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古代有一个开驿站的落魄女子名叫孟令,她看上了进京赶考的书生黄梁。然而,这个书生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官府,于是官府派遣师爷二狗来到店里,想要一探究竟。
原来,早在几年前,师爷就已经看中了孟令,并委托媒婆前来向她说媒。但是,孟令却看不起师爷那副谄媚的嘴脸,果断地拒绝了他。谁能想到,如今的情况竟然会发展成这样?
孟令没给狗师爷好脸色,当然,狗师爷回禀官府也没什么好话。
当晚,孟令让黄梁赶紧跑路。可黄梁一介书生,认为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说什么,也要在驿站跟孟令在一起。
于是,接下来,官兵们便将黄粱押解至官府,并狠狠地抽打了他五十大板。打得他几乎丧命,昏迷不醒。
随后,孟令也被一同带到了官府接受盘问。官府官员严肃地问道:“这个黄梁究竟是什么人?”
孟令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回答道:“他不过是我们驿站的普通客人罢了。”
官府官员接着追问道:“为什么会有人举报他盗窃呢?”
孟令一脸茫然,反问道:“我这驿站并未丢失任何物品,又何来盗窃一说呢?”
“带证人!”官府一拍惊堂木。
师爷连忙让小卒带上一个贼眉鼠眼的小二,“孟令,你可认识他?”
孟令定睛一看,原来是几个月前辞退的跑堂的,这跑堂的偷了住店人的衣服,被发现了,孟令看在他孤苦伶仃的份上没有报官。谁曾想,这小子见到黄梁跟孟令好上了,心生憎恨,反倒跟师爷勾搭到一起,陷害起黄梁来。
“大人,此人曾是驿站小二,因家中有事,他前几月辞了店里的活,至于他去哪里了?小女子不知……”孟令隐瞒了小二偷盗之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孟令的话,让师爷和小二一惊,没想到孟令没有出卖小二。
“小二,你说,为何见到黄梁有偷盗之事?”大人问小二。
小二眼珠一转,师爷跟他使了个眼色去,师爷早就收买了小二,这事成了以后,让小二到官府吃公粮。
“大人,我在驿站当跑堂的,眼见着黄梁把驿站当成自己家,驿站里的东西据为己有!”小二回禀大人。
“黄梁,你如实招来!”
“大人啊,我冤枉啊!”黄梁被打的皮开肉绽,只知道喊冤枉。
“孟令,小二说的是否属实?”大人问孟令。
孟令一听小二说的话,知道其中有诈。她沉思了片刻,“回禀大人,这黄梁,除了是驿站的普通店客,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我没过门的女婿啊!如今,我俩不分彼此,所以,他用店里的财物,并无不妥啊!”这时候,为了救黄梁,孟令只能豁出去了,也顾不得自己的清白了。
师爷一听孟令这话,气的眼珠子乱翻。“好个孟令,自古男女需要媒妁之言,想你俩并未婚配,就如此住在一起,成何体统?!”
“对啊,孟令,你俩这种做法,有失风化啊!”大人也觉得师爷说的有理。
“大人啊,在这大堂之上,还请大人做主,给我俩做个大媒吧!成人之美,女子不胜感激啊!”孟令脑子转得快,将绣球抛给了大人。
还没等大人发话,师爷赶紧说,大人,使不得啊,想咱们这县里,那个人家女子出嫁,不是有媒人月老啊,一个外乡人,不知根知底,怎能娶咱们这地界的女子啊!”
大人沉思片刻,师爷说的有道理,“黄梁啊,你家在哪里?既然孟令说与你相好,就不追你的罪了,你需要回家请媒人来驿站,方能继续跟黄梁交往,否则,只能是你有盗窃别人财物之名啊!”
黄梁一听,“多谢大人,我家在山西洪洞县,小人这就打道回府,请媒人前来做媒!”
师爷眼看着大人做出这样的决定,没有阻拦,也跟着说,“对对对,大人,看这孟令哭的真真切切,看来对黄梁是动了真情啊!”
“狗奴才,要不是你三番五次想娶我,哪里能有今天这等事出来?”孟令突然冒了一句。她见不得师爷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大人正要放两人走的时候,没成想师爷眼珠一转,又加了一句,“大人,这孟令跟黄梁在一起,好是好,就怕,黄梁把孟令带坏了啊!不如,把黄梁赶走吧,再找个媒婆,您赐婚,给孟令嫁了!”
大人想了想,师爷说的也有道理。“来人,叫媒婆来,给这孟令找个婆家……”
孟令的心啊,一下子掉到了谷底,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