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简直是奇迹。“合家顶戴,满门朱紫”。
只是,乾隆时期,告老还乡,虽受亲家未丁忧之事牵连,结局唏嘘,但仍配享太庙。
张廷玉(1672年-1755年5月19日),祖籍安徽桐城,大学士张英次子,谥号“文和”,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在清代安徽桐城张氏家族中,张英、张廷玉、张若霭,祖孙三代,侍值内廷,颇受康、雍、乾三帝的青睐,可谓“合家顶戴”,满门朱紫。尤其张廷玉,“登朝垂五十年,长词林者二十七年,主撰席者二十四年,凡军国大事,奉旨商度”。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二十六岁的张廷玉准备参加会试,但因其父张英奉命为总裁官而回避不试。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张廷玉的夫人姚氏离世,父亲张英登相位。
张廷玉一共有妻妾五人,妻子姚氏,是麻溪姚文然第六女,是张廷玉外公姚孙森的族孙女。
妾室:吴氏、李氏、蔡氏、施氏、吴氏。张廷玉儿女众多,其中有历史记载的有4个儿子,3个女儿。
张廷玉有四个儿子。大儿子张若霭:张若霭生于1713年,张廷玉42岁那年才有的这个儿子,属于晚年得子,而且他和张廷玉同一天生日,张廷玉对他很宠爱,但从不溺爱。张廷玉注重对他的教育,无论在人品上还是学习上都严格要求,尤其在做人上。
张若霭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画画,特别喜欢欣赏名人画作,而且特别孝顺。有一天,张廷玉到一同僚家做客,他在同僚家里看到一幅名人山水画,越看越喜欢,回家后仍意犹未尽,忍不住在儿子面前对那幅画大加赞赏。张若霭以为父亲很想要那幅画,自作主张去把那幅画要来,挂于书房想给父亲惊喜。不料,张廷玉看到那幅画有惊无喜,当场责骂儿子说:“我无介溪(严嵩)之才,子有东楼(严世蕃)之好,奈何?”张若霭连忙跪下求父亲原谅,并将那画物归原主,张廷玉这才消了气。
张若霭善画山水、花鸟,得王糓祥、周之冕遗意。
出身书香门第的张若霭学习刻苦,在学习上深得父亲真传,他聪慧过人再加上勤奋,小小年纪就能吟诗作赋,书法字画无一不精,在一些国家大事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张若霭刚满20岁就袭一等轻车都尉的爵位,正三品。
雍正十一年(1733年),20岁的张若霭高中了进士参加殿试,他的试卷字迹苍劲有力,在尽忠为国的观点论述上功底深厚,忠君之爱国情,热烈如火,试卷被雍正帝认为“颇得古大臣之风”,雍正将他的试卷从进呈的第五卷拔至一甲第三名(探花),不过雍正在此过程中并不知道他是张廷玉的儿子,起封后才发现是张廷玉之子张若霭,他又激动又欢喜,连忙派太监向张廷玉报喜。
可是让雍正万万想不到的是,张廷玉并没有接受这份喜悦,而是惶恐不安,他匆匆进宫禀明雍正,说自己是朝中重臣,而如今儿子又身中探花,昭告天下,怕引起议论,实在不妥,无论如何请求雍正帝将他的儿子降为“二甲” (殿试第二等),“愿推以让天下寒士”。
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金榜题名?张廷玉也不例外。不过从当时的大环境考虑,他不得不这样做。实际上这是张廷玉深谋远虑后做出的决定,张廷玉作为雍正手下的变法主要拥护者,得罪很多权贵,另外,张廷玉身为雍正帝最受宠的大臣,不知遭到多少人的羡慕妒忌恨,如果他的儿子再高中探花,而且是“雍正帝由进呈第五卷,拔置一甲第三”更会惹来不小非议,更为重要的是,雍正帝如此看重他张廷玉的儿子,将来他的儿子会受到雍正帝提拔,父子在朝都身居要职,这非同小可,很可能会让雍正乃至下一代帝王生疑,伴君如伴虎,仕途凶险还是低调行事为妙。出于多种考虑,张廷玉就决定让儿子降低身份,这也正是他的明智之举。
于是张廷玉向雍正帝恳求,看他如此坚定,雍正帝也不好说什么,就答应了他,将张若霭改为二甲第一名。
张若霭的名次虽然在其老爹的恳求下被刻意降低,但张若霭登科后,重人才的雍正仍将其直接授予 “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属于正七品。办公地点在乾清门西侧的南书房,这里曾是康熙帝读书的地方。雍正帝让他留在自己身边任日讲起居注官,主要负责记录雍正帝的日常活动、听政、祭祀等重要场合时的言行,并将这些记录整理成起居注。一般来说,在科举考试的殿试后,只有榜眼、探花才有资格授编修,可见雍正帝对其才能的肯定。
到了乾隆三年(1738年),张若霭袭三等伯,迁侍读学士,不久因儒臣袭爵不合规定,所以罢其世职,累迁内阁学士,从二品。
