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潭州往事之读博篇 > 第32章 非24小时生命周期的思考

第32章 非24小时生命周期的思考

    在深夜的走廊上,寂静如同一幅无声的画卷缓缓铺开。

    逍遥独自伫立,此刻,他只能听见窗外那若有若无的一点点风声,轻柔地拂过耳畔,仿佛在诉说着夜的静谧。

    此处,方才那阵心脏疼痛带来的冷汗还没有完全散去,他的额头和脊背仍残留着丝丝凉意。

    校园里,一片安静祥和的场景悄然呈现。

    在这夏夜里,校园中的虫鸣鸟叫清晰可闻。

    那些细微的声响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自然的夜曲,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逍遥慢慢地吸着烟,那一点猩红在黑暗中明明灭灭。

    他略显笨拙地练习着吐烟圈,看着那一个个或大或小、或圆或扁的烟圈在空气中缓缓消散。

    他的手里还熟练地转着 Zippo,金属的打火机在他的指尖灵活地旋转着,发出轻微的声响。

    他的眼神有些迷离,思绪仿佛也随着那袅袅升起的烟雾飘向了远方。

    在这宁静的夜晚,他的心中充满了疲惫、担忧和对未来的迷茫。

    逍遥站在走廊上,静静地想了半天。

    手中的烟渐渐燃尽,那微弱的火光也最终熄灭。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心中思绪万千。

    突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什么事情都不如自己的狗命重要。”

    是啊,他已经在这高强度的工作中忽略自己的身体太久了。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先休息。

    于是,逍遥决定先睡觉,明天早起再完成剩下的工作。

    在经历了这些日子不规律的作息和紊乱的精神与身体状态后,

    逍遥甚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非 24 小时生命的思考。

    他意识到,不能再被传统的时间观念所束缚。

    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实际需求来调整工作和休息的时间。

    他转身回到房间,轻轻地躺在床上,闭上双眼。

    尽管心中还有着对未完成工作的担忧,但此刻,他努力让自己放松下来。

    告诉自己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在这宁静的夜晚,逍遥又一次在思考自己的非24小时生命理论。

    所谓的非24小时理论,是逍遥自己精神世界的脑补,并不是什么成熟的理论,

    但是逍遥有想过,作为一个博士,把这个理论完善,甚至搞本书来写。

    人世间最公平的事情就是每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谁也不会多,

    谁也不会少,

    年轻的日子和身体只有一次,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但是乐观的人每天都感恩,

    悲观的人每天都惶恐。

    因此逍遥专门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是否有人有同样的疑惑,

    对于非24小时时间周期的思考,

    甚至是梦中那些似曾相识的场景,

    就像大学英文老师教会逍遥的那个德文词汇,

    Déjà-vu。

    关于非24小时的理论学说,逍遥总结,大概有以下四种,

    第一是地球自转周期变化理论:由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消耗了地球的能量,

    地球自转越来越慢,导致日长逐渐变长。

    侏罗纪时期一天的时长大约只有 23 小时 10 至 20 分钟,平均约每 100 年日长增加 0002 秒。

    所以从长期的地质历史角度来看,地球的一天并非一直是 24 小时。

    短期周期性变化:除了长期的自转速度变慢趋势,科学家们还发现日长变化在相对短期内具有周期性规律。

    还有研究人员发现日长变化存在约 86 年周期的显著振幅增强信号,以及存在 6 年周期等。

    这些周期性变化可能与地球深内部物理,如地球液核表面赤道附近的扭转阿尔芬波振荡等因素有关。

    扭转阿尔芬波向外传播与地幔发生耦合作用,会导致日长出现相应周期的波动信号。

    这个理论逍遥觉得是完全科学的领域,逍遥其实并不感冒。

    第二是相对论中的时间相对性理论:(跟逍遥的一些想法很契合,但是逍遥也说不清楚)

    在狭义相对论中,时间的流逝速度对于不同运动状态的观察者是不同的。

    如果一个人相对于另一个人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

    那么相对于静止的人来说,运动的人的时间流逝会变慢。

    这种效应被称为 “时间膨胀”。

    所以在不同的参考系下,时间并非是绝对的 24 小时,而是会根据运动状态而有所变化。

    这个理论是逍遥比较认可的理论,而且跟逍遥的感受出奇的一致。

    在广义相对论中,时空可以被物质和能量所扭曲,物质和能量也受到时空的影响。

    在强引力场附近,如黑洞周围,时间的流逝速度会明显变慢。

    所以对于处于不同引力场环境中的观察者,所感受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

    这进一步说明了时间的相对性和非绝对性。

    但是我们渺小的人类,真的很难感受所谓高维世界的磁场,

    想到那些所谓的暗物质,让逍遥无比的兴奋。

    第三是非 24 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与生物钟理论:

    非 24 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是一种睡眠障碍,

    患者每天的睡眠始发和觉醒时间出现长期恒定的延迟,

    通常是延迟一到两个小时。

    这表明人体的生物钟并非完全与 24 小时的昼夜节律同步,

    对于部分人来说,他们的内在生物钟周期可能不是 24 小时,而是接近 25 小时或其他时长。

    这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物钟具有多样性,并非所有生物都严格遵循 24 小时的时间周期。

    逍遥的生命周期并不完全符合这个规律,

    有时候逍遥的周期会大于24小时,有时候会小于24小时,

    简单来讲,就是一段时间,身体状况好的时候,睡眠可能3-4小时足够,

    而且第二天不会有疲惫感,这种精神的状态,大概可以持续7-15天左右,

    这个7-15天只是逍遥个人的一个周期,

    不知道其他人的周期是否可以达到更长,

    之前有一个经典的睡眠实验故事,也有过类似的探讨。

    最后一个是哲学和文化视角下的时间观念理论:

    在某些哲学观点中,时间并非是一种客观的、固定的物理量,

    而是人类基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认知所构建出来的概念。

    不同的文化和哲学体系对时间的理解和划分可能各不相同。

    例如,在一些古代文明中,他们的时间计算方式和周期划分与现代的 24 小时制有所差异。

    这反映了时间观念的相对性和文化依赖性。

    逍遥的这个非24小时生命周期理论,大概是后面三种理论的几个结合体,

    在这个思考中,逍遥逐渐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