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兴十五年,徐太后辞世。
已经二十五岁的天兴帝终于迎来了亲政,许是被母亲压的太久 天兴帝极为反感后宫干政,不止一次的表示‘女人就该相夫教子’,甚至重启了被废除几百年的殉葬。
这个世道对女子本就苛刻,在天兴帝时期更是艰难。
天兴帝一直活在母亲的阴影下,他迫切的想要做出点成绩,他亲政的第二年便发兵北上,当时的昊国刚刚经历皇位更替,也是主少国疑,甚至连一个能挺大梁的将领都没有!
而且,昊国的这个太后根本没有他母后的本事!
但天兴帝没想到,昊国的太后不行,但昊国的小皇帝有个超能打的姐姐!这位元帅公主直接把天兴帝打的怀疑人生!
那位元帅公主一生未嫁,只要她皇弟有命令,她就往南打,最终,整个北方都沦为了昊国的疆土,她死后,她皇弟以亲王之礼下葬,甚至以皇帝之身为他的姐姐服丧三日,亲自送灵。
前半生活在自己母后阴影里,后半生活在敌国公主阴影里的天兴帝,终其一生都在打压束缚女性。
古往今来何曾有女子为帅,只把女子当附庸的天兴帝完全不懂敌国的这位昊太宗怎么敢用女子为帅,而且一用便是一辈子!
就像他不懂一个从草原来的戎夷之辈,怎么敢在弱冠之年推行变法,怎么能仅用了十三年就将一个游牧部落彻底变为一个国家,学习中原建立了一整套的制度。
之后又用了七年将昊国推向了与大雍对峙的地位!
虽然不想承认,但天兴帝心里也清楚,昊国隐隐有超越大雍的趋势。
天兴帝最庆幸的就是他活得久,敌国的元帅公主再能打有什么用?还不是命短!敌国的昊太宗天纵之才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刚四十就驾崩了!
天兴帝严重怀疑敌国那俩人是累死的,于是,他在位的最后几年更加沉迷享乐,甚至一年到头只有大朝会才露面,常朝全免了。
天兴帝不仅熬死了敌国太宗,还熬死了自己的第一任太子,最后选了自己的十五子为储君,年号为昌平。
据传闻,是他的十五子答应给他上庙号才选的昌平帝!
是的,天兴帝一改先祖定下的规矩,丢了半个江山还厚颜无耻的给自己上了庙号。
也有种传闻,是说昌平帝自己想要庙号,但他觉得自己没什么本事,就贿赂大臣给他老爹上了庙号,为自己的庙号做准备。
总之,天兴帝最后的庙号是英宗。
据说是在一半的大臣反对下,才没定为太宗,先不论天兴帝配不上太宗这个庙号的问题,和同时代的昊太宗比,天兴帝用了太宗会显得格外讽刺。
所以,只能委屈了英宗这个庙号。
随着昌平帝上位,天下格局再次变化。
昌平帝一心学习父亲偏安一隅、苟且偷安。
昊国的皇帝也深受父亲影响,一心想着统一。
昌平六年,昊军南下,大雍痛失北云十一郡!
北云十一郡是大雍最好最大的养马之地,是军事重地,是北伐的必争之地!
失去北云十一郡,大雍的一统天下只能是一场空梦……
昌平九年,昊国皇帝驾崩,庙号高宗,整个昊国陷入了皇位之争,昊国大乱。
而此时的昌平帝正忙着生孩子,大雍失去了收回北云十一郡,甚至是北伐统一的最好机会。
昌平帝没抓住机会,可有人却抓住了机会,北云十一郡的二把手是从大雍投降到昊国的叛将,他直接捅了自己的顶头上司,掌控北云十一郡后向北进攻昊国,建立新朝,国号为燕。
与此同时,昊国的一位重臣自立为王,也趁机攻城掠地,建立了大齐。
燕、齐两国趁乱伐昊,硬生生将昊逼回了固勃地区。
整个北方也被燕、齐两国瓜分。
燕、齐两国结成同盟,并于大雍签订和平条约。
燕、齐两国是根基不稳,需要时间。
而昌平帝则是单纯的不想打,眼睁睁的等着敌人做大!甚至,明明是燕齐处于劣势,昌平帝却为了加快落实和平条约,直接给燕齐两国送钱!亲手养壮了敌国。
昌平帝和他爹一样看不起女子,甚至后宫之中时常有妃嫔被虐待致死。
许是造了报应,昌平帝早年的孩子全部早夭,四十五岁才终于有了一个活过十岁的女儿,他瞧不上女子,却偏偏对这个唯一的女儿疼到了骨子里。
因为无子,昌平帝总怕他那些兄弟造反,在他四十的时候,他的那些兄弟有的被杀了,有的以各种“意外”去世了。
当他五十时,依旧膝下无子,终于在朝臣的劝说下立了储君,因为他那些兄弟的“意外”多多少少与他有关系,他不敢立那些兄弟的后人。
于是,选了一个宗室子弟,是永宁帝与徐太后幼子的后人,名唤秦纯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