乾隆十一年(1746年),张若霭随乾隆帝西巡五台山,生病后回京,英年早逝,年仅34岁,留下《岁寒三友图》、《仿王元章疏影寒香图》传世画作。留有诗文《晴岚诗存》、《蕴真阁集》。乾隆帝令按伯爵品级给银一千两办理丧事。
乾隆帝对张若霭十分赏识,并没有因为张廷玉之故而牵连于他,因为张若霭病逝前,乾隆还没有真正对张廷玉实施打压。那时的张廷玉正和鄂尔泰针锋相对,斗得正凶,正合乾隆帝的制衡之术。张若霭病逝两年后,张廷玉开始步入被打压的凄凉晚年。
二儿子张若澄出生在1722年,比哥哥张若霭小8岁,是张廷玉49岁时所得的儿子,他出生的这一年康熙帝驾崩。他成长的时期正是他的父亲辅佐雍正帝的时候,也是最得势,位极人臣的时候。但是张廷玉并没有因此骄横,而是毅然低调,他教育儿子生活要简朴,做人要低调,努力读书自立自强,以后做了官要廉洁。
尽管张廷玉声名显赫,他带着孩子们仍然住在皇帝所赐的旧园中生活,粗茶淡饭,甚至连基本的日常的器具都缺少,张若澄耳濡目染,长大后颇有父亲的遗风。
张若澄读书画画都非常努力,成绩斐然,他记忆力超群,绘画功底深厚,而且即兴赋诗也很拿手。
乾隆十年(1745年),张廷玉的政敌鄂尔泰病逝,讷亲取代了鄂尔泰的位置,乾隆用讷亲制衡为官多年的老臣张廷玉,确定“嗣后内阁行走列名,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张廷玉在前”,张廷玉论年龄论资历都比讷亲占太多优势,让他这个可以当讷亲爷爷级别古稀老人站在讷亲后面,面子实在过不去,各自背后的势力集团明争暗斗,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张若澄的仕途。21岁的张若澄正是在这个时候参加了 “殿试”一举中了进士。乾隆皇帝很欣赏张若澄的才能,改庶吉士,授编修,让他和他哥哥张若霭当年一样,入直南书房,成为乾隆皇帝的近臣,被乾隆皇帝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对他恩宠有加。
可惜的是,乾隆十一年,张若澄的二哥张若霭感染风寒,英年早逝,这张家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张廷玉和张若霭的母亲悲痛欲绝,兄弟姐妹们更是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尤其是张若澄,他与二哥感情深厚,这让张若澄备受打击,从此醉心书画,再难提起对仕途升迁的兴趣,
张若澄曾经两次跟随乾隆帝出巡,主要吟诗作画伴君左右。
乾隆帝喜欢欣赏美景作诗,张若澄的特长正好符合乾隆帝胃口,无论是张若澄的画作还是吟诗作赋都深得乾隆的赞赏,每当乾隆帝诗兴大发,就马上让张若澄绘图他吟诗。
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第二次瞻礼五台山,銮驾路过镇海寺,正好大雪纷飞,眼前的世界银装素裹,美丽极了。乾隆帝马上令张若澄绘制一幅镇海寺雪景图。乾隆看到画作后,赞不绝口,诗兴大发,张口吟来,并御笔题诗于画:
“昨来无缝见天衣,一夜银林缬蕊霏。望裹连空方散漫,度余别墅辨依微。诗原践约碧峰礼,雪亦如期玉叶飞。山地向寒无宿麦,惟欣泽润夏天肥。”
由此可见君臣二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和谐的。
乾隆十四年(1749年)正月,在张廷玉多次请求归乡后,要求乾隆写让他“配享太庙”的保证书,惹怒乾隆。后来在得到乾隆的保证和允许回乡后,张廷玉让张若澄去叩谢皇恩,这足以说明张廷玉的这个儿子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分量。就官阶而言,张若澄曾担任过内阁学士和礼部侍郎,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
张若澄奉旨在懋勤殿行走,“上知其工于绘事,尝命临摹古人图画”,他将失去哥哥的伤痛转化到努力研习画作上,他聚精会神地遍观内廷所藏历代名人书画,潜心临摹、作画,他有着对艺术的渴求与执着,绘画技艺得到很大提升,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他的画作,除了那幅被选入《石渠宝笈》的《兴安岭图轴》外,还有《阿弥陀经》等多幅作品被载入《熙朝名画续集》,成为了后世学画者临摹的蓝本。《塞花二十四种图册》更是成为传世之作。张若澄成为乾隆时期与董邦达、钱维诚等齐名的宫廷画家。
张若澄最终官至“内阁学士”兼领“礼部侍郎衔”,品秩为正二品。
三儿子张若淑出生于雍正五年(1727年),张廷玉55岁时才有的这个儿子。他是张廷玉的第六子。
1759年,就在张廷玉逝世后的第四年,张若淑以正一品荫生,授户部浙江司员外郎,供职勤勉。每有钱粮出纳,必亲自核算。
