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外看着被团团围住的蒋杰,陈言不禁生出了些许的愧疚。
今天的饭还是我请客吧。
陈言斜靠在公司大门外的柱子上,心里思考着以后来公司是不是要戴个口罩啥的。
今天他俩提前十分钟就溜出来了,而且来堵电梯的几个妹子似乎都不认识自己,怎么能刚刚好堵到自己的?
总不能提前半小时就等在这里来一个堵一个吧。
肯定是作曲三部里出现了内鬼。
“唉,我只想低调的写几首歌赚点小钱,怎么感觉有点事与愿违了?”
没办法,人太优秀了的话,光芒是无法遮掩的。
五分钟之后,蒋杰快步走了出来,脸上带着一丝遮掩不住的猥琐笑容,到陈言面前才把脸一板。
“你这家伙让我给你当挡箭牌,跑得也太快了。”
陈言看着佯装生气的蒋杰,调侃道:“我看你这不是乐在其中嘛。”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这种事情,蒋杰是不可能承认的,揣在兜里的右手忍不住摸了摸手机,刚刚几个妹子的好友全加上了。
但,这可不是自己主动要加的啊!
只是妹妹太热情,勉为其难的才加的。
对于一个练习了很长时间还没出道的女子组合来说,认识三十岁不到,长得也不赖的初级作曲人也是极好。
两个人很快到了那家作曲部经常去吃的餐馆小辣椒,看名字就知道是川菜馆,菜品偏辣,价格比较亲民,味道很好,两个人点了三菜一汤才100多块。
吃完饭小睡了一会,陈言打开早上背来公司的书包,从里面拿了几本书看了起来。
毕竟再过两个星期他就要参加入学分班考试了。
作曲部一群毕业了好多年的研究生们看到陈言拿出来的出差点没绷住,有几个人甚至不敢相信的揉了揉眼睛。
因为陈言放在桌子上的三本书分别是:《西方音乐史》、《作曲理论与技法》、《简单和弦讲解》。
“这”
“那什么”
“我没看错吧?”
“不,其实是你瞎了。”
陈言挪了椅子对着窗外,所以不知道后面的大家伙正盯着自己,他正在认真的看分班考试可能会考的内容,这几本书是从魔大论坛作曲系学长发的帖子里看到的名字。
因为龙国不存在艺考,所以国内大学的音乐学院都会提前一个周举行一场分班考试,以此来区分新生们的专业水平,方便因材施教和安排课程。
成绩最好的会进入一班,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专业课程会相对的少一些。
之前没有任何音乐知识的新生会进入三班以后的班级,因为要从头开始学习,大一大二的课程基本会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一直到大三跟上前面班级学生的水平,不同班级的课程才开始统一。
作为一个现在算是知名作曲人的陈言,肯定是不想去后面的班级的。
从早上第一节课上到下午最后一节课,就和高中一样了,那我这大学不白考了?
陈言认真看书的模样落在作曲部众人的眼里,让作曲部的气氛一下子变得诡异起来。
这就是连续登顶各大榜单、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作曲人:耳东?
看《简单和弦讲解》看得这么入迷,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是在背书?
面对这奇怪的画风,大家心里突然同时产生了一种“骄傲”和“自卑”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心理。
蒋杰:我骄傲的自卑了?
好消息:耳东音乐知识不如我!
坏消息:他写的歌实在太好听了。
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后,作曲部的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而且每天陈言看的书都不一样,大家伙觉得他有点搞耍了。
哪有人背书这么快的?
一种全新的摸鱼方式罢了。
硬要说这也是工作内容之一。
毕竟作曲人需要多多学习,自我提升嘛。
虽然陈言提升的有点过于基础了,但你就说提升了没嘛?
时间在点点滴滴的度过,圈内人无比关注的御三家大战结果也渐渐清晰。
毫无疑问,最大赢家还是富天娱乐。
程雪的《后来》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超过了天睿和星泽的两位天王天后,再度成为热销榜第一,并且这个差距在不停的拉开。
热度榜上第一同样是《后来》,但令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是第二名是《那些年》。
《那些年》在电影剧组不停的宣传,以及电影口碑的发酵后,销量爆发式的增长,目前新歌榜第三,热销榜第四。
电影里的几首歌除了销量暴增之外,最精彩的地方就是歌曲下方的评论区了。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年》热销榜才第四,在热度榜能排第二的原因,热度榜是由歌曲销量、歌曲评论数和评论质量、分享次数等各项数据综合评定的。
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觉得这场大战的最大赢家肯定是星泽。
富天的两首新歌因为首映礼提前发布,被消耗了不少的销量;天睿的歌肯定不差,但由于临时改档期提前发布,在宣发上也比不过星泽。
但结果,似乎和很多人的预料完全不一样。
最让人意外的不是程雪,而是张子明这个连三线都算不上的小透明歌手。
这个热销榜第四的含金量实在太高了,看看排在他前面可都是天王天后,不少二线歌手都被踩在了身下。
凭什么啊?
《那些年》这架势,不知道的以为张子明是个一线歌手呢。
某个业内资深音乐制作人在微客发文,感慨道:“什么叫教科书级的曲爹带飞啊?看看《那些年》吧,这就是为什么作曲在业内地位崇高的原因!”
没错,这就是曲爹带飞。
虽说电影大火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不能否认,歌曲的优秀才是这首歌最终爆发的核心原因。
这一点,圈内人士都看得很清楚。
实力强悍的作曲人就是有这样的能力。
近几个月火爆的歌曲,都绕不开一个名字:耳东。
又是耳东,还是耳东,总是耳东!
一个月一首好歌。
这真是一个新人?