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相循序渐进,最终说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不若叫皇家天师前往荆州四城,他们有呼风唤雨之能,若能降下雨水,抢救田地庄稼,百姓们必将叩谢天恩,皇家天师们亦得大功一件,届时皇上论功行赏,文武百官再无异议。”
南地本就比北地多雨,秋收时节连续二十日无降雨已经算是小旱了,若持续无降雨一个月以上,便是中旱。若长达一个半月,那便是妥妥的大旱,到时候颗粒无收,定会饿殍遍野。
自从荆州将有大旱的预言出来之后,不止皇帝,文武百官乃至天下百姓都在关注此事,一开始因预言直指荆州以北,嘉贞帝便命荆州以北数城的官员留意此事,一旦发现有旱灾的倾向,便立即上报。
可后来,这预言不知从何处传来,大旱之地竟变成了荆州以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嘉贞帝便对荆州数城都关注了起来。
外地折子送来路上要耽搁时间,写折子的时候是二十日不降雨,现下已经不是二十日了,再耽搁下去,便要成中旱了。
此事的确是重中之重。
耷拉着眼皮子打盹的姬大锤不禁朝这右相瞥来一眼。
若说满朝文武百官他最佩服的人是谁,当属右相。
大燕朝设左右二相,两人亦是阁内的首辅和次辅,右为尊,右相为主,左相为次。这左相是个保守派,没啥存在感,而这右相却是只老狐狸。每每朝上有什么争议的时候,他都能及时给出一个两全之策,既能顺了皇上的意,亦能捋顺文武百官的毛。
右相这话一出,果然皇帝让步了,文武百官也妥协了,先前那老谏臣一时也没了反驳声。
一个对皇家天师的本事深信不疑,一个觉得若能避免此次荆州以南的旱灾,的确乃大功一件,不啻于五年前通天寺空离小大师预言江州水患,拯救数万万百姓之功。若这些皇家天师真有此本事,便是如了皇上的意又何妨。
等到散朝,先前那老谏臣却是一副唉声叹气的模样。
姬大锤正巧路过他身边,多嘴道了一句,“再唉声叹气,头发都要白完了。”
作为一个古板的言官,老谏臣平时也没少参姬大锤的本子,毕竟他素来行事无忌,很多地方不合规矩。
可此时,老谏臣竟将这土匪越看越顺眼了,他又叹了一声,“我这是又想那皇家天师立功,又不想他们立功。”
姬大锤左右瞧了瞧,见其他官员都散开了,这才压低他那大嗓门道:“我懂,你想天师立功,是想救一方百姓,让他们免于旱灾之苦。风调雨顺之时都有百姓吃不饱饭,若真叫旱灾影响了收成,死的百姓怕是更多。
但你又怕这皇家天师真立了这样一桩大功之后,皇上愈发偏向他们,这群皇家天师也会尾巴翘到天上,仗着这点儿功劳不将文武百官放在眼里,甚至日后行蛊惑皇上甚至天下百姓之事。”
老谏臣先是一惊,连忙四下看看,确定无人听到两人谈话,才松了口气,:“你这夯货,何时这么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