四儿子张若渟出生于雍正六年(1728年),这一年张廷玉56岁,又一次老来得子。这一年,张廷玉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仕途上平步青云。
张若渟由贡生纳资为郎,乾隆十四年(1749年)张若渟正值意气风发时期,这时候他的老爹张廷玉正处于晚年惨景,不过张若渟倒没怎么受波及。这一年他捐刑部湖广司主事。清朝可通过捐纳制度获得官职,捐纳制度,即官员通过捐输钱粮、米谷或其他物资来换取官职或官阶的晋升,例如李卫捐官。这一制度在清朝前期为朝廷筹措了大量的财政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张若渟与他的几个哥哥走的仕途道路不太一样,他通过捐纳制度获得刑部湖广司主事一职。
张若渟所在的湖广司作为刑部的一个重要部门,主管湖广地区(今湖北、湖南两省)的刑事案件审理。授刑部主事,入值军机处,这是张若渟仕途上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从基层向中央权力核心迈进。
张若渟又以郎中出为云南知府,从四品;升四川建昌道,正四品;入为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历通政使,正三品;内阁学士,从二品;补工部侍郎,正二品。嘉庆五年(1800年)晋兵部尚书,改刑部尚书;卒于1802年,嘉庆帝下旨追赠他为太子太保,谥“勤恪”。
他的妻子是夏氏(夏启珍之女),他有十一个儿子,其中次子张曾谊,官至浙江按察使
除了儿子外,张廷玉的五世孙张师亮,在清朝咸丰年间以其卓越的才学和深厚的家学背景,成为了当时一位著名的藏书家。
咸丰六年,张师亮中进士入官,开始了他作为丰城县令的仕途生涯。然而,与众多文人官员不同,张师亮并未沉溺于官场的纷扰,反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对史书典籍的搜集和整理之中。他的藏书阁笃素堂和杨云石山房,不仅收藏了数量庞大的明清刻本,更有写本、杂稿、文集等多种类型的书籍。这些藏书不仅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也为他后来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他的收藏品不仅限于珍贵的古籍藏书,更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印刻和多种手抄秘籍,这些藏品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更承载了文化的传承和积淀。在他的众多藏品中,藏于美国明万历时期的文心雕龙刻本尤为珍贵。这部刻本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更因其内含张筱渔氏手抄秘笈的印刻而显得更加独特。这部手抄秘籍,是张筱渔氏呕心沥血之作,是研究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料。
有历史记载的有三个女儿,招了三个上门女婿。
张廷玉的四个儿子都很争气,他们延续了桐城张家“合家顶戴,满门朱紫”的辉煌。他们能有如此成就,这和张廷玉的家教家风是分不开的。张家并未没有因为张廷玉晚年受打压而败落,相反,张家的后代子孙基本上没有受到任何波及,他们的后代枝繁叶茂,兴旺发达。张廷玉的这四个儿子,除了张若渟是贡生,其他三个都是进士出身,他的四个儿子在历史上都具有影响力,都功成名就,在历史上美名远扬。
回过头来,再听听度娘细说张廷玉的前尘往事。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张廷玉考中进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廷玉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四月,入值南书房。康熙帝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致仕居家近况。命他赋诗,张廷玉作七言律诗二首,颇得康熙帝称许。当日奉旨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著四品官服色。“辰(早七时)入戌(晚九时)出,岁无虚日。塞外启从,凡十一次,夏则避暑热河,秋则随猎于边塞”。圣祖车驾远巡遍历蒙古诸部落,“穷边绝漠,余(廷玉)皆洱笔以从”。张廷玉身居内廷,承袭父业,“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康熙四十四年(公元 1705 年)以后,张廷玉曾多次跟随康熙皇帝南下巡视江南地区以及到蒙古诸部落巡查。在这期间,他深入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和社会状况,积累丰富的经验和见识。
