请他定夺!”

    “哼,我还怕你不成?”

    两伙人顿时剑拔弩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