然而,命运无常。康熙四十七年(公元 1708 年)六月,张廷玉的母亲不幸去世;同年九月,他的父亲张英也与世长辞。面对双亲的离世,张廷玉悲痛万分,但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职责,完成了守孝期的仪式后,便重新回到官场,继续担任原来的官职。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 年)二月,张廷玉被任命为会试的同考官,负责选拔优秀的人才参加科举考试。同年四月,他又被授予司经局洗马一职,并兼任翰林院修撰。这些职位让他有机会参与国家重要文献的编撰工作。
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张廷玉再次获晋升,担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这一职位让他入国家权力核心,参与到国家重大决策的制定以及日常政务管理。
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公元1718年1月),张廷玉又被选中成为经筵讲官。作为经筵讲官,他肩负着向皇帝讲解儒家经典、历史典籍等重要任务,通过这种方式,皇帝能够汲取古人的智慧和经验,提升自己治理国家的能力。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张廷玉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出色的表现,赢得康熙帝的信任与赏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皇四子胤禛入承大统。胤禛深觉皇位来之不易,大力扶植和培养自己的势力。曾说:“为政以得人为要,不得其人,虽食法美意,徒美观听,于民无济也。”慎选张廷玉作为辅佐他筹划军国大政的主要助手。张廷玉在《澄怀主人自订年谱》中记述了胤禛相中他,并对他赋予厚望。一是他学问优长,“气度端凝、应对明晰”,有才干。二是他为自己恩师张英之子。这对胤禛来说是日后难得的贴己之人。圣祖新逝,胤禛登极,即命张廷玉兼学士衔,协同翰林院掌院学士阿克敦等办理大事典礼翰墨,供几筵祭告文字。
康雍之交,政务殷繁,谕旨每日下数十次,皆由张廷玉承命应办。若有紧急奏事,胤禛令他入大内,口授大意,或于御前伏地而书,或隔帘授几。稿就即呈御览,“精敏详瞻,悉当圣意”。同年十二月,特旨授礼部尚书,并指出:“朕再四思维,非汝不克胜任”。从此,张廷玉跻身于枢臣之列。
雍正元年(1723年),张廷玉复值南书房,与朱轼等人同为诸皇子师傅。四月,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雍正帝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八月,署理都察院事,兼管翰林院掌院学士事。九月,调任户部尚书。十月,张廷玉任四朝国史总裁官。雍正初年,清廷在西北对蒙古准噶尔部大举用兵。由于两路大将军用兵失机,准部叛兵屡扰边境。雍正帝心情焦劳,频繁指授方略。张廷玉“日侍内值,自朝至暮,不敢退,间有待至一二鼓”。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晋保和殿大学士。不久又兼管吏部尚书事务。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在隆宗门开始设立军机处,命张廷玉与怡亲王胤祥、蒋廷锡领其事[7]。雍正帝将军需一应事宜交怡亲王胤祥、大学士张廷玉、蒋廷锡密为办理。之后,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侍值者多虞泄漏,“始设军机处于隆宗门内,为承旨出政之总汇”。张廷玉拟定办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应当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其主要制度都是张廷玉所筹划的。正是从这时起,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张廷玉不仅典掌军机,又兼理吏部、户部要职。总裁乾隆《吏部则例》等典章制度,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病危。临终前,张廷玉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等同为顾命大臣,遗诏他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乾隆帝即位后,奉大行皇帝遗命,由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辅政。因他们恳辞,以总理事务王大臣称职。
乾隆元年(1736年),张廷玉再次奉命为皇子师傅,仍兼管翰林院事。二月,乾隆帝亲谒景陵,张廷玉与王大臣留京总理事务。自此以后,皇帝每逢巡幸,张廷玉总是留京总理事务。乾隆帝还总是将他留京总理朝政,夜宿紫禁城,并典试科举,选拔人才,考察荐举官吏。张廷玉虽政务繁重,因学间深通,还荣膺雍乾两代皇子师傅。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年过古稀的张廷玉变得越来越固执,情绪也容易激动,导致他与乾隆帝之间渐渐产生了隔阂。
乾隆十年(1745 年)四月,鄂尔泰病故,讷亲取代了他。虽然张廷玉面奏内阁班次应讷亲居首,但其心中亦有难言之隐。为了平衡各种因素,确定“嗣后内阁行走列名,讷亲在前。吏部行走列名,张廷玉在前”。乾隆帝的种种做法,实际上是加剧了满汉臣僚之间的矛盾,使他们很难协调,以致明争暗斗、互不尊服。
张廷玉与鄂尔泰共事十余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语”。鄂尔泰有所过失,他必微语讥讽,使鄂尔泰无地自容。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张廷玉陈疏以老病乞休。乾隆帝专降谕旨:“卿受两朝厚恩,且奉皇考遗命,将来配享太庙。岂有从祀元臣归田终老之理?”宣谕慰留。
乾隆十五年(1750年),皇长子永璜刚去世不久,张廷玉再次请求归乡,激怒了乾隆帝,于是命以太庙配享诸臣名示张廷玉,命其自审应否配享。乾隆帝用大学士九卿议,罢配享,免治罪。随后归去。后来又因四川学政编修朱筌(其女儿的公公)坐罪,命张廷玉尽缴颁赐诸物。
度娘显示,纵观张廷玉,他从小处做起,堵塞漏洞。由于深得康熙皇帝信任,曾经三任会试同考官,清正廉洁,无人能及。一般人很容易在任考官时收受好处,即使考前不收好处,考完之后,被录取的进士们作为门生来给老师送上礼金,作为答谢,称为“纨敬”,这在当时是普遍现象,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俸禄之外的补充收入。而张廷玉不仅在入闱之前摒绝送礼,试毕门生来谢,他也一律只象征性的收一点礼品,而绝对不受重金。他以同乡左光斗的故事勉励自己也教育门生:左光斗是明朝名臣,在他早年参加乡试时,手持装帧精美的柬帖来拜谢房师陈大绶,陈大绶接见了他,勉励他许多话,但却不收他的拜帖,认为帖子太豪华了,告诫他“今日行事俭,即异日做官清,不就此跕定脚跟,后难措手”。张廷玉以陈大绶的行为要求自己,同时告诫自己的门生,清廉要从小处做起:“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张廷玉一生清正廉洁,没有丝毫贪污受贿的行为,他的高尚品德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声誉和尊重,更为他的子孙后代积累了无尽的福祉。这种福报并非来自于物质财富或权力地位,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庇佑和传承。
他的儿子们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继承了良好的家风和道德观念。他们明白廉洁自律是做人的根本原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摇。这种品质使得他们在社会生活中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功名利禄迷惑双眼。
同时,张廷玉的廉洁形象也为他的家族树立了正面的榜样,成为后人敬仰和学习的楷模。他的儿子们因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感到自豪,并以其为榜样努力奋斗。他们知道只有坚守正道、秉持公正,才能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此外,张廷玉的廉洁还让他的家族在社会上拥有较高的声望和信誉。人们对张家的认可不仅仅基于其家族背景,更重要的是对张廷玉及其子辈们品行的敬重。这种良好的口碑使得他们在社交场合备受欢迎,为他们拓展人脉、发展事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张廷玉的廉洁为他的儿子和子孙后代,带来无形的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